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羽北京房山金陵遗址M6出土龙纹、凤纹石椁
作者:***
来源:《大众考古》2023年第10期
        北京西南大房山麓的金朝帝陵遗址,包含有帝陵、坤厚陵及诸王兆域等区域,其主陵区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门口村九龙山南侧坡地。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金陵遗址主陵区6号墓(M6)清理出土汉白玉凤纹石椁和龙纹石椁各一具,发掘编号为M6-3和M6-4。
        M6或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
        M6在20世纪80年代末调查金陵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推测为祭祀坑。200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金陵考古队对该坑进行正式清理。M6为石圹竖穴墓,平面呈长方形,口大底小,四壁由麻岩石凿穴而成。坑底较平,坑口北高南低,坑内瘗葬石椁4具,其中M6-1、M6-2为放置于西侧的南北向素面青石椁,M6-3、M6-4为放置于中部偏北的东西向汉白玉雕凤纹、龙纹石椁。石椁顶至墓口填土中发现有200余块花岗岩和鹅卵石巨石块,大约可分为4层,每层间以素黄土夯实。
        凤纹石椁(M6-3)椁盖、椁身为整石雕凿而成,长2.48米,宽1.2米,高1.52米。椁盖为盝顶式,外壁刻缠枝忍冬纹,盝顶四坡刻云纹,盖顶四角刻卷云纹,中间刻双凤纹。椁身
外壁以缠枝忍冬纹圈边,前后挡板刻团凤纹和卷云纹,南北两壁刻双凤纹、卷云纹。椁身内壁有墨线勾绘后的阴刻纹饰,图案与椁身外壁类似。椁盖贴有金箔,椁身内外壁纹饰均描有金线,出土时大都脱落殆尽。椁外四周匝敷松香。石椁内放置木棺一具,木棺以柏木板拼成,板间以套榫咬合,棺外壁髹红漆,漆外饰刻凤鸟纹鎏金银片,南北两侧银片上对称铆有两个铁棺环。棺内出土有头骨和散乱的肢骨。墓主头向东,头骨处发现金丝凤冠1件,凤鸟纹玉饰件3件,以及金丝花饰10枚,推测为帽盛及帽饰。
        龙纹石椁(M6-4)位于凤纹石椁稍南,被人为砸毁,残留底部、东椁板及部分椁盖,椁底长3.12米,宽1.35米。修复后的龙纹石椁长2.99米,宽1.55米,高1.8米。龙纹石椁略大于凤纹石椁,形制及纹饰结构类似,仅是将凤纹改为龙纹。椁内壁墨线朱红地彩画已漫漶难辨,椁外亦敷松香。椁内木棺已毁,未见随葬器物。石椁上层东南角填土中发现残头骨。
        由于M6出土了龙纹、凤纹石椁,故推测其为帝后合葬陵。根据堪舆学理论,大房山处在“中华北龙”的主龙脉上,而九龙山东有绵延山岗(“护砂”),西有突起山包(“护砂”),北有泉水涌出(“水砂”),南有“影壁山”,符合“左辅右弼”“青龙入海”“虎踞山林”“朱雀起舞”的选址原则。故而金陵主陵区是一处风水极佳的陵寝吉地,而M6就坐落在九龙山主脉与“影壁山”
凹陷处的罗盘子午线上,为此吉地中风水最盛者。另外,清代为金太祖修建的大宝顶就在M6西北15米处,故由此推测M6为金太祖睿陵,龙纹石椁(M6-4)的主人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据《金史·后妃传》记载,阿骨打有圣穆皇后唐括氏、光懿皇后裴满氏、钦宪皇后纥石烈氏、宣献皇后仆散氏四位皇后。其中宣献皇后为世宗大定元年(1161)追谥,应该只是祔于太祖庙,并未移棺。而钦宪皇后于天会十三年(1135)被尊为太皇太后,十四年(1136)祔葬睿陵,为四位祔葬皇后中除宣献皇后外位份最尊者,故推测凤纹石椁的主人是钦宪皇后纥石烈氏。
        历史背景
        金立国之初,定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不设宗庙”,“无祭祀之礼”。天辅七年(1123)八月,阿骨打病逝于返回会宁的途中,九月“梓宫至上京”,“葬宫城西南”,天会十三年(1135)改葬和陵,皇统四年(1144)改和陵为睿陵,贞元三年(1155)“改葬于大房山,仍号睿陵”。和陵位于上京西北约50公里的胡凯山(老母猪顶子山),是安葬太宗吴乞买、改葬太祖阿骨打的皇陵。贞元元年(1153),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贞元三年“命以大房山云峰寺为山陵,建行宫其麓”,并“命判大宗正事京等如上京,奉迁太祖、太宗梓宫”,
“如大房山,营山陵”。据《金虏图经·山陵》记载,完颜亮令司天台在燕山四围占卜吉地,得良乡县西五十余里的大洪谷龙衔峰,于是“寻毁其寺,遂迁祖宗父叔,改葬于寺基之上,又将正殿元位佛像处凿穴,以奉安太祖旻、太宗晟、父德宗(宗)干,其余各随昭穆序”。大洪谷(又作大红谷)原是大房山麓一地名,所毁寺名《金史》中作“云峰寺”,盖因九龙山又称云峰山,故以山名寺;《大金国志》作“龙城寺”,可能是龙衔峰“龙衔寺”之讹。
        元世祖忽必烈十分推崇金世宗,因此金陵在元代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陵址也成为当时燕南的一大景观。明末,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在东北崛起,明朝皇帝听信形家之说,认为满人祖先的大房山金陵“王气太盛”,故于天启元年(1621)“罢金陵祭祀”,二年(1622)“拆毁山陵,劚断地脉”,三年(1623)在金陵原址上修建多处关帝庙,以为厌胜之术。明人在九龙山主龙脉的龙头处摧毁山陵,称为“砍龙头”,又在龙喉部深凿洞穴,在穴内填置鹅卵石,称为“刺龙喉”,至今当地还留有其毁坏山体的遗迹。清人入关后,对金陵进行了部分修缮,特别是太祖、世宗二陵,现在主陵区内还留有清人为二陵修筑的两处大小宝顶遗址。
        龙凤纹石椁与金代丧葬习俗
        金代葬俗源流
        女真人最初生活在长白山、黑龙江一带,其主源为黑水靺鞨,与肃慎、挹娄、勿吉有渊源。古代靺鞨曾分为7个较大的部落,其中以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两部记载较多。7世纪末,粟末靺鞨建立了渤海国。据《旧唐书·北狄传》记载,靺鞨的葬俗为“死者穿地埋之,以身衬土,无棺敛之具,杀所乘马于尸前設祭”。10世纪初,辽灭渤海。自此女真人分为编入辽籍的“熟女真”(分布在辽阳之南)和未入辽籍的“生女真”(分布在松花江以北、以东),生女真完颜部后来建立了金朝。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女真“其死亡,则以刃剺额,血泪交下,谓之送血泪,死者埋之而无棺椁,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所有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谓之烧饭”。
        靺鞨墓葬和辽代女真墓葬在俄罗斯境内及我国黑龙江都有发现。靺鞨墓葬以土坑墓为主,有少量石圹墓和石室墓,流行二次葬和火葬,也存在少量的一次葬,早期不使用葬具,后期部分地区木质葬具增多。现今发现的辽代女真(生女真)墓葬几乎都是土坑墓,有些墓上有封土,墓坑内、填土中经常发现火烧的木炭、木柱,有些木质葬具也被焚毁。
        宋辽故地发现的金代早期(开国至正隆,1115—1161)墓葬基本延续了前代的风格,以砖室墓为主,装饰有仿木构砖雕及壁画。女真风格墓葬主要发现于金源及中都地区,流行土坑木椁墓(早段)和土坑石椁墓,其贵族常为土葬。金代中期(大定至泰和,1161—1208),金墓特征形成。女真风格墓葬中开始流行火葬,出现了用石函和木匣盛放骨灰的土坑石函墓;开始重视对土坑木椁墓的加工;有些墓葬在墓中积石,或为简单的砖室、石室墓。砖室墓仿木斗拱达到顶峰,砖雕变得更加华丽复杂,壁画有减少的趋势。金代晚期(大安至金亡,1209—1234),女真墓葬中未见木椁或石椁墓,主要是砖室或石室墓,但不同于宋辽时期,墓内不加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