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观Art Panorama
164
论贾樟柯电影江湖儿女》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唐婉璐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陈坤赵薇
摘要: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性创作者,贾樟柯始终在他的电影中保持着与当下社会变迁和时代更迭中的观察与
审视,从他的处女作《小武》到2018年的《江湖儿女》,贾樟柯的电影虽并未刻意强调过女性主题,但他的作品中却从来不缺乏女性人物的存在,无论是《小武》中的陪唱女梅梅,《站台》中的文工团演员尹瑞娟,还是《江湖儿女》中的巧巧,这些女性角在每个故事中都以各自的面貌映射出了不同的时代特质。本文将以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为例,对影片中赵涛所饰演的“巧巧”一角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崛起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性主体意识
一、在从属中迷失自我
从电影的开始巧巧漫不经心地穿过杂技团进入到麻将馆在斌哥身边坐下,就开始构建她早年时期的从属身份,在社会地位上,她被称作“嫂子”,她是从属于这个江湖大哥的,在精神层面上,她也是依附于这个男人的,面对巧巧希望尽快进入婚姻生活这个问题斌哥避而不答,当巧巧提出换个地方过安逸稳定的生活,斌哥因贪恋大同拆迁工程的而拒绝,巧巧的生活永远围绕着斌斌运转。当她为救斌哥在人中开时,此刻的她不为自己,为了某种情,为了某种义,她甘愿赴汤蹈火,这一刻,她已然在这段感情和关系中迷失了自我。“女人对爱情的理解是相当清楚的:这不仅仅是忠诚,这是身心的全部奉献,毫无保留,对无论什么都不加考虑。正是这种不讲条件,使她的爱情成为一种信仰。”1
二、在流放中寻自我
五年的牢狱之灾并未切断巧巧与斌哥的感情,出狱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寻斌哥,在面临斌哥的逃避和新恋情的时候,支撑她度过五年牢狱之灾的信仰崩塌,跨过火盆的那一刻,她坐上了颠沛流离的列车,踏上了寻自我的道路。我们可以在前期的巧巧身上看到很多贾樟柯电影中女性人物的影子,《小武》中为了生计傍大款的梅梅,《世界》中把男人当作世界的赵小桃,这些人物到最后依然没有摆脱男权社会下的女性自我意识束缚,但在《江湖儿女》中的巧巧身上,女性自我独立的意识开始觉醒。不管是出狱后使用江湖手段骗钱,还是面对意图不轨的摩的司机时的机智淡定,或是面对火车上的克拉玛依男子欺
骗后的坦诚勇敢,无一不在向我们昭示着一个曾经依附于男人的女性已经迈出了走向江湖女儿的重要一步,女性主义的光辉开始发光发亮。
三、在离散中明确自我
重回故地后的巧巧开起了麻将馆,举手投足之间俨然一副大大的模样,当她说出收留落魄的斌斌并非有情而是为义时,我们可以看到巧巧颤动的眼眶,泛红的鼻头,我们不知道这个时候她是否已经真的对他无情,但是从她毅然地回答中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至此她已不再是依附于男人的女人,她已超越了情困,一个有着自己的江湖关系、社会地位、经济基础的人,她是她自己了。“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山河故人依旧在,曾经的依附转而变成了如今的照顾,两个主人公江湖地位的置换亦是巧巧在这部电影中女性独立意识的绽放的高光时刻。
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2至此,一位江湖女性已经诞生,从早年的“嫂子”到今天的“巧”的蜕变亦是在这个时代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过程。
四、结语
《江湖儿女》中巧巧的感情观和价值观的演变亦是女性自我成长和主体独立意识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窥见在社会变迁的洪流中女性的自我成长,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女性逐渐从根本意识上开始摆脱他人地位,自我独立的塑造过程。当然这个时代的江湖儿女不止巧巧一人,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当下社会中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主体独立意识,“女人要依靠自己的独立工作、独立收入去争取与男人平等的家庭地位,而不是把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途完全寄托在男人身上,那是传统女性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个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3
贾樟柯在记录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巨变的同时无疑也记录了时代转型中女性自我意识的改变,我们也看到了《江湖儿女》中导演对女性主体意识崛起的呈现和思考。“电影从根本上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4它讲述的不仅仅是镜头下的人和事,同时映射出了这个时代的特质和思想的变迁。 
参考文献:
[1]西蒙娜·德·波伏瓦著.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  译文出版社,2011.9.
[2]西蒙娜·德·波伏瓦著.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2011.9.
[3]李银河.李银河说爱情[M].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  社,2019.7.
[4]贾樟柯.贾想II: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M].北京:台  海出版社,2017.2.
(责任编辑:董冉达)
作者简介:唐婉璐,四川电影电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