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剥无度的巨贪,被名优剥衣戏弄
作者:辛践
来源:《廉政瞭望》2018年第06期
作者:辛践
来源:《廉政瞭望》2018年第06期
中 国人在语言习惯上喜欢把“廉耻”放在一起使用,顾炎武在《廉耻》一文中说:“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为何这么说呢?顾老夫子指出:“不耻则无所不为。”纵观历朝历代,那些大贪巨蠹,无不是既无廉,又无耻,北魏大贪官尉景就是其中之一。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军阀割据的时代,也是一个权臣并起的时代。北魏末年,高欢带着尉景等一帮兄弟参加义军,随后他们又投靠官府,攻打义军,高欢集团在北魏分裂后控制了东魏政权。
起兵之初,高欢对贪腐的危害还是有清醒的认识,他表示:“我做统帅,一定要纪律严明。”他以身作则,行军路过麦田,怕践踏百姓的田地庄稼,他都要下马步行过去。不过,随着高欢的崛起,当初和他一起起兵的尉景也被委以重任,并晋爵为公。身居要职后,尉景就开始贪赃聚敛,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高欢接到尉景受贿的举报以后,非常生气,但尉景不仅是当初和高欢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而且早年尉景还娶了高歡的常山君为妻。尉景对高欢还有养育之恩。高欢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高欢的父亲属于那种“性通率,不事家业”的男人,于是年幼的高欢是“养于同产姊婿镇狱队尉景家”。
对于这样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夫,高欢也很无奈,每次收到对尉景受贿的举报,高欢也只能是当面责备他几句。看着高欢也没怎么责罚自己,尉景更加有恃无恐,继续大肆贪污受贿。高欢无奈之下,只好把他调到冀州担任刺史。
到了地方任职后,没有了小舅子高欢的监督,尉景更加肆无忌惮,不仅大肆收受贿赂,还大发不义之财。为了受贿、摆阔、耍威风,尉景还经常动用军队、民夫为其所用。一次,他动员许多民夫打猎,一下子竟然导致300名民夫死亡,顿时舆论哗然,“尉景案”爆发。
“尉景案”爆发后,尉景治下的冀州怨声载道,北魏朝野上下对尉景也是一片指责,但因为他属于高欢集团核心成员,所以很多人是敢怒而不敢言。
尉景的行为不仅引起了高欢集团外的人的不满,就连高欢集团内的厍狄干也看不下去了。
厍狄干与尉景都来自善无(今山西右玉县),算是老乡关系;厍狄干和高欢也是好朋友,三个人算是当年一起打天下的铁杆兄弟;更重要的是厍狄干也娶了高家的女人——高欢的妹妹乐陵公主,所以厍狄干与尉景又是连襟关系。
像这种老乡、朋友加连襟的关系,本不应该互相拆台,但偏偏是这个厍狄干首先站出来表达了对尉景的不满。
一次尉景从冀州回京,高欢设宴,与厍狄干、尉景开怀畅饮,借着酒劲,厍狄干对高欢说他想要个官做。
此时的厍狄干也是位高权重,高欢奇怪地问他想要何官职。厍狄干回答,想做御史中尉。当时,厍狄干的职位已经高于御史中尉,高欢奇怪地问他为何要自贬。厍狄干爽快地回答,我做了御史中尉,才可以去捉拿尉景这小子!
尉景多次贪赃枉法,却依仗是高家亲戚关系而无人敢追究,对于厍狄干的这个请求,高欢立马会意,并与厍狄干相视而笑,一旁的尉景则是十分窘迫。
杨恭如被污辱当时三人饮酒时,还有一个叫石董桶的俳优在场。俳优,是指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
人,和今天的相声演员有点类似。高欢和石董桶颇熟,延着刚才厍狄干的讽刺,高欢让石董桶继续戏弄尉景。
石董桶上来就要剥尉景的衣服。尉景非常尴尬,生气地问,你这是要干什么?石董桶戏谑地说,你做官时要盘剥百姓,我为什么不能剥你的衣服呢?尉景颜面扫地,但有高欢在场,他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一旁的高欢趁机敲打尉景,警告他以后不要再有贪心了!尉景竟然狡辩:“我也就在百姓身上捞点好处,你可是收取了国库税收的啊。”高欢也只是笑而不答。
300民夫死亡一事,就算在这酒后谈笑中了结了。
回去之后,尉景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一段时间之后,又故态复萌了。不过,已经引来满朝勋贵元老的不满。
行台郎中杜弼觉得朝中文武贪腐成风,特别是随高欢起兵的六镇武人更甚,百姓早就怨声载道。于是,正式向高欢提出意见,希望他能管管手下人。高欢不以为然,说:“杜弼你过来,我和你说说吧!官员贪污腐败在历史上都是一种习俗,假如之过急地整顿法制,那
么武将文臣都跑去依附对手了,我还有什么人才可以用呢?你的提议很好,但暂时缓一缓。”可以说,正是高欢的纵容包庇,才让尉景之流肆意横行,无法无天。
很快,一大批贪官应声落马,尉景也没能幸免,他因为贪腐和隐匿逃犯而被捕入狱,按照当时律法,这次尉景要被砍头。尉景看到朝廷反腐是动真格的,害怕了,赶紧托人给高欢带话:“阿惠儿啊,这小儿富贵了,想杀死我吗!”阿惠儿是高欢的小名,听到尉景让别人带的话,想到尉景之前的恩情,高欢不禁“闻之泣”,心又软了。
但尉景的案子已经报给皇上了,为了救出尉景,高欢亲自进宫向皇帝求情:“没有尉景,就没有臣的今天,请看到老臣的面上,把尉景放了吧!”接连进了三次宫,求了三次情,尉景才得以从狱中被释放出来。
出狱后不久,尉景先是被贬为骠骑大将军,随后又被贬出京师,到青州担任刺史。
一场牢狱之灾,甚至险些丧命的经历,让之前一直自持身份特殊而大肆贪腐的尉景警醒
了,看来高澄的反腐是动真格的了,如果再不收敛,即便是皇亲国戚也难逃反腐铁拳。加之,年迈的高欢三次进宫求情的经历,也让尉景被蒙蔽的廉耻之心有所觉醒。于是,到被贬青州之后,尉景“操行颇改,百姓安之”。然而,上苍留给尉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不久之后,他身患重病,客死在了青州刺史的位置上。
历史学家吕思勉这样评价:“北齐基业,虽创自神武(高欢),而其能整顿内治,则颇由于文襄(高澄)”。可见,治贪不分时代,高欢纵容贪腐,才有了尉景这样的贪官;高澄严厉治贪,内务清明,值得镜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