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
P opular C ine ma
5
6第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影舆论界流行将中国电影史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导演划分为“代”,这种分代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基于第五代的不期而至,因为第五代最具鲜明的“代”的特征。
第五代导演们多数在“”前还是初中学生或小学生,长在红旗下,接受非常正统的社会主义教育。当文化大革命狂飙席卷中国大陆之际,他们也曾作为以宗教徒式的虔诚投身造神运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甚至批斗自己的父母,要与传统进行彻底决裂。有些人由于出身不好,过早地尝试了“阶级斗争为纲”的苦果。其后他们上山下乡或进工厂、部队,与工农兵结合,经历过极度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煎熬,并真切地体验到中国社会底层的真实情景。文化大革命的终结,意味着一个反历史潮流乌托邦式理想的幻灭。他们在大学恢复考试第一年进入高等学府,多数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政策,创造了较好的学习环境,有机会接触到形形的西方思想和西方电影。命运的跌宕起伏促使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中国文化和中国电影的反思,也包括对自身的反思。
自1898年中国建立新式大学以来的百年中,大概不出一届大学生集体,有过这样共同的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有过这样共同的精神上崎岖的历程。这一代人独特的经历,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并导致他们的历史观和艺术观富于极端的反叛性。虽然第五代既不是一个艺术流派,也不是一个学
派,其代表人物却具有共同特,在艺术上有一股惊世骇俗的创新精神。这种大胆地突破种种思想、艺术戒律的创新精神,恰恰是中国文化传统和新中国电影传统所欠缺的。其中,电影意象造型正是他们显著的贡献之一。
意象造型始见于第五代的首创之作《一个和八个》对于“画外空间”的尝试,带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非自觉性,到了拍摄第二部《黄土地》时,就已进入自觉状态了。影片中展示的黄土地,往往占据银幕画框四分之三的空间,只有画框上部留下一条狭窄的蓝天,给人以堵塞感和挤压感。黄土地空旷裸露,沟壑纵横,是岁月留在大地上的年轮。黄土地干旱贫瘠,那是被人过度索取的印记。只有零星的象征着青春和生命的绿点缀其间,如汪洋大海中的孤舟。在《黄土地》的意象造型,已是一种深思熟虑的美学追求。
第五代的黄土情
静止的长镜头中,舒缓的节奏赋予一种历史的凝滞感。黄土地是在晨曦或黄昏光线较柔和时拍摄的,因而比自然形态的彩凝重,呈现为暖。这种造型渗透这样的主观意绪,黄土地荒凉却雄浑、贫瘠而显温馨。大地母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儿女,而今精力衰竭,乳房干瘪,却仍然慈祥而勤劳。那飘荡在黄土地上古老悲凉的“酸曲子”,倾吐着她历尽沧桑的心声。这是一块人化的黄土地,凝聚着对民族生生不息连绵遥远的诉说、对历史进程停滞的叹息、对生存艰辛的呻吟。它直观地以造型语言吐露导演陈凯歌的思绪:“一种思前想后的产生的又悲又喜的情绪,一种纵横古今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黄奕个人资料
被这块黄土地养育的人,如翠巧爹,脸上沟壑纵横,延续两千多年前古老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像黄土地一样古老,像黄土地一样贫瘠,也像黄土地一样淳朴。那些在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策的“求雨”的农民,是扩大的翠巧爹的体,愚昧、因循、质朴,对大自然的惩罚无能为力,只有匍匐在地祈祷上苍的怜悯。黄土地是一块造神运动的沃土,当人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面前显得孤立无助,当人未从传统羁绊中解放出来自觉为人,就会创造出天上或人间的神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意象造型语
言,将这种人的生存状态,人与环境的联系,以直观的视象和声音展现,从而使现实的描写获得了诗意的升华。然而这块沉寂、贫困的黄土地,积蓄着、蕴藏着巨大能量。一旦触发,像火山爆发似的喷薄而出。“腰鼓”一场中的龙腾虎跃,威震山河的鼓声、镲声,就是一种诗情化的表意。
意象造型是中国传统的造型原则在电影中的直接延伸。该片摄影张艺谋在《〈黄土地〉摄影阐述》中说:“古人有语‘故善画者,必意在笔先’。实际上,我们拍摄的内容少:土地、窑洞、黄河、四个人物。”“摄影基调:彩、光线、构图、运动四大要素构成了电影的摄影风格,我想,它们都应该统一在这样一个基调下:不求清淡而取浓郁,不求变化而取单纯。庄子说:‘即雕即琢,复归于朴。’”《黄土地》影片的实际与《摄影阐述》中造型构思的设计,基本上是一致的。《摄影阐述》明确无误地说明意象造型的精髓,源于中国传统美学,尤其是传统的绘画美学。
《黄土地》的主题更具文化意蕴,与政治拉开距离,当年获得电影金鸡奖的最佳摄影奖。在国际上更引起普遍关注,频频获奖。还有不少国际影评人,基于《黄土地》才开始关注中国电影。
责任编辑/翟建农
文/
罗艺军
4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