从心传到家常,《舌尖》背后的夫妻
    打开文本图片集
    美女吃货,被陈晓卿看中导《舌尖2》
    80后邓洁,出生于一个爱吃且会吃的上海家庭。童年时代,邓洁的爷爷经常在餐桌上铺上格子方巾,为一家人准备西餐,奶奶也会用老式的手摇机器为孩子们打冰淇淋。所以从懂事开始,邓洁就觉得烧菜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邓洁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进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工作。由于薪水不错,邓洁拥有了丰厚的“饕餮基金”,在工作之余吃遍了大江南北。在吃馆子的过程中,邓洁对日本厨师的工作态度肃然起敬,因为他们的追求并不仅仅是烹制食物,而是对刀工、水温和手掌的要求。
    有一次,邓洁去超市买了一条三文鱼,试着做生鱼片,但不知为什么,她切的肉片硬韧,像牛筋一样难以咀嚼。通过请教日本师傅,才知道自己切错了方向,一片三文鱼,要严格按照鱼儿的纹理去切,并掌握好用刀的力度,才能切出最可口的食物。“人要尊重食材,才能煮出完
美的食物。”大厨这样告诉她。
    后来邓洁与同事陈磊相恋,为避人闲话,不久这位绅士便处心积虑地从纪实频道调到了艺术人文频道。用后来证婚人的话说,“这样,他们也就可以每天白天上演依依不舍的离别,每天晚上享受小别重逢的欢乐;这样,他们在实现合法的男欢女爱的同时,也促成了两个频道的暧昧关系。”
    婚后,邓洁成为了一名业余“家庭煮妇”,她每日亲自掌勺,为丈夫烹煮爱心菜品,而朋友们也经常跑到家中蹭饭,而邓洁也总是大展身手,努力慰藉大家饥渴的胃。每一次聚餐的结果,都是主客尽欢。一次聚餐完毕,邓洁忍不住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品评了自己当日煮的菜,没想到这一写就写出了名气,赢得了众多粉丝。不少媒体邀她撰写美食专栏,“家庭煮妇”迅速成为“时尚美食家”。
陈志朋的老婆    此后邓洁开始辗转于全国各地探访食物渊源。她去浙江探寻旧式火腿的制作工艺。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火腿厂,腌过的海盐并不扔掉,只是下次再加一些新盐进去。老盐在漫长的时光中变得金黄。这让邓洁很感动,她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到了安全感,也到了拍摄纪录片的动力。
    邓洁曾拍摄过苗寨人杀猪过年的场景和手工豆瓣酱的制作方式:“苗寨人的生活变好了,但他们还是坚持这种过年的仪式,为的就是传承;也许手工豆瓣酱和机器做的豆瓣酱味道差不多,但这种老式的工艺也需要传承,这种传承就是我的努力方向。”她说。
    2013年1月初,邓洁和丈夫接到《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的邀请,让其担任“舌尖2”的分集导演,对一对“吃货”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1月15日,邓洁夫妇和另外几名分集导演全部来到北京,“舌尖2班”正式建组。陈晓卿说,想要拍美食,得先成美食家。在他的“强制”要求下,每位导演进组都被开出一张长长的书单,去阅读,以存储更多的对美食的“感情”与知识。书目最基本的三本“大部头”是《中国饮食文化史》、《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和《中国饮食典籍史》。
    除此之外,邓洁还要给自己加量。比如这次《舌尖2》中,每一集的风格都会向一些经典电影致敬,她负责的是讲述家常美食的《家常》,邓洁特意来了李安的《饮食男女》和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来看,从中领会那种家常伦理与美食人生的感觉。
    夫妻联手,“烹”出舌尖味道
    《舌尖2》中所涉及300多种美食,是经过几个月挑选出来的。邓洁说,“在分集主题确定后,我们就兵分七路,去各地调研了。”调研事无巨细,包括每种食物的来龙去脉,相关的人物故事,甚至是它所属乡村的特质,主人公小院几点钟光线最好。
    不少观众很好奇,每集中的故事到底是如何到的?邓洁拿她老公陈磊负责导演的《心传》举了例子。因为《心传》讲的是传承,因此五代人都是厨师,同时也是上海本帮菜泰斗级人物李伯荣的故事,就成了当仁不让的选择。
    由于陈晓卿强调过拍摄时要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所以在之前提纲阶段,陈磊就给自己的《心传》分好了几部分。从祖先的开蒙到家传,到之后师徒、朋友间的记忆传授。而他希望在这集最后的部分用一个相对传奇的、能包含以上所有的人物把整集进行升华,于是最终成片中,他用了李伯荣的故事。而陈磊之所以能到他,也源于他在纪录片方面的老师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