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江雅南 李金铭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3
        内容摘要: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本文以京绣、易县清宫刺绣、缂丝三个代表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在分析其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现状 存在的问题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赋存及传承现状
        我国已公布的在四批共计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共计十大类,其中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民俗三大类项目的总数共计522项,占总数比近40%,达到了绝对的比例;同时,纺织类的项目集中分布于这三大类项目中,据统计,单独纺织类的非遗项目总计达到了82项,占这三类总和的16%,可见在种类繁多的非遗项目中,纺织类项目的体量占据了绝对的比例,如何让让这些珍贵的财产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京绣
        京绣的最大特点是绣线配鲜亮艳丽。辽在燕京设绣院,为皇室和贵族制作服饰。至元代,京绣达到辉煌时期。使用金银线的平金打籽绣成为京绣中最好的针工。此时的京绣已分宫廷绣和民间刺绣两大流派。明代,京绣的特越来越鲜明,针法严密、纹样图式规范。明清时期是发展的鼎盛时期,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明清时已有独立的京绣行业,以刺绣各种皇家服饰。光绪年间,京绣被誉为宫绣,发展更为兴盛。京绣严格遵循宫廷艺术的用料讲究。充分体现了富贵精美的宫廷审美艺术。由于京绣艺术的影响,民间纷纷效仿,在传承宫绣的基础上,加入了民间元素,更为民俗化,后人皆称为京绣。京绣主要为宫廷所用,对技艺、制作、体力有着严格的要求,早年京绣艺人多为男性。
        (二)易县清宫刺绣
        清宫传刺绣,迄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是中国刺绣的代表。清宫传统刺绣的制作过程包括设计、制图、上绷、配线、刺绣、成品等,它属手工刺绣。根据物体的阴阳面,用变换块及在绣花块上黼绣其他针法来表现物象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清宫传统刺绣绒面薄而光滑,花纹光亮平贴,配自然亮丽,所绣物象栩栩如生,多用于宫廷。
        (三)缂丝
        缂丝,也被称为织中之圣。由于缂丝工艺的特殊性,就算是皇宫内也只是做些小物件。缂丝之用可分为生活用缂丝和纯粹的观赏性缂丝。而生活用缂丝将缂丝之美融入实际生活之中,深受皇权贵族之喜爱。因而从服装到日用品,生活用缂丝遍及其日常作息的方方面面。例如腰带、靴子、袍服、怀裆、扇子、椅披。
        《红楼梦》所记可以看出它的地位。《红楼梦》第五一回:凤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给了袭人。第七十一回:内种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是头等的。到上世纪80年代,缂丝制品受到日本的赞赏,出口需求量剧增,缂丝行业又繁荣起来。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外贸任务下降,绝大部分从业者被迫改行。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典型的三种纺织类非遗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在传承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传承意识淡薄
        从目前来看,全社会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部门缺乏对纺织类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广大干部众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少、理解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范围与内容及如何保护不完全清楚,保护意识薄弱。部分传承单位和个人以为只要申请加入了名录,就得到了保护,或申报只是为了挂牌,仅仅当作一种荣誉,没有把发展和传承作为工作重心,这是思想认识层面的错误,也是宣传力度不够造成的后果。
        我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很长一段资源匮乏,人民生活水平处于较低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又受到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冲击,人们接触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与文化,使得人们对于自身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逐渐淡薄。直到世界范围内各国开始提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保护自身文化,我国才意识到保护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近年来,我国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也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但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不能忽视。
        (二)传承链脆弱
        传承人保护是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中之重。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以下特征:
        一是传承人老龄化,传承人老龄化意味着他们的传承时间不多,传播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力有限,这就直接影响到他们所担负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二是传承人少,这会影响文化传承传播的覆盖度。每一类国家非遗传承人只有1-3个,因此即便每个人能够拿出全部精力进行相关传承工作,能够接受的传承人数量也是有限的,能够传播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现代化、全球化文化浪潮冲击下,传统的纺织类非遗在青少年体中的影响日渐萎缩,由于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民间技术面临无弟子的尴尬境地。
        三是缺乏基本保障,传承人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其技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条件艰苦。生活水平好坏也影响传承人非遗传承传播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生活条件好的传承人可以无后顾之忧地从事非遗的传承工作;而生活条件艰苦的传承人不得不
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生活奔波上,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传承、影响力、传承人的说服效果都大打折扣,严重影响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三)传承经费不足
        任何事物的传承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样如此。经费保障是做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前提。经费投入不足,就无法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目前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资金存在两大问题:
        1.总体投入资金不足
        总体资金投入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分类繁多,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政府投入资金有限,社会捐款及其他资金来源就更有限了,所以,现如今运用到纺织类非遗传承上的这些资金对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2.资金分配有所倾斜
        一些具有良好经济效应或传承人比较有名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状况就比较好,
世界十大文化遗产吸引来的资金也更多,而一些传统的手工绣艺等手工技艺则无法带动经济增长,需要靠政府投入资金来维持运营,而政府对纺织类非遗的资金投入也是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了资金的分配不均,使得较为弱势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经费不足,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发现、整理、评审、传承、利用等各项工作就会受到了制约。有的传承项目因缺少资金支持而面临断层,许多民间老艺人生活窘迫,无法带徒授艺,纺织类非遗的展示展演因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而不能经常性开展工作等等,这些都影响了纺织类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四)宣传力度、执法力度不够
        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的社会,宣传也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步骤之一,只有通过宣传,才能使更多的人知道它,进而了解它,传承它,发展它。纵观我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可以说还很不成熟,没有有效的宣传手段,对于新型手段的利用也还很不到位,许多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建设相关网站,有的即使建设了网站也是更新缓慢,得不到太多有用的消息与资讯。
        除了宣传不到位之外,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与执法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早在上世纪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法规与条例,而我国立法的时间较晚,也不够详细充实,存在很多模糊区域,这就直接导致了执法力度不强和失去了立法的本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起到助推的作用。
        (五)缺乏专业人才
        任何一个行业所不可缺少的便是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不例外,这是一项对专业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人员的数量偏少且水平亟待提高。目前我国纺织类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人员很大一部分文化馆干部,工作人员的学历与经验都还存在着欠缺,在县市级的工作人员队伍中几乎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这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解决纺织类非遗传承人才紧缺的问题刻不容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种类繁多,开发和保护工作量大,面对非遗传承人及保护单位的申报、日常管理等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的传承保护工作而言,力量显得很单薄,难以适应非遗保护工作综合性、专业性、长期性的要求。
        .结语
        我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经历由弱到强的转变过程,需要在认清现实的基础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局观,有步骤、有条理、积极稳妥得做好系统工程。我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基因,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标识,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掀起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认清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持续、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鸿葆.浅析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环境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居舍,201834):163.
        [2]刘妤.众文化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06):1-5.
        [3]张新淼.大数据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时调传承研究[J].黄河之声,201817):142-143.
        [4]李蓓蓓.古城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力复兴[J].艺海,201811):122-124.
        [5]王卫华,孙佳丰.我国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以昌黎皮影戏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06):81-87.
        项目信息:2018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纺织类非遗+”的精准扶贫路径研究201810058008;2018年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研究D18055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