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史记》之《刺客列传》练习
A.燕(yān) 榆次(yú) 曩(nǎng)者 庸人(yōng)
B.蹊(xī) 和而歌(hè) 濡缕(rú) 变徵(zhǐ)
C.自刎(wěn) 窥视(kuī) 燎(liáo) 忤视(wǔ)
D.戮没(lù) 柙(xiá) 瞋目(chēn) 偻行(lǒu)
A.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沉深:深沉稳重
B.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质:动词,做人质
C.乃造焉 造:制造 D.却行为导 却:倒退着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B.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
C.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D.吾欲之南海
A.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B.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C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D.田光坐定,左右无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 )
A.稍蚕食诸侯 B.使使以闻大王
C.倚柱而笑 D.太子迟之
6.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B.荆轲者,卫人也。
C.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D.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7.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B地下城刺客加点.荆轲知太子不忍
C.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右手揕其匈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称:符合 B.秦王之遇燕太干丹不善 遇:对待
C.遂不复会 遂:最终 D.稍蚕食诸侯 稍:稍微
9.下列句中“顾”字与“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中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顾计不知所出耳 B.不复顾利害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D.荆轲顾笑舞阳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进兵北略地 ②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③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
④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 ⑥又前而为歌曰
⑦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 ⑧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⑨天雨粟,马生角
A.①②⑧/③/④/⑤⑦/⑥⑨ B.①⑧/②⑥⑨/③⑤/④/⑦
C.①②⑧/③④/⑤/⑥⑦⑨ D.①⑧/②⑥⑨/③⑤⑦/④
二、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1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变振恐,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愿举国为内臣 举:全、整个
C.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 函:信件、信函 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同“捧”
1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 )
①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②秦舞阳变振恐 ③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 ④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⑤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A.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⑤⑥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易水送别,慷慨悲歌,荆轲做好了以身赴死的准备。
B.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C.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他自己宣称想要挟持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14.“易水送别”是非常成功的场面描写,下面是其成功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成功在于写景,若无萧萧北风,刺骨易水,读来就会索然无味。
B.其成功在于荆轲的行为本身就是壮烈的,加上萧风寒水,给了这壮烈行为以活动空间的气氛,从而有了立体感。
C.其成功处在借景抒情,冷风寒水和一去不复返的冷意悲情为表里,催人泪下。
D.其成功处在于作者通过环境、歌声、神态、行为的描写,烘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能招来人们普遍的激烈情怀,唤起人们感同身受的共鸣。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5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9分)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
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智伯知我 知:了解
B.委质而臣事襄子 委质: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C.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足:满足
D.焉以致报雠之意 致:表达
1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豫让“义人也”的一组是 ( )
①去而事智伯 ②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
③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④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
⑤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⑥今日之事,臣固伏诛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豫让改变姓名,入宫清扫厕所,想暗杀赵襄子,被赵襄子发现,赵襄子认为他是贤德之人,没有杀他。
B.豫让“漆身”“涂炭”,改变样貌,目的是伺机为智伯报仇,朋友劝他凭借才能接近赵襄子以报仇,他认为不义,没有同意。
C.豫让不为范氏、中行氏报仇是因为他们待他一般;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像国士那样对待他。
D.赵襄子对豫让有不杀之恩,故而当豫让第二次被抓后,他为报答赵襄子,只是刺击赵襄子的衣服来为智伯报仇。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