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责任
        ——关于相亲节目的一些思考
最早的相亲节目实则始于山东卫视在2009年12月19日开播的《爱情来敲门》,接着是湖南卫视于同年12月24日推出的《我们约会吧》,而在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也推出了一档名叫《非诚勿扰》的相亲类节目。随着《非诚勿扰》的横空问世,湖南卫视及其他有类似节目播出的电视台很快失守。之后又有浙江卫视推出的“真人连续剧”版相亲节目《为爱向前冲》,贵州卫视的《相亲相爱》以及上海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一时间,整个卫视平台纷纷上演“相亲”大战,“火”了节目和嘉宾,更惹“火”了公共话题。
一时间,相亲节目及其所衍生出来的周边话题迅速充斥满人们的娱乐生活,和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的娱乐版面。其内容却大都涉及“三俗”,如马诺“宁愿在宝马车里哭”的拜金言论,闫凤娇在网络上疯狂流传的“门”事件,富二代刘云超狂妄自大的炫富言论等。此类话题已胜过节目本身,成为了媒体和受众的主要关注点。
非诚勿扰 闫凤娇有言论说,这些极富戏剧性的相亲节目其实是现在人婚恋观的真实写照。拜金炫富什么的,并
不是马诺或者刘云超的个别行为。如今这个社会,哪对情侣在恋爱结婚之前不考虑考虑对方的身家背景,是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父母有没有退休工资,家里买不买得起房子。物价上涨,放假上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看似庸俗低级的择偶标准就已然不是“非主流”,而是实实在在的主流婚恋观。媒体将此种现象集中放大,也能起到警示社会的作用,从而自我反省,自我革新。然而《非诚勿扰》给人的感觉已不是一档真人秀节目,而是节目编导设计了各种所谓“出彩”的桥段,再请一些半专业的演员来根据剧情表演“真人秀”。而此后也确实证实了此类节目的部分嘉宾实则是表演院校的学生或演艺圈里的模特。一档真人秀节目为何会失去它最初的本质——真?答曰:电视台谋求暴利,惟利是图。很明显,尖锐的矛盾,出格的言论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八卦段子,电视台也正是抓住了观众的审丑心理和猎奇心理。因为观众喜欢,于是大肆渲染,大肆播出,然而越是播出,人们越是要追求那些——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假、恶、丑的东西。于此恶性循环,国民素质将会堕落成何般模样?
反应社会现实,发掘深层问题,提醒人们反思改进,确是媒体们责无旁贷的职责。媒体一味追求收视率、广告额,惟利是图却不顾其对社会产生的负面效应,这样的媒体或节目势必遭到历史的淘汰,你不淘汰,广电总局也会勒令叫停你。然而媒体为求在当今如此激烈的竞争
中获得一席之地甚至独占鳌头,必然不能失去的还是作为媒体最初最本质的东西——公正公平地报到事实,让客观人能够客观地认清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