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家》2017年第14期总第254期
电影体育皇后》里“新女性身体的删丨丨与狂欢^
杨翊
(星海音乐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体育皇后》的叙事模式和镜头语言,呈现出左翼电影在该片里表现出对女性身体 高度关注的现象,这种关注既一如既往通过基本的性别叙事模式来规训女子身体,又在镜头语言里给予女性身体 以放纵的机会和集中的展现,进而揭示出,新女性形象一方面承受着居于强势地位的左翼男权话语的传统建构,另一方面又在不断革新的视觉空间和日渐西化的观看欲望里,遭受着现代性和民族性的双重消费。
【关键词】《体育皇后》;新女性;身体;左翼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086-03
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兴起让“妇女题材”大放异彩,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女性为银幕中心的电影传统,“新女 性”话题成为焦点中的焦点,其具体所指随着时代主流 话语的转变而改变,成为每个不同时期理想女性形
象的 代言人。《体育皇后》②被誉为是“继1928年洪璨的《一 脚踢出去》之后,又一部成功的在形式上更为完备的体 育片” ®。此片的编剧兼导演孙瑜,具有纽约摄影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比拉斯哥戏剧学院等地的留学经历,又 是左翼电影运动的成员之一,他说:“当时我们都很重 视党办的副刊,几乎每天都要翻阅和细读各报刊上的进 步影评,总希望自己的片子能够符合党对我们的要求”。@女主角黎莉莉也已经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女演员之一,此 前已出演了孙瑜导演的《火山情血》《天明》《小玩意》三部影片,“两人合作十分默契,孙瑜非常欣赏黎莉莉 身上焕发出来的青春光彩和天然之美,特意为她写了《体 育皇后》这个剧本,突显黎莉莉的健康本〇” ®作为一 部爱情体育片,除了具有此时期一般妇女题材影片的特 点外,《体育皇后》还拥有独特的围绕“身体”展开的 视角、表演与诉求,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新女性美,令“身 体”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感知反应场。
一、“新女性”身体的规训:国家与性别的叙事之间
《体育皇后》开篇就呈现了这样的字幕:“献给为 体育真精神而努力的战士们”,道出了此片追求体育真
精神的意指。兰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战火四起的动荡年 代,此时也正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加速时期,大众开始重视从团结自强、强国富民的角度寻求新的为 人、为存、为国之法则。“从20-30年代上海现代化进 程来看,内在的追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发展成为主要的 社会动力的取向”。®人们看到了落后的体育事业和孱弱 的民族体质问题,“体育”题材也应运而生。
《体育皇后》是一个围绕着林璎这个“新女性”展开的故事,男主角云鹏(张翼扮演)是“新女性”身边 不可缺少的又一个“好男人”。云鹏在给女学生们上课 时说道:“体育的真精神,是需要平均发展每个人的体 魄,需要普及社会……决不是要造成少数的英雄!”片 尾,林瘦放弃决赛后说:“哼!皇后!一切想做皇后的,一切捧皇后的,让我们有一天把他们都埋葬掉!”一旁 的云鹏随即补充说:“一切不合理的,贵族的,个人的 锦标赛,新时代是都要抛弃它们的!为着体育的真精神,我们只有奋斗!只有向前!”由此可见,作品要表达的 是让体育大众化取代个人主义式的争强好胜,就是所谓 的“体育真精神”。
就题材处理和思想角度而言,《体育皇后》比同时 期其他左翼电影要前卫,但论及基于性别扮演基础上的 叙事策略,却也是同其他左翼电影一样,最终电影主旨 的显现是靠着对“新女性”的规训实现的。本片“体育 救国”的主旨就是承载在被规训了的“新女性”的身体® 上的。电影一开始,上海做巨商的父亲接乡下来的女儿,却发现女儿正往轮船大烟囱上爬,女孩到上海后上了体 育专科学校,于户外跑跑跳跳,于室内上课学习知识、练习唱歌,探索着体育的真精神。这样的银幕形象,与 三寸金莲、足不出户的中国旧时妇女形象有着天渊之别,但若一旦成为城市“新女性”,又立即会面对男性的追逐,成了新的欲望对象。在默片时代,电影字幕是一个独特 的视角。它以剧中人物的口吻出现,又同时承担着透露 影片中心主旨的任务。为了要保持视觉的连贯性,字幕 的出现不宜过多,每次出现都要力求简洁。《体育皇后》里的字幕数量不多,共三十余次,其中林璎与云鹏的对 话就占了约二十次,两性的对话有着显而易见的叙事逻 辑:无论在肢体还是精神上,女人都需要好男人的教导 启迪,体育皇后是运动天才,可是
她在精神上则是像婴 儿一样,被置于男人的保护和引导下。这部片子的结局 是三个女性竞争,一个(萧秋华)因心脏病突发死去,
• 86 •
影视观察杨翊:电影《体育皇后》里“新女性”身体的规训与狂欢
霍思燕胸一个艾錚因嫉妒与好斗而遭到唾弃(名字选取本身就是 一个暗示),只有林瘦是成功被规训了的女体形象,只
有她成为了一个更符合男性话语要求、更规矩的“新女性”。
《体育皇后》里“新女性”的身体固然承受着居于
强势地位的左翼男权话语的建构,但就在主流话语和审美情趣早已更新换代的今天,为何我们仍旧能在这部 八十多年前的影片里读到令人惊喜的女性美呢,是什么
给了“新女性”以突围的可能呢?
二、“新女性”身体的狂欢:灵动的视觉场域与表演
电影是一种视觉语言。;E十年代的左翼电影受到好 莱坞电影的商业化体制影响,有相当数量的左翼剧作家、导演、明星受到西洋电影理论与工业的影响,使得以传 播无产阶级意识为目标的左翼电影也自觉不自觉地顺应 着人们对影像表达的多变要求和视觉艺术发展的多元趋 势。孙瑜的《体育皇后》一如他的其他影片继续实践着 对视觉语言的创新。在这一创新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新 女性”身体在被呆板的叙事话语规训的同时,似乎也渐 渐地从一个越来越广阔的视觉空间里到突围的可能,无意中得到了一个让身体狂欢的视觉场域。
(一) 运动摄影与多变视点
“自从20世纪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摄影大师茂恼 (F •W •Mumrni)在影片《最后的人》中首次使用动态
连续镜头调度后,移动摄影就已经成为单镜头美学的主 要表现手段。而与西方电影理论中推崇的移动长镜头不 同,中国电影移动摄影不太注重纵深空间的开掘,而多 采用全景化、平面化、横向调度的处理办法。” ®孙瑜讲 究摄影机的运动,是中国最早用升降机的导演6 ®在《体 育皇后》里,孙瑜突破重重限制进行了大量的外景拍摄,运用了灵活的视点变换和运动拍摄活跃了整部影片的视 觉风格。影片开头以三十年代上海的全景影像拉开故事 的序幕,呈现了一个广阔的叙事空间,结尾全景呼应。在有人物表演的外景拍摄中,孙瑜喜欢将人放在动态的 环境中、采用各种角度进行拍摄。如在表现林璎的首次 出场—
“爬烟囱”时,就从仰拍和平拍等不同视点人手,用多变和夸张的角度来体现林璎性格的大胆和顽皮。在 表现女运动员赛场冲刺的画面时,共6次采用了仰视拍 摄的办法,把人物的身体与广阔的天空嵌在一起,展现 出女性身体的舒展状态。又如在表现女学员们在操场上 打篮球的场景时,导演也是俯拍全景,由远及近,动静 相宜。当林瘦与云鹏在野外练习长跑时,摄影机或测移、或正推、或正退、或摆拍,从全景到中景到特写,在同 一个过程里全方位地表现着运动中的身体与情态,类似 视点和运动镜头在整部影片中数不胜数。
(二) 层出不穷的空间并置
《体育皇后》除了在表现同一场景、同一行为过程 中营造出特定空间的动态气氛以外,在连接相同或者不 同时序上的两个空间时,也运用了各种蒙太奇手法,延 续着空间的灵动感。总的来说,有两种剪辑母题®*空间 并置作用上显得格外突出。淡出淡入,是三十年代的电影偏爱的一种剪辑方式。在《体育皇后》里,除了用淡 人淡出区分不同叙事段落之外,还用以表示空间的切换,出现了 60余次,而且这种表示空间切换的淡入淡出与表 示叙事段落过渡不同,它往往将两个空间画面重叠,流 畅而又不失韵味与节奏感。“划”是另外一种起着并置 空间作用的特技组接镜头,也是此片的一大剪辑特,共有5组、23次使用该手法。无论是“淡出淡人”还是 “划”,都有很强的并置空间的作用。这些剪接手法比 起一般的线性剪辑,使空间在有节奏的切换中获得跳跃 感,身体得到了更多的展现机会,身体的表达也就显得 更加紧凑和饱满。
(三)摄影机对身体的凝视
孙瑜反复特写女性身体局部,以及大胆展现运动的、健美的女性个体和集体的身体形态,通过画面组织、构 图来释放新女性的身体。首先在着装上,“新女性”不 再总是穿着紧身旗袍、扭扭捏捏的摩登女,而清一都 是穿着宽松运动上衣和极短运动裤的健实女体。女性的 腿也是片中反复特写的一个母题。“新女性”林瓔的身 体展现是大胆、健康、性感的,但并不给人丝毫情的 感觉。无论是她换装、在床上做早操,还是身穿运动衣 参赛的镜头,都能从画面上看出身体的释放和狂欢意味。林璎的扮演者黎莉莉是从舞台转入大银幕的演员,在表 演上可能是受到过去舞台剧的表演风格影响,善于通过 肢体语言和情态来说话,她自己似乎也一早就意识到这 种身体表演的意义,曾有人这样问过黎莉莉:“你们饰 演的角经常是赤脚和穿短裤的,在银幕形象上给人以 青春和健康的感觉。这是否也是‘新派’在启用演员方 面的一个特点?”黎莉莉回答:“像我演《小玩意》《狼 山喋血记》《体育皇后》,里头的体育动作等等,是要 体现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那个时候,要把武侠片、才子佳人、‘鸳鸯蝴蝶’都逐出历史舞台,就得有一些 新的形象。”黎莉莉还说过,孙瑜在指导演员表演方面,“他 不是那种指手画脚的导演——叫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 他不是这样的,在研究的时候,他就根据你的意见,一 边就试着表演起来。他认为这样表演好,那就这样拍了。”® 可见,这种对于身体的展示是带有一定的女性自主意识 的,尽管这种主体性是极其有限的 要特别指出的是,《体 育皇后》里“新女性”的身体不特指林璎一人,在广阔 的视觉场域里,影片还展现了一个露着大腿、不吝大胆 展现身体的“新女性”,影片集中展现了
学校里一批 女性的身体狂欢,如床上做早操、随后到盥漱间洗漱、刷牙时抖动的女体,甚至还有女性在浴室裸露身体洗澡 的内容,这些镜头带着观众进入到一些原本较为私密的 女性空间,用跳动的镜头语言大方却又巧妙地展现着“新 女性”的健美身体。
三、被观看的“新女性”身体
一边是严格按照左翼男权话语被叙述的性别身体,另一边却是在广阔、灵动的空间里尽情释放和狂欢的女性身体,在“新女性”身体的规训与狂欢之间,我们 看到了从表象无法解释的矛盾。但可以肯定的是,仅仅 依靠个别导演、演员的自由构思和自主表演是不可能造
• 87 ■
《戏剧之家》2017年第14期总第254期
就如此大胆的身体狂欢的。三十年代人们对新女性身体 的观看和想象非常活跃。启蒙思想家们提出女性解放的 概念,女性受到怎样的教育是提出女性解放的启蒙思想 家们的关注重点,而当时的体育教育作为全新的内容被 赋予了重要的启蒙意义,《体育皇后》里就特别通过特 写镜头明显展示出了女学员们上课时使用的课本,包括 《世界体育史略》、《人体解剖学》和《体育原理》等。二三十年代的体育已成为大众娱乐之一种,有着人们对 新女性的想象。《体育皇后》里所表现的报纸媒体与体 育赛事、女
运动员命运紧密联系的状况也是现实的反映。3十年代的画报、电影刊物和各类通俗杂志上,不乏人 体画和人体摄影照片,并常常配以“健美”、“艺术”等修饰词。《良友》等各类刊物中也频频登载女性舞蹈、女性泳装照片,配以“健与美”的字样。当时的“新感 觉派”漫画家郭建英如是说:“被欧美习俗深染了的上 海街头上,欲觅求一个纯粹的中国女子固有的美,确是 不易的事……但转而驱车至贫民窟,想几个中国无产 阶级中的美女,终于在女工中得以寻得了天真的脸容、健全的发达了的肉体……” ®可见,保守的文化和激进的 意识形态已无法阻挡当时人们开始对女性身体进行想象 了。大众媒体借助“健美”等评判语言,让自身对女性 身体的想象和观看行为成为合理合法的、甚至作为启蒙 教育的一种必要而存在,参与建构对“新女性”的想象,非常现实地向观众这一视觉消费行为中的主体提供观看 的愉悦。
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已经走出了茶园戏楼,成为 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运行机制的新兴娱乐方式。随 着战后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经济的复苏繁荣,电影市场更趋活跃。好莱坞已经是输人中国的最大外国电 影供应者,“明星”已经成为了文化消费的对象,观众 与明星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影院观看模式。观众对 于明星的观看是投入了极大情感的,他们期待的是看到 一个心目中的理想典范。因此,明星的个性特点往往不 局限在一部作品里。如《体育皇后》的女主角黎莉莉—
被习惯观看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青春无限的新女性 代表,她所主演的一众影片都一再强化着此种性
格特点 和形象意指,在观众心中烙印恒久不变的理想女性形象。可见,“新女性”的身体作何姿态,意义作何解释,在 当时的社会里真不是一件可以自由言说的事情,在缤纷 绚烂的背后有多少话语在左右其呈现。
四、结语
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的“新女性”形象,确 实受到了居于强势地位的左翼男权话语的建构,但这不 是一个全然正面或负面的单向输出问题,当我们把所谓 左翼电影看成是一个文化产品来考察时,不难发现其复 杂的、多层面的文化语境:当时的左翼力量,本身就是 一个拥有多重文化身份的标记,而不是纯粹的政治性质。中国市场无法摆脱好莱坞电影对本土电影的潜在影响;现代化的进程使得大众有了消费女性身体的需求。承载 着教育国民任务的无声的“新女性”们,只得通过她们 的身体表演在言说着男性话语,言说着自我,满足着观众的欲望透射,其结果导致左翼男权话语的激进程度有
所消解,“新女性”成为一个既能高喊无产阶级进步口号,
又能满足大众偷窥欲望的性感的劳动妇女,遭受着现代
性和民族性的双重消费。
注释:
①“规训”与“狂欢”两词,原本来自福柯与巴赫 金的相关理论,但本文对于这两个词语的运用仅仅限于
它们各自的表面意思,即“规训”表示规范、训练之意;
‘‘狂欢”表示放纵、充分表现之意。并不涉及福柯和巴
赫金的深层或广泛的理论涵义。
②1934年由联华影业公司制作,编剧与导演:孙瑜,主演:黎莉莉、张翼、殷虚,摄影:裘逸苇。
③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中国电影 出版社,1996:336。
④⑤⑨钱春莲.体育皇后:诗人桂冠上的又一颗明
珠⑴.封面人物,2004,(6):64,66。
⑥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 及其社会生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2。
⑦此文的“身体”概念,不只指生理上的肢体,还 包括了支配肢体的精神思想等。
⑧陈晓伟.从绘画到银幕:中西古典绘画与电影影 像关系探析D O.中洲学刊⑵,2006,⑶:243。
⑩“母题”特指电影形式研究中的“motif’这一概念,
指一部电影里任何有意义的重复元素。一个“母题”可
能是一个物体、一种颜、一个地点、一个人、一个声
音或者人物的某一特征。[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 汀•汤普森.电影艺术—
—形式与风格[M].彭吉象等译.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3,(1) :70.
⑪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 .早期中国电影的
叙述与记忆[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⑶:212,218.
⑫郭建英.求于上海的市街上[N],妇人画报(17),1934⑷,转引自李欣.三十年代电影对女性形象的表
述和呈现[D].
参考文献:
[1] 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中国电影 出版社,1996.
[2] 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社,1995.
[3] 郭华.老影片[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4]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 及其社会生活[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 陈播.中国左翼电影运动[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6]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 .早期中国电影 的叙述与记忆[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杨翊(1982-),女,硕士,星海音乐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与影视批评。
■ 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