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 隼
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11期
战地4 红隼
失败的“转型”
在新一轮“T-34”危机的逼迫下,IV号开始了新一轮的“进化”乃至“转型”,可惜的是,无论是“进化”还是“转型”却都很难被认为是成功的。首先来讲,作为德军手中被认为最具性价比优势,并且在火力、机动和防护性三大性能上能够达到理想平衡的中型底盘,无论是IV号的有炮塔版本还是无炮塔版本,却都没有在战斗效能上与III号(及其洐生型)拉开实质性差距-----从Pzkpfw Ⅳ Ausf.G(后期型)一直到Pzkpfw Ⅳ Ausf. J,装KwK40L48 75毫米坦克炮的IV号坦克与StuG/JagdpanzerIII F/F8/G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拥有相同的火力和相近的装甲防护水平,至于Jagdpanzer IV这种本应拥有更强大火力的无炮塔坦克歼击车版本,却也莫名其妙地装了同样的一门KwK42L48 75毫米坦克炮“凑合”。结果这样一来,不但在资源上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同时维持III号和IV号两种战场价值相差不大,但部件通用性却相当有限的底盘生产线,显然与当时德国军工资源的现状是背道而驰的),而且这种打了折扣的缩水版Jagdpanzer IV,其战场价值仅仅相
当于Jagdpanzer III,在1944年的东线战场上已经很难被称为“坦克歼击车”了,结果整个IV号系列存在的意义也因此受到了强烈的质疑。
当然,相比于III号底盘,吨位更大的IV号底盘本应拥有更好的火炮适装性,德国人先是在1944年4、5月间,作为对SU-85坦克歼击车的一种摹仿,试验了两种原汁原味的Jagdpanzer IV样车——粗糙一些的Jagdpanzer IV 70(A)与精致一些的Jagdpanzer IV 70(V)(两者都是装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的版本,区别在于前者直接在未经修改的Pzkpfw Ⅳ Ausf.H车体上建造了一个突兀的固定战斗室,因此车体较高,而后者则重新设计了车体,车体较为低矮,被弹面小,防护性能较好);然后在1944年7月,又试图将正在设计中的Pzkpfw V Ausf.F炮塔装在Pzkpfw Ⅳ Ausf.J车体上。然而,上述的两种努力最结果却很难令人满意,对于Pzkpfw V Ausf.F炮塔来说,Pzkpfw Ⅳ Ausf.J的车体过于单薄,这个混合方案在纸面阶段就宣告破产;至于Jagdpanzer IV 70(A)与Jagdpanzer IV 70(V)虽然从1944年6月开始先后得以投产,算是实现了Jagdpanzer IV的原始设计意图,但生产规模却始终无法扩大(苏联人在11个月的时间里一共制造了2329辆SU-85和315辆SU-85M。除了苏联红军装备以外,波兰,捷克的部队也装备了SU-85,而这种生产规模是Jagdpanzer IV 70(A)/(V)望尘莫及的)。事实上,尽管在SU-85首次出现于战场大约6个月之后,装kwk 42 L70 75毫米炮的Jagdpanzer IV 70(A)/(V)样车开始陆续投产(先是Jagdpanzer IV 70(A),然后是Jagdpanzer IV 70(V)----它们的设计中受SU-85影响的印鉴是清晰可见的)。但德国人却很快发现,期盼已久的Jagdpanzer IV 70(A)/(V)仍然无法与S
U-85相提并论,只是一种不成功的摹仿品-------生产工艺复杂的kwk 42 L70 75毫米坦克炮严重制约了Jagdpanzer IV 70(A)/(V)的产量,同时这门性能超的坦克炮也超出了IV号坦克底盘的承受范畴。
此外,既便抛开火炮产量这一瓶颈问题不谈,Jagdpanzer IV 70(A)与Jagdpanzer IV 70(V)自身也存在着较严重的技术缺陷-------由于80毫米厚的首上装甲板面积加大,沉重的前置固定战斗室破坏了整车的承力平衡,超出底盘行动部分前四个负重轮承重能力75%左右,再加上半刚性安装的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后座力较之KwK40L48 75毫米炮要大28%,由此所导致的底盘可靠性急剧下降,机械故障频频,都决定了Jagdpanzer IV 70(A)/(V)难堪大任,不但不足以应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红军装甲集,更难说是成功的作品----显然,相对于III号底盘,更大更重的IV号底盘的火炮适装性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结果从1944年3月新一轮“T-34”危机开始,一直到整个,整个系列已经山穷水尽了。
不仅仅是车不行了
可以说,从1941年11月18日投产的Pzkpfw Ⅳ Ausf.F2开始,一直到1944年初的近2年时间里,IV号系列的进化方向都是合理而有效的。然而,在1944年3月,开始遭遇新一轮“T-34”危机之后,不要说“有炮塔版本”的IV号,就是被寄予厚望的“无炮塔版本”的IV号,也遭遇了无情的失败。然而,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只是IV号的底盘已经不堪重负了么?事实的真相恐怕远没有这么简单。
事实上,尽管德国人意识到,要应付新一轮“T-34危机”,最好的选择并非Pzkpfw Ⅳ Ausf.H/J,而是利
用这个底盘发展出一种德国版的“SU-85”(借鉴了T-34/76的完美经验,又从SU-76为代表的第一代坦克歼击车身上总结出不足,在这种基础上生产出的SU-85坦克歼击车,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更为简单的生产工艺、更为廉价的成本、更为低矮的外形、更为适度的装甲防护,以及最为重要的,“有炮塔版本”所无力承担的“更高一个级别”的大威力坦克炮,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可以被再次合理的整合在这个底盘上(相比于坦克,采用同一底盘的无炮塔坦克歼击车,不需要制造炮塔以及一些其他的部件,因此造价更便宜,而且更大的战斗室空间不但可以安装更大威力的火炮,还可以增加其前部的装甲厚度,如果用于机动防御作战,战场价值比同底盘的坦克更高)。可惜的是,作为这种思路的一种实践,Jagdpanzer IV 70(A)/(V)的失败,却犹如一盆当头的凉水,将所有希望化为了绝望,至于这其中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表面上看来,作为弥补Pzkpfw V“黑豹”产量不足的一种低成本替代品,同时也是对有炮塔IV号的一种转型式“升级”,造成Jagdpanzer IV 70(A)/(V)部分失败的原因,并非全部要归结于IV号底盘已经不堪重负,选择的坦克炮是否合适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作为有炮塔坦克,IV号底盘的潜力到Pzkpfw Ⅳ Ausf. J为止已经被挖掘殆尽,但从无炮塔坦克歼击车的角度来看却远非如此——在同样一个底盘上,无炮塔方案所能搭载的火炮通常较之有炮塔方案要高出一个量级,因此将“黑豹”的坦克炮塞入Jagdpanzer IV战斗室中的设想本身并非不可能,况且,Jagdpanzer IV 70(A)/(V)能够被投入量产,并在日后的捷克、匈牙利战场上表现出一定的战场价值,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采用无炮塔设计进行
变通后,IV号底盘还是有能力承载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的。至于这二者所存在的诸多技术瑕疵虽然不可回避,但这些技术瑕疵更多是由于战时环境逼迫下设计上过于仓促所致,并非不可解决的先天缺陷。真正导致Jagdpanzer IV 70(A)/(V)部分失败的原因,其实在于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产量的严重不足,即便解决了IV号底盘与这种火炮在“融合”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只要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的产量尚且无法满足“黑豹”的生产需求,那么无论是Jagdpanzer IV 70(A)也好,Jagdpanzer IV 70(V)也罢,其失败必然是注定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坦克炮的选择是失败的关键,那么我们还必须从设计理念的角度,再剖析一下这个问题,谈谈其前因和后果。
大体来讲,美国和苏联的坦克设计理念是先造底盘后选火炮。也就是说,先研发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坦克底盘,然后再根据这种底盘的性能往上面添加各种各样的火炮。属于一种从下往上的发展模式,因此美国和苏联的装甲车辆差不多都是由M4、T34、KV几种有限的坦克底盘衍生出来的,这样就为日后的大规模生产和维修保养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大战中后期的德国人所走的道路却恰好相反,德国人是先选火炮后造底盘。也就是说德国人先在仓库里或是绘图板上寻一门性能足够满意的火炮,然后再根据这门火炮的要求去设计底盘,属于一种从上往下的发展模式。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在战争中德国能造出底盘却装不上火炮的事情比比皆是,Jagdpanzer IV的失败其根源便是如此。Jagdpanzer IV的本意是用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对廉价的IV底盘进行重新武装,以弥补因昂贵的“黑豹”产量不足而造成的严重缺口,绝非StuG/JagdpanzerIII F/F8/G型突击炮/坦克歼击车的一种愚蠢的“重复”。尽管在口径上要比“
虎”式坦克的56倍径88毫米炮小了整整13毫米,但由于KwK 42L70 75毫米坦克炮采用的是70倍径的超长身管,威力反而要比“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更强。德国原本是想在1944年1月大规模投产Jagdpanzer IV,可是到了投产的时候才发现莱茵金属公司有限的产能完全被“黑豹”占满了,根本无法为PzKpfw IV坦克歼击车生产出多余的火炮。于是,为了维持生产线的运转,德国只好拿PzKpfw IV坦克上的KwK40 L/48 75毫米火炮来临时充数,这就是缩水版”(L/48)型Jagdpanzer IV的由来,此后直到1944年的8月德国才开始转产装有70倍径75毫米火炮的Jagdpanzer IV 70(A)/(V)……然而这两种货真价实的Jagdpanzer IV却始终受制于火炮产能的不足,在生产上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结果,作为Pzkpfw Ⅳ的一种简化版本和低成本替代品,采用无炮塔设计的一系列Jagdpanzer IV坦克歼击车,本应在机动防御作战中表现出突出的“技术效率”,成为比其有“炮塔版本”更为重要的装甲技术装备,但这种思路最终却完全落了空……
“消耗战”装备的B面
在入侵苏联之前的几年里,大部分德国人想当然地普遍认为,“全面性的战争动员”只不过是一个陈腐的概念和一段不愉快的回忆。第三帝国应付对安全挑战所需要的战争准备,与全面动员好像无关,希特勒对于德国老百姓的许诺也是如此。但是,当对苏联进行的军事冒险不再那么一帆风顺之时,曾经持有上述观点的人也不免开始了认真的反思。于是,我们可以将1943年2月德军惨败于斯大林格勒后,戈培尔在柏林发表著名的演说《论总体战》,视为纳粹德国战略的一个转折点。作为戈培尔口中的“总体战”
的核心,这个演讲的要点可以概括为:“如果德国武装力量无法抵挡来自东方的猛兽,那么德国以及在德国庇护之下的欧洲将要被布尔什维克所奴役。帝国军人、德国人民以及声援德国的盟友们有能力阻挡布尔什维克的狂潮。但危机是对我们的催促,我们应当立刻作出决定”。 实际上,这段话不仅是一种自勉,更是在提醒德国民众:“你想要一场失败的战争么?你们想要被奴役吗?你们想让战争比我们所想像的更具危险性吗?那么请选择总体战”——不过,“总体战”或者说是“消耗战”终归是要体现在生产线上的。那么如此一来,一个问题就自然萦绕于我们的脑海:以均衡的综合性能与高度的可生产性著称的IV号全系列,会是一种理想的“消耗战装备”么?
首先来讲,以IV号的吨位级别来看,20~30吨这个吨位级别似乎要在资源的消耗上,较之更大的吨位级别要更为符合德国的战略处境,而且如果进行合理的“重新武装”,性能上也将能够满足机动作战,特别是机动防御作战大部分战术要求。其次,由于设计时间较早,吨位较轻,IV号底盘还没有沾染上结构极度复杂这样一个“恶习”,因此其装配工时数较之同时期T-34相当甚至更优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么在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下,后期型IV号,特别是基于IV号底盘的“无炮塔版本”,似乎会是一种相当理想的消耗战装备。可惜的是,如果我们再深入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要将上述结论推翻将会是多么的轻而易举。
一方面,除了比例极小的Jagdpanzer IV 70(A)/(V)外,绝大部分IV号生产线上走下的都是装48倍径75毫米炮的版本,而在1944年之后的战场上,一门48倍径75毫米炮在反坦克作战中,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是不需要细说的。另一方面,即便是这些装48倍径75毫米炮的IV号版本,其生产工时要优
于同时期的T-34的说法恐怕也很值得推敲。事实上,仅就底盘而言,IV号的装配工低于T-34的确是有可能的(T-34/76的战时版本底盘装配工时平均为7000~8000,并被认为有可能被进一步简化到了3400,当然这个数字应该只是在总装厂组装所需的工时数,而不是所有零部件生产以及总装所需工时数的总和),然而这明显没有将火炮的生产工时考虑在内——要知道,仅仅生产一门48倍径75毫米炮的工时数就高达2200,相比之下,一门苏制D-5T 85毫米坦克炮的生产工时不超过750工时,更毋论一门以工艺复杂著称的70倍径75毫米炮了。那么在战争的中后期,IV号的整体工时数(整体工时数与装配工时数是两个概念),是否还会优于同时期的T-34系列也就是一个大大的疑问了。当然这并不是说IV号的可生产性“不够好”,而是与同时期同级别的苏联相比,还“不够好”……
更何况,消耗战是一种比拼工业实力,更是比拼国家资源总量的作战方式。这种方式仅仅把敌人当作一系列目标来处理,通过优势火力和物质力量的累积效果最终摧毁所有的敌方目标,取得胜利,除非敌人退却或投降终止了这一过程。作为一种作战方式来说,其消耗成份越多,种种巧妙的战术性军事艺术手段也就愈发显得无足轻重,只要能够确保物质优势,只要能够正确运用火力并保持火力优势,最终的胜利就会像数字计算那样准确和有把握。换句话说,消耗战是一种准物理过程,它保证所取得的成果与所付出的努力的质量和数量成正比。也正因为如此,即便战争中后期,IV号生产线全力转产战场价值更高的Jagdpanzer IV 70(A)/(V)或是换装了Pzkpfw V Ausf.F炮塔的IV号又能如何?由于盟国自始至终却都在战争资源总量上占有巨大优势,因此只要这些损失不会缩小轴心国与盟国之间力量增长速度的
差距,就无助于战争结局的改变。例如在1944年之后,德国每个月生产1500辆坦克,而英美每个月生产的坦克数量是这个数目的3倍。那么即使每击毁2辆性能较好的德国坦克,盟军要损失5辆甚至是7辆坦克,对盟军也是有利的,这就是说,德国不光经不起作战力量的对等消耗,甚至经不起不对等消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