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信念)读书报告
  《回归信念》一书是由香港城市大学甘炳光老师编著的。这本书告诉我们,坚守信念,面对挑战,是成为社工的必备条件。然而,工作在前线的社工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应如何践行社工信念却又成为另一个课题。
    该书以不同的社工信念为题,让20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工,围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细说他们在不同工作岗位和服务范畴中遇到的挑战和挫折,以及他们自身对社会工作的反思,分享他们在现时香港的工作环境中坚守信念的方法,表达他们对作为社工的真诚,对坚守并向全社会推广社工信念的执着。 
  《回归信念》这本书看完以后学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也让我进一步的了解与领悟到了做社工的一些技巧。
  首先,我想问:什么是信念?信念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一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二 对某人或某事信任、有信心或信赖的一种思想状态 。 古有《南史·范晔传》里曾这样解释过信念:“大将军府史仲承祖 , 义康 旧所信念,屡衔命下都,亦潜结腹心,规有异志。今有巴金
《关于<>》对于信念的解释,他说:“然而单说愤怒和留恋是不够的。我还要提说一样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念。” 冰心 《空巢》:“但我还是活下来了,我始终没有失去信念。” 杨朔 《木棉花》:“‘一切都会慢慢地好起来!’我的信念是象南国盛开着的木棉花一样的鲜明、美丽。”。 “南史”中对于信念的解释更倾向于‘信任’这方面,而巴金之流则更倾向于对坚信不疑的想法方面。这些解释更多的着重于信念本身字面的释义。在看《回归信念》这本书的时候,它是对于专业社工信念的解释,我记得里面是这样解释信念的,他说:“信念是指我们真正相信的事,跨越了认知的层面,以致个人投入的信心层面,成为个人所信靠的东西。我其实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信念的第二个重点是‘念’  这个字,除了‘相信’之外,信念更要求我们要‘时刻思念’这些我们是好的及有价值的东西,既要‘念念不忘’这些信念。(引自《回归信念》甘炳光老师的话)”相较于前两种说法我更赞成第三种解释,除了相信之外我们更应该注重的如何让他时时出现在你心里,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传承下去。有的时候我会觉的信念着东西很奇怪,一旦你坚定了信念他会是你人生的指路灯,使你的人生变的有意义起来,不再是
那种毫无意义、平淡无波、浑浑噩噩的生活。
信念由小故事开始。记得上钟SIR的课的时候,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名字叫“拾星者”。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天,一个年轻人到海边散步,正值潮退,沙滩上留下不少被冲上岸的海星。年轻人不忍海星枯死,小心地把一个个海星捡回大海。一位过路人嘲笑他说:“留在沙滩上的海星那么多,你救得了多少呢?不如让他们自生自灭算了!”年轻人坚定地对过路人说:“虽然我不能救回所有的海星,但是对每只回到水里的海星来说,这就是一个生机。”年轻人的热诚与毅力,吸引了海边的一年轻人,一同参与拾星的行动……
记得高中老师也曾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并告诉我们,社工就是“拾星者”,就是把放牛班的孩子领向春天的人。在我们社工的眼睛里,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哪怕他十分弱小。这个小故事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觉的故事中年轻人就是我以后要逐渐靠近效仿的人,他的那种博爱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的精神是我们每个想要做社工的人所要具备和学习的。现在看了《回归信念》中看到各位资深社工朋友们平实,朴素,而又充满但温暖的故事,我深深地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所折服,我想我也可以做一名普通的一线社工,做窝所能做到的事,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帮助多少人也不知道我所帮助的人会有多大效果,但是我坚信我可以像故事中的拾星者一吸引、感染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我们的主席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一名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即将成为专业社工,我不
但要做一个“拾星者”,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以及时的支援,还要把自己变成点点的星火,将爱的星火、希望的星火、生命的星火,播“传染”给我身边的人,让我们的社会也可以因我们的付出而充满生机和活力,带起一片燎原之势。
回归信念,我们在行动
之所以会选择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说起来是我意料之外的。在上大学之前,我对于社会工作可谓是一无所知,在我的家乡,社会工作几乎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词,知道的也只是一小部分的人,对于做志愿者方面都是非常浅薄。当得知我被这样一个专业所录取,我的感觉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迷茫”,被一个我于我所说陌生的专业我感觉很迷茫,这大学到底是上或者不上一直困扰着我。那时候我几乎天天上网查有关于社会工作的的事情,当然都是比较模糊的。直到我决定去读这个专业时,我的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的。其实,现在想想我之所以决定去读这个专业,也是因为社会工作他所奉行的“爱心助人,助人自助”的精神所感动吧,我一直希望我所处的社会能有所改变,不在是“人人自扫门前雪”的自私与冷漠,我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一结论,每个人最开始都是善良的,之后可能是因为生活及现实所迫而压抑了自己那颗善良之心,只有有一个点激发出他所压抑的善良之后,那么一个和谐的、充满爱与关
怀的社会将会离我们更近一步。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信念,但是我会把它当做我努力的方向。
在社会工作中有一个名词叫“点滴作用”,社工相信人是会改变的,不是只有看到最后的效果,他更相信的是点滴作用。有时候社工的介入很难达到他们所希望的效果,他是一点一滴地累积所产生的,暂时看不到成果,不代表所做的工作完全没有作用,也不等于以后看不到。现阶段所产生的小改变,有机会带来日后的大改变。“就算我们看不到及时的收获,都不要失去心中的信念,我深信我们当日埋下的种子,定会于某年某月开花结果”。(引自《回归信念》梁永欣老师的话)我很喜欢这句话,我觉的我现在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要尽我所能影响身边的人,让我所生活的地方可以充满爱与关怀。我想我现在要做的是明晰专业理念,学习成功的个案范例,参加培训课程都将有利于我们对于专业方面的定位,坚定我们的专业信念。社会工作、我们在行动,信念、我们在行动。
开始懂了
读了这本书我开始懂了社工所应具备的不仅仅只是专业理论,也不是单单的实践,两者应该是互为补充的。我们应该有个信念,让自己乐于去实践社工,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工作或者义务。就如大家所说的,做社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爱心,要一颗喜爱帮助别人的爱心。
要一颗主动去帮助认得爱心这样我们才能有时刻思念的及乐于去时间的信念。香港是一个社工的发展地,那里的社工比大陆普遍,同时也在人们心目中得到了认可,有一定的地位。当然这也跟香港的情况及环境有关,在暴力多的情况下,反动力自然会增多,这也是社工为什么在那边发展的比较好的原因。好怜悯行公义是社工的基本职责,虽然说香港动乱,但在我们社工的坚持下仍抱紧希望,相信香港社会会有仁爱与公义,我们就可以在看似绝望与孤单的情况下,不轻易妥协,这是社工的另一种坚持,这种坚持教给了我们该如何去坚持与实践社工是最好的。
面对服务对象我们应该采取一律平等对待,不歧视,不高攀,不远离被压迫者,社工要做的是要如何从制度去改变不公平的状态,只有走进那个体,靠近他们社工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他们所面对的不公。所以社工应该本着公平的心态去实践。对服务对象应该采取最真诚的态度,从心底的愿意去帮助他,以及爱好打抱不平等。采取同理心去面对服务对象,是社工的一个重要技巧。它不是一个工作技巧,而是一种态度,是与服务者心灵对碰以及情感交流的重要信念。所谓社工实践的就是助人自助,不是社工去帮助案主解决问题,而是要他们自己解决,社工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位陪伴在案主左右的同行者。所以对于社工来说,把握好每一个度都是很重要的。我们要相信服务者的能力,并与他们一起努力付出,才能彻底帮助他们
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