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机动车数量的激增,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屡见不鲜,扩大了交通事故的危害性,给交通案件处理带来了阻碍。虽然对于交通肇事逃逸与因肇事逃逸致被害人死亡有了明确的司法解释,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些细节问题仍然有待商榷。在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与处理时,应当注意行为人的主观动机、行为的客观表现等。关于交通肇事行为的定性,则主要把握逃逸行为时间、加重情节的处理以及因逃逸致被害人死亡。扇面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主观动机客观表现傅艺伟年轻时候照片
作者简介:柳文思,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2-066-02
李小璐女儿百日宴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人民众生活水平的迅速上升,我们国家居民所拥有的机动车数量也有的大幅度的增加。与之而来的是我们的交通肇事犯罪的数量也有大量的上升,尤其是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的逃逸行为已经是屡见不鲜。这样对人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依照有关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高达五十万起,因此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十万。简单的说,也就是五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交通事故而失去生命,每分钟都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致残,经济损失每年达到上百亿。从我们的工作实践中的调查结果来看,有接近四成的肇事司机在肇事后选择逃逸,结果使得被害人因为错过了抢救时间而失去生命。不但造成危害结果的扩大,也给公安交警的工作制造了障碍。笔者从工作的实际出发,粗浅的谈谈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北京等地四合院的大门一般是开在哪个角上 一、交通肇事罪的定义
交通肇事罪通常是指未能遵守有关的交通法规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以及严重的财产损失。依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造成了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有重大损失需要判处3年以下的刑罚或者拘役;对于那些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另外的恶劣行为的可以被判处3年至7情人节是几号年的刑罚;因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的要被处于7年以上的刑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