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何解?
王逸《章句》:“芳,德之臭也,〈易〉曰‘其臭如兰’。泽,质之润也,玉坚而有润泽。”朱熹《集注》:“芳,谓以香物为衣裳;泽,谓玉佩有润泽也。”“芳”指“芬芳”或“芳香”,此处无疑义,可见此说“芳与泽”皆指香洁之物。
由此可见,课文中注解选用的是王朱之说。
① 别把不同的种子搀杂在一起。
② 喝骂声和哭叫声搀杂在一起。
③ 依法办事不能搀杂私人感情。
泽的含义是什么意思可见“搀杂”一词在使用时多用于性质不同的事物,或者多用于具有贬义彩的词语。“芳香”与“光泽”均为褒义彩且性质相近的词语,与“搀杂” “混杂” “杂糅”搭配使用,不是十分确切。由是,“泽”作“我的光泽”解释,似有不妥。
再者,王朱之说中,“泽”字均与“玉”相关。玉因其温婉润泽﹑凝重醇厚的特点,构筑成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独特景观。自古以来就为君子所好,是十分重要的佩饰,然而,《离骚》中屈子描绘自己的穿戴为“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即川芎,香草名;“芷”即白芷,香草名;“秋兰”即秋天开花的兰草。此句意思是说,不仅将江离和白芷披挂在身上,还把秋兰串联起来当佩饰。显而易见,香草似乎更为屈原所喜用,成为其“内美”“修能”的外化象征物,甚至于就是屈原自比。由此,只见其“芳”而未见其“玉”,“我的芳香”没有疑义,“我的(如玉一般的)光泽”在此处则有待商榷了。
再看《离骚》全文中与“玉”相关的句子,总共有这样几句:“驷玉虬以乘鹥兮”,“何琼佩之偃蹇兮”,“折琼枝以为羞”,“杂瑶象以为车”,“鸣玉鸾之啾啾”,“齐玉轪而并弛”。这里的“玉”或作为“洁白”解,或作为“以玉雕饰的”解,并未见有“光泽”之说。
那么,“泽”字作何理解才较为妥帖呢?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泽”字通假“襗”, 郑注:“襗,亵衣也,近污垢。” 可见“泽”字可作“垢泽”“污秽”解。郭沫若《屈原赋今译》即采纳此义,并评论前人注说为“‘泽’字旧未得解”。
比较上述两种看法,从文意看,我们认为后一种解释较为合理贴切。因此“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应该翻译为“芬芳与污浊混杂在一起,惟独我光明纯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比喻自己与一些奸邪小人虽共处于朝廷,却决不愿同流合污。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高蹈不顾的自信恰好能与上文“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二句语意相承,情致同一,这似乎更接近于文中本意。
(江珏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