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伴侣·
02
油漆专业毕业,跨界成为焊接技术骨干
70后的孙景南出生在安徽定远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聪明机灵。初中毕业后,她听取父母的建议,选择了油漆专业。
1990年,孙景南进入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实
习,看到工人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焊接现场戴着面罩、手握焊、火花飞溅,就觉得焊工师傅很了不起!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当年,厂里正需要10名电焊工,一起进厂的同学都不愿报名,唯独孙景南主动申请去学焊接技术。
父母得知情况后,觉得电焊工苦、脏、累,女孩子干这行不适合,便苦口婆心劝说女儿从事油漆工作。但孙景南
告诉父母,她在实习期间观看了一位女焊工的工作现场,被其英姿飒爽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从此,她决心要做一
名女焊工!
听了女儿的述说,父母尊重了她的选择。那年,19岁的孙景南跨界成为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车间的第二批女电焊工。学习第一天,她穿戴好全部装备,经过师父的一番详细指导后,谨慎地拿起焊,沉浸在焊花
飞溅、蓝光闪烁的工场里。学徒期间,孙景南从不敢懈怠。为了学好技术,她白天跟着师父在小组焊接,下班后独自留下来进行反复练习。
高温酷暑天,闷热是常态,而焊工在工作时为了防止焊花的伤害,仍需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焊件温度通常可达
“大国工匠”孙景南:钢筋铁骨上的电焊“绣娘”
2024年1月13日,“2023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入围人选名单揭晓,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车间电焊工孙景南榜上有名。33年来,她穿着厚重的“盔甲”在火花飞溅、弧光刺眼的普速铁路客车、复兴号动车组等三十多种车辆的车体焊接岗位带领团队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打破了多项轨道交通行业长期被欧洲封锁的技术壁垒,铸就“终极保险”,被誉为国际焊接领域的“东方女焊神”。
文/乐乐
本文主人公孙景南
工作中的孙景南
2024伴侣·02
孙圳图片
人生视界C
O M P A N I O N
♥女性风采
100摄氏度,每次焊接完毕,都会汗湿衣裤。
尽管采取了防护措施,但在焊接过程中,孙景南也免不了会被强烈的电焊光闪到眼睛或是被焊花烫伤。她
的手臂布满了焊花飞溅烫伤的疤痕,孙景南却打趣地说:“焊接与我有缘,令我着迷!这些全都是焊花留下的美好纪念。”
孙景南的师父张家美回忆,“刚进厂那年,孙景南学习的劲头让我记忆犹新,每道焊接工序,她都一丝不苟,稍有不懂就要刨根问底。”她不仅跟师父学,还坚持向同行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光笔记就做了七百多页。
学习焊接技术一年多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举行了青工技术比赛,这个平时沉默少语、只顾埋头苦
干的“假小子”竟然顺利拿下了冠军,此后,孙景南成为钢结构车间重大项目的焊接技术骨干。
践行匠心精神,成铝合金焊缝的“终极保险”孙景南初入职场时,该公司只生产时速60至80公里的“绿皮车
”,她每天焊接普通班列。21世纪初,我国轨道交通技术获得长足发展,她才开始学习高铁列车的焊接工作。
车体要承载旅客,还要承受动车高速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空气压力波。因此,车体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铝合金材质成为首选。但“缝制”一件体型庞大、牢不可破的铝合金车体,对焊缝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焊接时,对空气的湿度、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焊接前,必须去除材料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否则容易有漏气或出现夹渣等情况,会直接影响焊缝质量。因此,孙景南每次焊接前,都会十分谨慎地做好准备工作:提前规划,确保所
有的机具、材料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进行关键焊缝焊接时,每焊一层,除规定的工艺步骤外,孙景南都会拿丙酮擦一遍。铝合金焊接过程中,即便是再细微的缺陷,如果不及时清理
干净,焊完后也会成为较大的瑕疵,“比如焊完第一层时,出现了一个小气孔,再焊接第二层的时候,小气孔就会浮上来,并且会变大一点,等焊接完成时,小气孔就会变成很大的气孔,焊缝特别容易不达标。”孙景南说。
长期的经验积累和超高的悟性,以及其特有的细致、耐心,赋予孙景南独特的焊接优势。她亲手处理的焊接工序从未因质量问题而返工,这也是她能从一名普通的焊工成长为首席技能专家的秘诀。
2000年,孙景南凭借十几年来练
就的过硬技术,被公司选派到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参加城轨铝合金车厢焊接工艺的培训,面对间隙为2至3毫米的铝合金侧墙立柱的焊接,国外诸多男焊接技工都不敢尝试,孙景南却主动请缨要求承担这项艰难的工作。
获得许可后,孙景南沉着冷静,凭借多年来练就的精湛焊接技术,干净利落地完成了焊接工序。完工后,法国技术员拍手叫绝。从此,孙景南便有了“东方女焊神”这个骄人的称号。
多年来,孙景南积极参与铝合金项目、不锈钢项目、动车项目的生产;主持完成了公司CRH6A 项目大横焊接模拟试验、铝合金B 型车体总成内部横焊缝工艺改进试验等项目,一直践行匠心精神。
2019年,复兴号CR300AF 型动车
在进行铝合金车体关键部件的组焊
时,工人焊接一次返工一次,如果再次失败就只能报废,势必影响后面的工序进程,时间紧、要求等级高。关键时刻,公司把这项棘手的任务交给了孙
景南。
接到任务后,经过反复试验,她对
焊接坡口几何形状和尺寸参数进行精
准调整,之后,不仅准确到了车体的
问题所在,还成功弥补了现存缺陷。孙景南说:“我正在返工的焊缝,一般不允许别人碰,只要别人碰过了,我就会重新清理,别人都说我比较苛刻。”从那以后,每逢需要第二次返工,都必须由她亲自操作,在同事们的心里,孙景南成了铝合金焊缝的“终极保险”。
从焊接一线到专家工作室,担任“总教练”培养人才为了让更多的年轻员工娴熟地掌握高速动车车体的焊接技术,2011年,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成立了“孙景南技能专家工作室”,成为一线焊接工人提升技能、攻关技术、保证重大项目执行的基地和课堂。从此,在焊接一线发光发热的孙景南的工作重心也从车间转移到专家工作室,注重焊接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
传授技能时,孙景南总是步骤清晰、逻辑严谨地引导徒弟们,“想象一下,熔池就是荷叶上面的水滴,当水滴液面下沉时,就是你能焊透的时候。如果水滴非常饱满,一直翻滚着不下去,那肯定没焊透;但如果下去速度太快,那可能就会焊穿。”每次培训前,她都会做足功课,将自己掌握的焊接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
青年焊工。
2018年,孙景南曾组织成立了
“250公里工艺试验党员攻坚队”
,开展关键部位一比一模拟实况焊接工艺试验六十余项,攻克了司机室前窗骨架组焊变形等技术难题十余项,用时一个半月便完成了首辆车试制。
从焊接一线到专家工作室,孙景南带领团队完成6项科研项目,围绕各个产品在试制和生产过程中完成技术攻关202项、成果转化45项,创造经济效益四千余万元。2019年,“孙景南技能专家工作室”获得了
“国家级技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