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娅:新一代白女郎的台上台下
作者:刘莉娜
来源:《上海采风月刊》2013年第07
        醉人的夜晚漫天星斗闪烁,一把低沉的女声缓缓唱着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在全上海离天最近的地方——国际饭店顶层的云楼上,尹雪艳一袭素白旗袍,轻摇檀香扇,浅笑轻谈间就迷倒了一众的上海滩大亨,也迷倒了台下的全体观众。在不久前刚结束首轮演出的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中,这位被原著作者白先勇钦点为尹雪艳不二人选的白女郎,正是从上海沪剧院走出去的本土演员黄丽娅;而对于自己诠释的这个女神级的人物,黄丽娅
一言以蔽之:她是上海的一种象征,骨子里有其他城市没有的精神,尹雪艳是上海的尤物。
        台上:
        “上海尤物是怎样炼成的
        其实,尹雪艳要被搬上舞台的消息早在五年前就有过许多传闻,而尹雪艳的人选无疑是最灼热的聚焦点。最初,林青霞是尹雪艳的不二人选,其间也有人力荐本为苏州人、话音软糯的刘嘉玲,甚至因主演电影版《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而大红的著名演员姚炜都曾表达过对这一角的兴趣,但白先勇最终将目光越过了各位大腕而锁定在了不显山不露水的黄丽娅身上,读者和观众自然都有十万个为什么要问。面对这些黄奕个人资料为什么,白先勇描绘了初见黄丽娅的场景:那次在酒店大堂第一次和黄丽娅碰面,她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款步走来,削肩膀、水蛇腰、雪白的皮肤、细挑的身材,活脱脱就是我要的尹雪艳,我几乎没有再做别的考虑。白先勇说,作家对自己的作品都是爱若至宝,更何况那些被注入无数情感、糅合了时代记忆塑造的人物,所以要做我的女主角真不是一般的难,我心里的那把尺并不宽。而相比林青霞、刘嘉玲等一众明星大腕,黄丽娅确实不够有名,但这恰恰也成为她被白先勇选中
的原因之一:真正功成名就、显赫一时的明星巨匠都有其强烈的个人风格,她们如同早已成型的艺术品,雕琢精美、被评估无数次,再淬炼或许能让她更显光华,却没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黄丽娅则不同。她仿佛云雾缭绕中的青山秀水,有种难以言喻的意韵和气质。
        是的,在这个争奇斗艳的时代,如果只要一张美艳的脸,那自然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不到的;但要寻那种不张扬却动人心魄的美可并不容易,为此,尹雪艳等待多年,终于遇见了黄丽娅。当初剧组在愚园路一栋老洋房举行开排仪式的时候——为了让演员提前入境,老洋房是照着小说中精致华丽的尹公馆打造的——黄丽娅身着以翡翠点缀、银丝镶边的月光旗袍,挽着白先勇的手臂在木屏风前面款款而立甫一亮相,就素净典雅不动声地艳压全场,瞬间平息了所有关于选角的八卦与质疑。
        当然,光是撑得起一身旗袍的衣服架子是做不了尤物的,为了活脱脱演出尹雪艳的来,在整个剧组开始排练的半年前,黄丽娅就提前进入了紧张艰苦的训练。剧组先是请来香港知名的形体老师,对她的每一个站姿、坐姿、转身都制定了标准;继而是严格的国标舞练习,探戈、伦巴、华尔兹,还都得穿着细高跟鞋练习。为此,黄丽娅练得脚上起泡出血,每天都是一瘸一拐地回家,第二天还得继续踩得高高的、舞得美美的、笑得甜甜的。不
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曾经的戏曲演员,黄丽娅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谈起这段尤物进阶的血泪史,记者都要倒抽一口冷气,黄丽娅却笃悠悠道:尹雪艳是舞国皇后,舞跳不好,人物就站不住。
        而作为本土第一部沪语话剧,在语言上,导演的要求更是很高。《永远的尹雪艳》用沪语方言作为主要对白,而且演员们还要讲一口几近失传的民国时期的老上海话,这里面窍门可不少:比如老上海人说钱叫做铜钿而不是钞票;说我用我伲而非阿拉;过去的社交场上,开场问候说的是各位女士,各位先生,而不是今天这般沿用英语句式的女士们,先生们;戏里还参杂了苏北话、宁波话、苏州话,反映了上海人口的基本构成及各类世态。为此,导演本想带了黄丽娅去向曹可凡取经——曹可凡为了在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里客串一把上海父亲,当时着实花了一番心思去雕琢那个年代的上海话发音。而面对这样经典的作品和大量的沪语台词,曹可凡也不敢掉以轻心,他又推荐了自己当时的沪语顾问”——已故海派作家程乃珊女士。于是,黄丽娅跟着导演最终来到了程乃珊的家中,让她非常感动的是,虽然当时程乃珊已是重病无法见客,但仍然抱病反复研读台词,还委托丈夫严先生转述意见——“老克勒严先生出身老上海的名门,精通那个年代的上流沪语,当他与导演一字一句推敲台词的时候,黄丽娅就在一旁静静聆听,一边被上世纪四十年代那种优雅并具文化感
的上海话所感动,一边就慢慢地入到了角的时代里去了。黄丽娅的努力是有回报的,首场演出之后,白先勇就给了她很高的评价:《永远的尹雪艳》中,黄丽娅地地道道的上海话很有年代感,非常考究,非常优雅,能唤起那份记忆中的眷恋。
        台下:
        忘记黄丽娅,成为尹雪艳
        百乐门里万众瞩目的舞国皇后尹雪艳,回到尹公馆便是亲切体贴的尹家妹妹”——谈笑间就能把太太党们在牌桌上的喜好、品性都琢磨得清清楚楚、安排得妥妥帖帖;而台下的黄丽娅仿佛也延续了尹家阿的长袖善舞,待人接物圆通周到——即便我们是第一次见面,即便我是在正式演出前一天忙乱无比的彩排场上她采访,她也二话不说就笑面迎来、耐心周到地领着我四处去寻安静的休息室——彼时她穿着运动式的排练服,脖子上因为颈椎问题而围着厚厚的围巾,为你领路遇到转弯的时候会自然地搭一下你的肩膀,完全就像大学里一个亲切的学;可是当她侧身坐下,两手习惯性地摆在身旁,身段仍如舞台上一样优雅笔挺时,又仿佛一下子闪回了镁光灯下的华丽样子。
        而即使是在休息室里的闲聊,黄丽娅也总是轻轻静静的聆听,慢声慢气的回答,虽然一口普通话讲得字正腔圆,但就是有一种别样的气场,仿若散发着吴侬软语的柔美与娴静。讲完之后,她会抬头看你,等着下一个问题,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即使被问到因为接演尹雪艳却不够盛名而遭遇质疑这类敏感话题时,黄丽娅也不急不恼,淡然表示:一出新戏,一个新的艺术形象诞生,总会有鼓励和不同意见出现,自己对此有一颗平常心。对意见,我会听得更认真仔细,因为这些意见提醒我在塑造人物上的不足,10月份的二轮演出我要演得更好。
        舞台上的黄丽娅总是细挑妩媚,以削肩膀”“水蛇腰把张叔平出品的一件件手工旗袍都穿得光彩夺目;舞台下的黄丽娅亦是气定神闲,永远把下巴和脖子弯到最美的那个角度与你脉脉相视——但是,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都市女郎,整日里带着舞台上的角生活,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节奏感,难道不会太违和么?拿这样的问题丢给黄丽娅,她径自笑而不语——在整场采访中同样不可言说的话题还有关于她的感情、家庭以及各种生活化的俗事”——就好像她的身份从来就只有一个尹雪艳一般,而有关黄丽娅的一切都被隐去了。对此,黄丽娅解释说,不是自己不疯魔不成活地入戏太深不能自拔,这是白先勇老师特意对她提出的要求——从进入这个角开始,就要从心底忘记黄丽娅,成为尹雪艳。这也难怪,白先勇
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选角总是相当重视,公开表态我的电影、舞台剧和昆剧,都必须由我来选角,并且在他所有作品的影视改编合同中都会加一条女主角不得到原作者同意不得开拍”——更何况尹雪艳又是他最珍爱的女主角。据说就连剧组的第一次媒体见面会,和白先勇一同首次亮相的女主角黄丽娅都被要求一语不发,白先勇也多次关照媒体,有问题就问他,而他的尹雪艳一开口就要有剧中人的感觉,他要让所有人强烈的感觉到,从这一刻起,她就是尹雪艳。对于这个看似严苛的要求,黄丽娅表示非常理解,也一直身体力行。
        记者:据说你曾经是朱俭、洪立勇的沪剧班同学。在你最初考戏校、进沪剧院的时候,可曾想到有今天这样的未来?
        黄丽娅:其实,在这个圈子里,很多事情都有机缘,要看机遇。比如我吧,从小家里人都喜欢唱戏,所以自己也就跟着喜欢了,因为喜欢所以去报名戏校,就这样自然而然走上了戏曲之路。然而毕业之后,因为机缘巧合拍了几个广告,便被朋友叫去试拍了电视剧,从此又开始了我的表演生涯。
        记者:所以你并不是从小有个明星梦才由戏曲转到影视的么?
        黄丽娅:在我20几岁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有想过会往表演上发展,那个时候只惦记着要唱好戏,还有要唱歌——其实我年轻时候最大的梦想可不是做演员,而是成为一名歌手。记得有一次我还自己写了词,人谱了曲,那时候也没有人包装我,我就自己自费去棚里录音,还去打榜,后来还得了某期榜单的第二名呢。
        记者:都说戏剧入行不容易,你当初离开沪剧院的时候有没有过心理斗争?
        黄丽娅:我还是要说——机遇使然。我学戏的时候,看戏的人还不少,可是近年来沪剧的观众越来越少,舞台天地越来越小,而有名的角儿始终是那么几位,僧多粥少,所以既然有了其他的发展机会,我就很自然地转行做影视演员了。而作为演员,我的心态也一直是平和的。我跟有些梦想成为明星大腕的演员不同,我是把演员当作一个工作来做的。
        记者:这一次接演尹雪艳,等于又从银屏转到了话剧舞台,演的又是白先勇笔下最重要的女神,有没有倍感压力?
        黄丽娅:压力自然是有的。其实我最初接尹雪艳这个角的时候,觉得自己从影多年,已经有颇多的表演经验了,并没有很大压力,但是第一次排练的时候,我就觉出了隔行如隔
的差异。影视演员的功力主要是表现在表情上的,因为摄影机可以捕捉到演员最细微的表情;而话剧演员靠的却是动作——话剧舞台距离观众是有距离的,这时候必须要靠肢体语言传达情绪。为此我和导演都做了非常多的推敲和沟通。
        另外一个你们可能意想不到的压力,其实是语言。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我是唱沪剧出身的,把上海话讲标准自然不在话下,但沪剧和沪语并不是一回事——更何况《永远的尹雪艳》里要求的沪语,更是距今已有年代的、上层社会的一套语言,所以我最初接下这个角,最担心的反倒是讲上海话。为此,导演带着我多次去拜访程乃珊老师和她的老克勒先生,他们都是老上海的名门,我认真地听他们交谈,仔细地学习他们的发音、用词,这个过程中我受益良多。
        记着:作为一位上海尤物,说说你对这个城市的感觉吧。
        黄丽娅:很多人说我们上海人有种优越感,其实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确实会让人慢慢生出这种感觉——因为她真的很美。我曾经长期在北京工作,但是每次从外面回家,总觉得还是上海最好。这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我爱上海,并不是冲着她的繁华商业,只是感受到了她与众不同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