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的主题解析 作者郑州外国语学校 陈敦贤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联美影片公司、幻想影片公司1975年联合摄制的一部选材奇特、惊心动魄、主题深刻的影片,被选入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该片公映之后好评如潮,该片获得了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5项奖;当年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剧本、最佳新人表演6项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男配角、剪辑6项奖。
  该影片主题立意的多解、多层次,是造成影片轰动效应的重要缘由。我们认为该片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对它进行读解。
  首先,影片表现的揭密性主题:
戴菲菲  如果仅从表面叙事层面看,《飞越疯人院》讲述发生在一家精神病院里的一出带有悲剧彩的闹剧。
  《飞越疯人院》改编自美国作家肯•克西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飞跃布谷鸟巢》。据说作者肯•克西为了撰写博士论文,曾在精神病院里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员,对疯人院的方法颇
有微词。改编成电影后的《飞越疯人院》拥有一个完备、写实的影像体系,我们完全有理由将它看做一部揭密性的影片,它采用了现实主义甚至自然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精神病院里的种种丑陋现象,揭开了美国警方与精神病院暗中勾结,打着人道主义旗号残酷迫害不服管教的犯人的黑幕。名为“精神病院”实为惩戒性监狱,其方式除抑制思维能力、行为能力的镇静药外,还有电击,武力强制,直至切除人的脑白质。作为心理的“独特手段”则是每人当众陈诉“入院”原因,自揭疮疤隐私,把一个人最后的一点自尊和尊严荡涤干净,使你无地自容无处逃遁。日常管理手段高张“民主”,但对“民主”有最后解释权的管理者的权威则不允许任何人稍有冒犯!米洛斯•福尔曼在奥斯卡颁奖典礼致辞时说:“我在精神病院里的时间比谁都长!”一个专制又自恋的政权,对付异思异行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指其为精神病,押进疯人院,这样既可避免专制的恶名,又可收压制反对声音之奇效。
  本片充满使人毛骨惊然的恐怖气氛,尤其是结局部分省略了麦克墨菲被“”的过程而突然出现“”的后果,令人不寒而栗。作品引发人无尽的思考和联想,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权利和生存欲望,为某些人一再张扬的民主、自由对社会个体究竟有多少现实意义?
  其次,影片表现的政治主题: 
  这部“寓言性”的影片无疑具有鲜明的政治隐喻彩和严峻的社会批判精神。要理解它的“政治”寓意,当然应该把影片置了产生它的独特的时代文化语境中去。因为“重要的是讲述话语的年代”--20世纪70年代正值席卷全球的反文化的青年文化运动接近尾声之际,所以影片对这一场运动颇有总结和尾声的意味。它通过疯子中的“另类”麦克默菲与体制的对立冲突和破坏,体现了美国青年反权威、反体制的造反精神。有人在评价这部小说时曾说过:“它宣布:疯狂是合理的,而生活在当代社会中倒真是一种疯狂。”无疑,这一中肯的评价也适用于影片。如同影片片名所含蓄暗示的,“疯人院”本身就是一个喻体,它是现代以“民主”旗号广相招睐实则专制横行的美国病态社会的象征与缩影,护士长拉奇德和医护们就是美国社会的统治者和帮凶,主人公麦克默菲就是反抗美国现行制度的英雄,而病员就是受苦受难的美国劳动人民。麦克默菲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毕竟有人并还将有人勇敢地、成功地飞越疯人院。影片通过具有荒诞彩和假定性意味的故事,以近乎闹剧的形式,表达了一些具有存在主义意味和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复杂主题意蕴,诸如理性与非理性的相对性、社会与个人的矛盾、压抑与反抗、关于“疯狂”的话语权力等等。
  最后,影片表现的文化主题:
  把该片当做一个关于社会文化的寓言来读解影片,或许更能接近编导的本意,也更便于理解剧作深刻的思想。影片导演米洛斯•福尔曼出生在捷克,在布拉格从事电影导演工作时就因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而被国际社会认定为“捷克电影新浪潮”的主将。他在遭到了苏联占领军的迫害后,去西欧过了一段时间的流亡生活,后来移居美国。在谈到《飞越疯人院》的创作意图时,福尔曼说过这样的话:“无论什么社会都有同样的问题,由于今天社会已经高度组织化了,因此,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无论是民主制度还是君主制度,都有一个个人如何接受那制度的问题。统治者总是竭力维护自己的权力。”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