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问题
今天想跟各位讨论一个话题,是同性恋。这不是我的研究专题,我只是想从自己的辅导经验来谈一些想法。

  同性恋一直伴随人类的历史,有了人就有了同性恋问题。中国古老的文化经典中有同性恋记载,文学作品里也有对同性恋的描述。基督教经典《圣经》里也有同性恋的记载。据说,柏拉图的《会饮篇》是人类正面探讨同性恋现象的最早作品。在古希腊,个人的性指向被看作是个性特点之一,与个人品德无关。柏拉图曾说人类本来具有三种形态,即男子、女子和两性人。苏格拉底描绘自己见到英俊的卡米兹时的情感反应,就象少男少女的一见钟情:"那时我不知所措。我曾有的可以轻松地与他交谈的信心一下消失了。……卡米兹凝神注视着我。哦!那样的目光……我只觉得浑身着火似的,几乎要发狂了。"苏格拉底并没有陷入同性恋,是他所崇尚的理性与克制精神消解了这种情感倾向;也有人开玩笑说,他是一个有名的惧内丈夫,把这种情感意向压制下去了。据说,西方历史上有些著名人物如柏拉图、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都是同性恋者

  西方的同性恋研究也持续了一些年,大致有这样一些观点:有人认为同性恋是"雌雄同体",同性恋者具有男性的肉体和女性的灵魂(乌尔里克斯)。有人强调同性恋具有先天与后天两种因素,但认为同性恋是一种令人厌恶的精神病或神经症(克拉夫特-埃宾、摩尔)。象克拉夫特-埃宾和摩尔一样,布洛赫一度也把同性恋视为一种变态现象,但通过与同性恋者的交往和观察,他指出:同性恋者发生于健康个体,与世界各地的不良文化影响无关,真正的同性恋并不是变态造成的,道德堕落不是导致同性恋的原因。

  弗洛伊德曾师从于克拉夫特-埃宾等著名医学教授,他认为同性恋是婴幼儿期性心理与性行为的残留和继续,他说"同性恋明星同性恋是人成长经历的阶段,异性恋是成熟的表现"。我个人较赞成弗洛伊德的观点。还有一位英国性心理学大家叫霭理斯,他的妻子爱迪斯长期沉湎于同性恋关系之中,促使他对同性恋的研究。通过对33位同性恋者的研究,霭理斯认定同性恋是由先天因素引起,因而提出对同性恋应采取容忍的态度。另一位性学大家金西指出,无论是同性恋性行为,还是异性恋性行为,二者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方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所处的特殊文化环境的产物,他反对把同性恋归于精神病或变态人格。

  张北川《同性爱》一书也叙述了国内同性恋研究的情况,第一篇学术文献可能是潘光旦教授1942年完成的《中国文献中的同性恋举例》。1982年吴阶平教授主持编译了《性医学》,其中有章节专门讨论同性恋。1982-1992国内出版的性学著作达300余种之多,也偶有涉及同性恋。上海性社会学中心刘达临教授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女博士李银河是我国当代首开同性恋研究之先河的勇敢者。近一些年来,同性恋问题浮出水面,媒体的报道也多了起来,在一些大城市,同性恋开始有自己的活动场所,网络也成为同性恋者寻求"同志"的途径,影艺界的名星中同性恋也成了公众的话题,例如,张国荣与同性恋的问题。当然,我个人看来,张国荣的死因恐怕与他生命里极深的完美强迫障碍有更深的关系。文学研究中也有各样的观点,同性恋问题也是一个视角。例如在西方,早有人研究莎士比亚,说他的《十四行诗》是写给他恋爱的一位男青年的情诗。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也有人说屈原是同性恋者,他爱的对象是楚怀王,他的自杀是殉情。这种观点大概会引起不少人的愤怒,因为它有损于这位伟大诗人的形象。圣经研究方面,有人说大卫和约拿但是同性恋关系,这也大概也会让许多基督徒愤怒而不可接受。

  对同性恋的认定应该有一些基本条件,例如,情感与性欲的对象只限于同性;有不可抑制
地想要和同性有亲密行为的幻想;在性方面对异性有排斥或恶心的反应;它不是一种情境性反应,而是一种持续性的同性行为。

  同性恋现在成了一个许多人感兴趣的话题,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且,它的影响力包括通过开玩笑的方式传播,甚至给一些青少年带来某种暗示、惶惑或误导。青少年处于寻求自我角的时期,他寻求自我角的基本话题是"我是谁?",对有些人来说,它包括"我是不是同性恋者?"。如果出现错误的角认定,可能还会在生活中受到一系列事件的强化,给一个人带来相当深的困扰。辅导可以帮助青少年看到,在这个时期有一个"同性密友期",不要与同性恋混淆起来。因此有人提出建议,判定真性同性恋需待一个人发展成熟之后,有中国以二十五岁为宜。

  同性恋的起因是一个争议最大的问题,它涉及到对同性恋者的评价或态度。有人说,不仅是人存在同性恋,动物也存在同性恋,这大概说明,同性恋的产生有其生物依据,或者说,是天生的因素所致。据研究说,女同性恋者的大脑里似乎有一种男性具有的物质积淀,反之亦然。这似乎可以证明同性恋是天生的。但这个观察结果还有可以讨论的空间,并非定论。
例如,这种积淀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后天形成的?我相信,某一种文化影响会进入人的意识,人的情绪,形成人的观念,甚至深淀到人的潜意识层面,对人的成长发生作用,包括会刺激人体内的物质变异。我们当然不能不符合实际地指责同性恋为道德问题,相反,我们需要呼吁尊重同性恋者,反对歧视;但是如果我们一味把同性恋解释为"天生"的,而不看同性恋形成的文化和心理因素,这可能会是一种逃避。在我从事心理辅导与的经验里,的确遇到一些文化与心理因素导致的假性同性恋者,而他们要求得到鉴定和辅导。

  我的基本观点是,生物基础不明显而与特殊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影响更为关联的同性恋,象其他许多的心理障碍一样,在当事人希望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得到矫治。相当比例的同性恋的背后往往有一堆生活危机,包括过去累积的和现在面临的,意识到的和没有意识到的。至少有一部分同性恋在本质象心理疾病一样,反映的是当事人在心理上和生活中的逃避倾向。甚至,我在辅导经验中有这样的感受,有些同性恋是强迫性障碍在性取向上的症状表现。

  案例:我们的探索发现,人生成长的早年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曾经有一位
年轻的女子因为同性恋问题前来求助。她小时候家庭不和,父母三天一吵,两天一闹。父亲是上门女婿,与母亲性格不合,双方互不相让。父亲不负责任,不愿干农活,母亲不依不饶,两人争吵不休。母亲把气泄在孩子身上。父母的不良婚姻可能会影响她的婚姻观,甚至可能使她害怕婚姻和逃避婚姻。她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带她跟男孩子玩,使她小的时候象个野小子,对自己的角认定产生了影响;稍长大一点,她看到哥哥与弟弟都是口出狂言,不务正业的混混,沉溺于赌博和打架斗殴。父亲和自己的兄弟在她的早年生活中没有给他培养出对男性的好感,这种经验可能泛化为对男性的恶感。当事人讲述说她对家人十分反感,出外读书再不回家。但她有爱与被爱的需要,就想办法讨人喜欢,希望周围人都喜欢自己。她说,我想取悦所有的人,希望他们在乎我这个人,注意到我这个人。我们在当事人的身上发现了童年经验给她的个性造成的影响:自卑,自怜,完美苛求,感情偏差与泛滥,幼稚,不负责任,逃避长大,偏执,思维狭窄……当事人上初中,正值"同性密友期",她跟几个女孩子交往,发展了一种封闭性的交友观念,继续强化她的讨厌异性的倾向。但我们发现,当事人的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的、观念的、个性的的取向,而不是生理的取向,虽然生理上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当事人的性取向非常明确,也曾经与男孩子交往并发生过性关系,只是觉得这种性体验不象电影与书中所描写的那样罗曼蒂克而已。这也同样强化了她的一个强
迫性观念,使她相信,如果她可以自由地、罗曼蒂克地去爱任何一个女性,她的生活就会变得完美。

  案例:这位当事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自幼是妈妈带大,讨厌父亲。她的成长环境和母亲灌输的观念是:男人不是好东西。她出于感激而嫁给了现在的丈夫,因为他帮过她一次忙。结婚后当事人跟丈夫去了他的家乡,她一直都无法适应,难以融进丈夫家的大家生活。她是一个个性柔顺的人,从来不敢向丈夫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对一切都采取隐忍的方式。丈夫一年到头在外面做生意,很少回家。有时候家里有电话打进来,是丈夫在外面有的女人。丈夫回来之后,她也不敢过问,心里一直害怕丈夫回来,更不愿跟他过性生活,怕他把性病带给她。当事人有一个表,比她大十岁。在她年幼时有八年是跟表在一起的,她觉得表象自己的晚娘。表的婚姻也不幸福,两人就走到了一起,互相慰藉。当事人的性指向是明确的,对表有感情上的依恋。现实生活越是让她无法接受,她就越深地逃入到跟表的关系里,但这种关系又给她带来困扰和惶惑,她想弄明白自己是不是同性恋。她觉得自己的生活被这个男人毁了,自己父母的婚姻不幸,以及表的婚姻不幸,都在强化她对男性的怨恨情绪。但通过分析,她意识到自己对优秀的男人还是有兴趣的,改变生活和命运对她来说是艰难的,但也是唯一可行的路。

  案例:这是一位男同性恋者,幼小的时候跟女孩子在一起玩耍,而其父母一直希望他是一个女孩,也因而没有在意他成长过程中的女性意识的发展。当事人读了大学,参加工作,在生活中接受和适应了自己的女性角。最开始的时候,他的父母无法接受,强迫他去恋爱,他也尽量想配合父母,不让父母伤心,但是他做了许多努力还是做不到。一些年四处求治无果之后,父母渐渐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而这让这位当事更是如释重负,他接受了自己的角,投入到生活与事业之中,事实证明,他在各方面都能够做得相当出。

  对同性恋的和辅导也是一个广有争议的问题,大概而言,它包括三个方面:

  鉴别辅导:青少年正值同性密友期,需要与同性发展信任与友谊,需要引导青少年不要把这种情感取向与同性恋混淆,不然的话,这会给他们带来困扰与恐惧,例如担心某种心理或性幻想被曝光,从而受到同侪的孤立。这个时期的同性交往中,可能会产生嫉妒、焦虑等情绪,影响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也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性倾向的发展在青少年期仍在持续进行中,因而不宜贸然予以诊断或判定,而应该通过心理辅导提供正确的性知识,培养健康的性
倾向,同时提供人际技巧,协助当事人对同性恋问题的担忧。鉴别辅导包括对当事人的生活经验进行考察,分析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使假性同性恋者走出自己的生活阴影与强迫倾向,使他们对自己的性取向有更好的理解与确认,并且帮助他们更有效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处理自身的问题。

  矫治辅导:在当事人要求矫治的条件下,心理辅导与可以给同性恋者提供相应帮助。至于怎样对同性恋进行矫治,使用的方法因人而异。大体而言,对真性同性恋的矫治主要使用行为疗法,或条件反射的方法。例如让男同性恋者看男性身体的图片,如果起了反应,就施于使其生殖器产生痛感的刺激方式。有时用药物刺激,使当事人在看男性身体时产生呕吐,从而慢慢强化一种厌恶感。也有人借助激发性欲的录像、性模型等诱导和激发一个男同性恋者对女性的性意识,从而调整其性指向。还有人通过辅导,对男同性恋者进行女性美的意识培养,使之从心理上对女性产生美感与情感,等等。

  适应辅导:目前对同性恋的研究发现,矫正真性同性恋使成为异性恋的成功率只有15-30%左右。而且这种以行为为主的嫌恶法,可能会给当事人造成性无能。因而,目
前对于同性恋的辅导策略,多已不再采取改变其同性恋倾向的方式或策略,而是协助当事人怎样接受自己的角,学习面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压力,例如生活环境的嘲笑、指责、敌意和反对,这都属于适应辅导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