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寿碗
作者:
来源:《农业知识·百姓新生活》2015年第05
        旧时,安徽五河县古稀老人去世后,有讨寿碗的习俗
        老人谢世,不着急下葬,一般在家停尸三天。第一天孝子报丧,第二天下午开门办丧宴,晚上为正席,第三天早上吃过流水席后,送殡,让死者入土为安。特别是第二天晚上的那场丧宴过后,人们都去讨寿碗,以图个吉利。
        讨寿碗有讲究。首先停尸三天的第一天不能讨,死者安葬后也不能讨,只有在丧宴期间才能去主家讨寿碗。不论死者性别,寿碗的数量一般是两个,也有抠门的人家只给一个的。
        人们讨寿碗都是冲死者的年龄去的,5060岁之间去世的,属于短寿,五河人称短命鬼,一般无人去讨;个别主家要面子,甚至赠寿碗也没人要。死者在70岁左右的,讨寿碗的人较少。80岁以上的比较多,特别是90岁以上高寿而逝的,讨寿碗的人多得挤破门槛,令主家无法招架。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都会想方设法讨回寿碗交给孩子,让他们沾点儿老寿星的福气,好生好长,延年益寿。
        五河农村有些村庄,除了讨寿碗外,还夹杂着偷寿碗lengwanwan赠寿碗的习俗。个别奔丧的亲朋好友,不好意思公开向主家要寿碗,就将丧宴上的碗,暗暗揣进怀里或衣袋,带回家作寿碗。此举主家并不怪罪,反倒认为左邻右舍都来分享他家的福寿,这意味着老寿去新寿来。丧宴结束后,也有大气的人家主动向奔丧者赠寿碗的,不按人数按家庭,每个奔丧的家庭赠送一对,有双寿迎门之意。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讨寿碗的习俗在五河县农村特别盛行,作为一种特殊的风俗,以民族传统习俗的形式扎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之中,这种习俗现在在民间已逐渐淡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