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桃花扇》是清代传奇中与《长生殿》并称的两朵奇葩之一,其在戏曲结构方面是非常成功的,本文主要是从行文线索、人物设计以及对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处理三个方面来分析《桃花扇》的结构。
关键词:《桃花扇》,戏曲结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029-02
《桃花扇》是孔尚任用十余年时间“博采遗闻,入之声律,一句一字,抉心呕成”,与洪异的《长生殿》一起被誉为清朝传奇的两朵奇葩。《桃花扇》通过描写名妓李香君与名士侯方域的爱情悲剧,抒发了作者对朝代更替、江山换代的悲痛之情,是清初众多历史剧创作的集大成者。虽然《桃花扇》在音律方面遭到诟病,如清代戏曲家吴梅评价其“通本乏耐唱之曲”,但他
仍在戏曲结构方面给予其很高的评价,“通体布局,无懈可击,至《修真》、《入道》诸折,又破除生旦团圆之成例,而所以中元建醮收科,排场复不冷落。此等设想,更为周匝。”
戏曲结构,在传统的戏曲理论中,又叫做“布关串目”。相对于其他文学作品形式来说,结构对于戏曲更为重要。因为戏曲是一种舞台艺术,要在有限的演出时间和空间内反映关目中故事内容,如果结构没有组织好,其他如人物、语言等即使体现得再好,也是没有依附的,这也是为何在《闲情偶寄》中,李渔将结构列于词采、宾白、科诨之前的原因之一。戏曲是一种舞台艺术,其受时空方面限制的特点对戏曲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渔《闲情偶寄》认为,好的戏曲创作不仅题材应该“不落窠臼”,在结构方面也应立意明确,故事发展前后应注意铺陈并尽量减少故事发展的枝节,在描写古人之事时也应辩证看待虚与实时间的关系。吴梅认为“笠翁《偶寄》,可示法程”,李渔在戏曲结构方面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并借以观照作品的。从结构方面来说,《桃花扇》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宫扇为线索,注重前后呼应。
在《闲情偶寄》中,李渔提出了“密针线”一说,他认为编戏如缝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此处的线应指线索,能前后贯穿。而“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则是指前后呼应的问题。李渔还认为,“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意即不只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须前后互映,次要人物及事件也必须要上下文呼应。《桃花扇》在线索和前后呼应方面可谓独具匠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以一把宫扇为行文的线索,就如缝衣时用的线,将全文贯穿起来。作者在《桃花扇》凡例的第一点提到,“剧名《桃花扇》,则桃花扇譬则珠也,做《桃花扇》之笔则龙也。穿云入雾,或正或侧,总不离乎珠”。第六出《眠香》中,宫扇第一次出现,被侯方域题诗作为定盟之物赠给香君,为侯李二人爱情的象征之物,后在婚后第二日杨龙友到访时又出现了一次。再次出现是第二十二出《守楼》,香君以死相拒嫁与田仰,血溅宫扇,后杨龙友以枝叶点缀,成“几笔折枝桃花”,桃花扇由此得名。苏昆生帮香君携桃花扇去寻侯方域,侯生回媚香楼却已不见香君身影。最后一次出现为侯李二人在祭坛前相见,欲再续夫妻之缘,张道士为点醒二人,撕扇掷地,侯李遁入空门。通过对赠扇、溅扇、画扇、寄扇、撕扇的描写,
作者让一把宫扇承接起了侯李的爱情故事,这其中又反映了世事的变迁和沉沦,桃花扇在全局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连贯全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人物的出现前后呼应。《桃花扇》中的每个人物都有清晰的脉络,就算是次要人物的出现都有前后的交代。以书商蔡益所、画师蓝瑛和原锦衣卫张薇为例,他们的首次出场都是在闰二十出《闲话》中。侯方域碰到苏昆生后回来寻香君,却发觉媚香楼已被蓝瑛做画室之用,此为蓝瑛的第二次出现。悲伤之余去寻陈定生和吴次尾,三人在蔡益所书店相遇,蔡益所在《逮社》中再次出现。此出中侯、陈、吴三位被阮大铖公报私仇抓走并交给张薇处置,张薇妙计将蔡益所藏匿起来才使得三位复社文人获救。而在最后一出中,张、蔡、蓝三人都已皈依佛门,很好的交代了三人的结局。除了正面地描写人物外,有时候人物的行为还通过侧面描写的方式体现出来。蓝瑛实际上还充当了引领香君到栖霞山的角,这是通过香君叙述出来的,“我们幸亏蓝田叔,领到栖霞山来。”(第三十九出《栖真》)。
最后,事情的发展前后铺垫。香君却奁让阮大铖怀恨,被逼迫嫁与田仰,最后以李贞丽李代桃僵为果,最后香君还是被阮以演戏为名接入宫中,导致侯生没有见到香君。而李贞丽嫁给田仰后却被赏赐给一个老兵,在第二十七出《逢舟》中,在漕标报船上救起了前来为香
君寄扇的苏昆生并偶遇侯方域。此情此景,在感叹世事难料的同时,也为作者对事情发展前后铺垫所做的精妙设计所折服。另外,在一些偶然性的细节上作者也不忘前后呼应。在第二出《传歌》中,杨龙友在媚香楼墙壁上“聊写墨兰数笔,点缀素壁”,实际上就为杨龙友善作画提供了张本,也为后文中他将宫扇上的血点缀而成桃花做了铺垫。
二、人物设计简洁,注重侧面描写。
“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李渔认为,做传奇者如把“头绪忌繁”四字记于心中,则所作之曲就会“思路不分,文情专一,其为词也,如孤桐劲竹,直上无枝”,这在《桃花扇》的人物体系设计上得到极为深刻的体现。在《桃花扇》之前,明末清初创作的传奇中出现了很多的历史戏,如《浣纱记》及《鸣凤记》等,这些戏曲的共同缺点就是出场人数太多,人物关系复杂,而这一点却是《桃花扇》的成功之处。在《桃花扇》中,很难到一个人物是交代不清或无关紧要的。在《桃花扇纲领》里,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完整且结构紧凑的人物体
系。左部八人,为男方各角,包括侯方域及其交往的复社文人和柳敬亭,右部为女方各角,为李香君以及旧院人物和苏昆生、杨龙友。左右两部写的是男女的离合之情,两部人物皆分为正、间、合、润四,“者,离合之象也。”奇部四人,偶部八人,奇偶两部反映南明兴亡的气数,此两部人物分为中、戾、余和煞四气,“君子为朋,小人为党。”总部共两人,以张薇为经星、老赞礼为纬星,总结全剧离合兴亡。从这些安排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各人物的位置以及他们的关系,正做到了孔尚任所说的“明如鑑,平如衡”,符合李渔提出的“减头绪”的要求。而另外有些人物和事情的发展则是通过侧面描写体现出来的,比如说第四出《侦戏》中阮大铖家人口中的方密之和冒辟疆,在第三十三出《会狱》中再次假柳敬亭之口出现:“[丑想介]人多着哩,只记得几个相熟的,有冒襄、方以智。”崇祯皇帝的死是在闰二十出《闲话》中从张薇的口中说出来的。这些侧面描写都缩小了作品的篇幅,侧重点突出,达到了“减头绪”的目的。
三、体现历史真实,虚实结合符合创作主旨。
《桃花扇》的性质是一部历史剧,其所用之事,为李渔在《闲情偶寄》“审虚实”一节中所谓的“古”,“古者,书籍所载,古人现成之事也。”作为一部意托离别之情、旨在写兴亡之感的传奇,相对于其他纯粹描写才子佳人爱情故事或弘扬封建道德的传奇来说,更应该注重考证剧中人物和发生事件的由来和出处,也就是所谓的“实”,即“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而孔尚任显然也很重视这一点,这个在《桃花扇本末》和凡例以及考据当中都有所体现。作者在《桃花扇本末》中写道:“族兄方训公,崇祯末为南部曹;予舅翁秦光仪先生,其姻娅也。避乱依之,羁楼三载,得弘光遗事甚悉;旋里后数数为予言之。证以诸家稗记,无弗同者,阖实录也。”在考据当中,作者罗列了所依据的时人的各种文集和著作。而在凡例中,作者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实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于此,吴梅有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桃花扇》“自是精心结撰,其中虽科诨亦有所本”“自有传奇依赖,能细按年月确考时地者,实自东塘始”。但是,依据后人的考证,《桃花扇》中仍存在一些违背历史原貌的地方,比如说杨龙友历史上实为以死抗清的战将,而非弃官潜逃的懦夫;历史上侯方域是降清的,但是作者却以侯李遁入空门和两人的爱情悲剧收场。这些都是李渔所说的“虚”,也是孔尚任的创新之处,很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让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的同时,作者的写作主旨也得到更为深刻的彰显。
一方面,从艺术形象来说,作者对于剧中所出现的各人物有着不同的情感,正因为这样,作者才会根据这些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阮大铖和马士英的阴险谄媚,杨龙友的见风使舵、无往不利,在尊重客观历史的同时,并加以有意识的刻画,将一些原本不属于该形象的行为加到形象身上,增加了艺术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如杨龙友的弃官潜逃,恰好符合了他在《桃花扇》中所体现出来的只知追求自身利益的性格。正如李渔在《审虚实》一节所言,“欲劝人为孝,则举以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回之,亦犹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另一方面,从作者的写作主旨来说,任何艺术形象和故事发展脉络除须尊重一定客观历史之外,都是为作者的写作主旨服务的,李渔也有类似观点:“其余表终表节,与种种劝人为善之剧,率同于此”。该处的“此”墨兰嫁给谁了,是指作者的有意识虚构,即艺术虚构。就《桃花扇》而言,对故事情节的最大虚构,莫过于侯李两人的爱情结局。两人经过三年的苦苦等待终于在祭坛前重逢,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永远的分离,这与历史的本来面貌一侯方域降清南辕北辙,也同传统的大团圆结局迥然不同,却更好地体现了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主旨。南朝已亡,江山已换作他姓,无国哪有家,人生离合与国之兴亡唇齿相依。国不在,家不在,所谓爱情是无处附丽的,注定只能是一个悲剧。这种结局带来的艺术冲击力是尊重客观历史和大团圆结局
是远远不能比的,这是为什么欧阳予倩改编的《桃花扇》和顾天石的《南桃花扇》所以不传的原因。可以说,《桃花扇》相对于此前的很多历史戏而言,很好地处理了虚与实的关系,在体现客观历史的同时,给读者带来的对历史的沉思也是超越了之前任何一部著作的,是我国戏曲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剧。
参考文献:
1.《桃花扇》,孔尚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2.《闲情偶寄》,李渔,中华书局,2007年
3.《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