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诗三首
早雁 题乌江亭 过华清宫绝句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虏弦(  )      (2)胡骑(  )      (3)潇湘(  )
(4)菰米(  )      (5)莓苔(  )      (6)荔枝(  )
(7)不期(  )
【答案】 (1)xián (2)jì (3)xiāo (4)ɡū (5)tái (6)lì (7)qī
2词语释义
(1)金河秋半虏弦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厌潇湘少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顶千门次第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胜败兵家事不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胡人拉弓控弦射雁,暗指军事侵略 (2)潇水、湘水,均在湖南 (3)依次 (4)难以预料
3名句背诵
(1)________,水多菰米岸莓苔。
(2)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
(3)胜败兵家事不期,________
(4)________,卷土重来未可知。
【答案】 (1)莫厌潇湘少人处 (2)一骑红尘妃子笑 (3)包羞忍耻是男儿 (4)江东子弟多才俊
[作者名片]
晚唐小杜——杜牧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探究·精研文本]
早 雁
[背景介绍]
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
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充满关切。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作者对此寄予了深切同情。
[文脉梳理]
《早雁》
[文本深读]
1.首联展示了两个怎样的镜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两个镜头,一个是鸟瞰的镜头——中秋时分,金河边上的胡人一个个都在弯弓往天上放箭;另一个是仰视的镜头——云层外雁见纷纷射来的箭,便惊恐万状地向四处逃窜,有的中箭就发出凄惨的哀鸣而坠落。
2.颔联中,诗人写汉代的仙掌”“长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起到烘托作用。清凉的月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在这静寂的画面上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暗淡,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孤雁的哀鸣。这样就把大雁失后那种凄凉的景象描写出来了。
3.本来春回大地,正是雁儿飞回家乡的好时节,可诗人为什么劝雁儿留在南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正告大雁那些胡人还纷纷地在金河一带布阵,所以千万不能随着春季的到来而北回,虽然潇湘一带人烟稀少,可是那里确实水草丰美,菰米和莓苔尽可作食物,所以不要厌弃此地,还把这里当作安全的栖息之所吧。
4.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这些雁儿们是深切同情的。从须知”“岂逐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和嘱咐。哀怜大雁的惊飞离散,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与其说是对雁儿们的深情嘱咐,更像是对边地流民的劝慰与嘱咐。
[名句鉴赏]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鉴赏】 这两句诗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喻着委婉的讽慨。它让
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背景介绍]
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此诗为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后代有许多诗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而杜牧的这首绝句尤为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文脉梳理]
[文本深读]
1.首句中说回望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看到傍山而建的华清宫被骊山一带的花卉树木掩映着,那秀丽的景就像锦绣一样美丽。
2.第三句 的背后有诗人怎样的情感?这句诗暗用了一个什么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三句的背后有诗人满腔的悲愤,因为为了这美人的一笑,全国上下有多少
人要伤心落泪啊。这里暗用了烽火戏诸侯的典故,目的不但是对唐明皇如此荒淫无度的嘲讽,而且还揭示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及国势开始衰落下来的原因。
名师讲坛
用 典
用典就是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一是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二是用典的作用。
杜牧的诗有哪些1按引用内容分:引用历史故事、引用前人诗句。
(1)引用历史故事(用事):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2)引用前人诗句(用诗):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2按表现形式分:
(1)明用典故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像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