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奇人彭玉麟
作者:吴润凯
来源:《领导文萃》2019年第22期
作者:吴润凯
来源:《领导文萃》2019年第22期
1861年,45岁的彭玉麟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当时,他正率领湘军水师在武汉与太平军作战。一道升官谕旨急速送到前线,皇帝要他出任安徽巡抚——这本是天大的好事,无数官僚苦熬一生,远未抵达这个位置。更难得的是,彭玉麟仅读过县学,没有科举功名。
但彭玉麟竟然毫不心动,决定要辞官。曾国藩劝他不要辞,彭玉麟根本不听。他上疏辞官,一次不行,再辞一次。
他极其认真地陈述了自己辞官的主要理由:一、自己只读了县学就从军打仗,不懂刑名(法律)与钱谷(经济),缺乏做巡抚的文才,唯恐误国误民;二、从军以来,一直率水师作战,这是自己的长处,当此国家用兵之际,舍水师而做巡抚,将是国家的损失;三、自己的性格比较生硬偏激,不懂圆融变通,出任巡抚恐怕无法做到精深稳健。两道辞官的奏折递上去后,清廷深受感动。
终其一生,他都在辞官。历史学者李志茗经过统计认为,彭玉麟实际辞官8次,请求开缺回籍9次,请求开除差使职务6次,一共达23次。
1864年,湘军打败太平军,清廷对湘军将领论功行赏,封官加爵。彭玉麟的水师与曾
国荃的陆军并称湘军的左膀右臂,居功甚伟。彭玉麟因此获任漕运总督,是一个别人眼红的肥缺。他却坚持要辞官。
188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被召入京,朝廷第一个想到的顶替人选就是彭玉麟。彭玉麟依然上奏推辞。最后左宗棠毫不客气,走马上任。
1883年,彭玉麟已67岁。朝廷又主动提拔年迈的他为兵部尚书。但彭玉麟还是不领情,就在此时传来战事消息,他突然说不辞了——原来,中法战争爆发了,老将又要上场了。
以前彭玉麟屡辞高官时,官场中人难免蜚短流长,张之洞就曾批评他“孤行己意,坚不任职”,“有识之士,不无遗议”。直到彭玉麟勇任中法战争前线钦差大臣,官员们才相信,这名老将真的是烈士暮年,壮心未已。张之洞也改变了对彭玉麟的看法,从批评到赞赏,从赞赏到敬服。
很快,清廷任命张之洞为两广总督。张之洞二话不说,走马上任,与彭玉麟共事一方。后世史家公认,中法战争中,中国在战场上不落下风,尤其是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离不开彭张二人同仇敌忾。
战争结束后,彭玉麟要离开广东,张之洞十分不舍,提出要拜彭玉麟为师。彭玉麟大为震惊,连忙回绝。张之洞对彭玉麟的景仰可见一斑。
中法战争以清廷接受和议的屈辱方式收场,后来被评论为“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彭玉麟无法接受这一胜负颠倒的战果,时任帝师翁同龢在日记中说:
彭于晏资料 彭(玉麟)电请勿撤兵,先向法索兵费一千万。
清廷不听,和议完成。本已年老体衰的彭玉麟经此刺激,身体几乎垮掉了。在残烛之年,彭玉麟终于回到老家衡阳,回到他最后的归宿——那座四周种满梅花的退省庵。
回首往事,在他37岁那年,他经不住曾国藩的一再邀约,出山加入湘军水师,独率一营。在炮火如雨中,他独立船头,只说一句:
今日,我死日也。吾不令将士独死,亦不令怯者独生。
遂一战成名。日后成长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全凭当年“不要命”。在他出山后第二年,因为率水师攻陷太平军要地,朝廷奖励他4000两白银。他转手就全部用于救济家乡。他
要求叔父从中拿出一些银两办所学堂,期望为家乡“造就几个人才”。他不曾为子孙留钱,说“钱愈多则患愈大”。他一生崇俭,加上一生都在辞官,被称为“三不要”——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
人无欲则刚。彭玉麟曾下令斩杀安庆恶少、李鸿章之侄李秋升,然后致信李鴻章说明情况,李鸿章看后只得说“李秋升死有余辜”。他曾觉察出曾国荃为人不正,建议曾国藩“大义灭亲”,曾国荃为此对他忌恨不已,曾国藩却只能劝弟弟要反躬自省。
这名猛将亦有铁血柔情时。人们说他“百战归来,一心画梅”,据说画了上万幅。而他最爱的梅花,或许深藏着他一生的愧憾。
据史学家考证,1843年,因为舅舅去世,彭玉麟将外祖母和其养女竹宾姨(即梅姑)接来衡阳奉养,由此产生了一段孽缘。竹宾年龄和彭玉麟相当,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产生了爱慕之情。彭玉麟要娶梅姑为妻,和母亲商议,彭母以梅姑是长辈为由拒绝,并在不久后将梅姑嫁给了他人,彭玉麟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梅姑数年后因病去世。彭玉麟伤心欲绝,开始画梅写诗,以作纪念。
他曾用过一枚印章,自称“古今第一痴人”,对这段感情的创伤与痴绝表露无遗。
1890年,光绪十六年。彭玉麟病逝于衡阳退省庵,享年74岁,谥号“刚直”。他的去世,被史学家称为“大清帝国最后一抹斜阳的消逝”。
(摘自《同舟共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