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戏
一、基础知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遏力的zhǔ fù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气恼( ) 絮叨( ) zhǔ fù( ) 装模装样(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
(3)文中“宽慰”的意思是:_________。
【答案】 nǎo dao 嘱咐 mú 遏力 竭力 宽解安慰
【解析】第(1)和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注意“模”是多音字:“mú”,模样;“mó”,模型。(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根据句意可知“宽慰”是宽解安慰的意思。
点睛: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然而 即使 也 况且 B.因而 如果 便 况且
C.然而 如果 便 而且 D.因而 即使 也 而且
【答案】C
【解析】仔细阅读句子,读出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性关系。
第一空:“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是转折关系,所以用“然而”关联;密春雷前妻
第二、三空:“骂刘銮雄为什么塞关之琳”和后面“我们”形成条件关系,用“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如果”和“便”合适;
第四空:“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和“当面叫他‘八癞子’”是递进关系,语意上表示更进一层,用“而且”关联。
故选C。
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看戏前,作者主要用衬托的手法,写出平桥村是儿时的“乐土”,又以这里一般的“乐事”,引出后面“到赵庄去看戏”的情节,为下文做了铺垫。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作者描写江南特有的农村风光,衬托小伙伴们去看戏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反映平桥村老人和孩子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答案】B
【解析】B闪迪u盘项理解不正确。小说的标题虽然是“社戏”,但文章旨在表现农家小伙伴及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因此,文章并没有花很多笔墨写社戏的内容。故选B。
4.下列语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将近一百年了。
B.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C.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D.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答案】D
【解析】D项的标点使用有误,第二个句号应为逗号。
5.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描写方法。
(1)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 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 )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
(3)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
(4)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
【答案】 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景物描写 (4)动作描写
【解析】考查人物描写方法。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结合句子不难辨析。
6.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
B.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C.《社戏》选自小说集《彷徨》,文中能连翻四十八个跟头的铁头老生属于戏曲四行当中的角。
D.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为新文学运动奠定了基石。
【答案】C
【解析】C.有误,《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故选C。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
汽车保险买哪些李芊墨 非诚勿扰D.《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答案】D
【解析】A项“保护并了解”不符合认识的逻辑,应为“了解并保护”;B项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C项把“的作者”或“的作品”去掉一个。
8.文学常识填空。
(1)《社戏》的体裁是___。这篇课文的作者___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等。
(2)社,在绍兴指_____。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______”。
(3)中国戏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老生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生扮演______,小旦扮演______,老旦扮演老年女子,武净扮演以武打为主的角,小丑扮演______。
【答案】 小说 鲁迅 《呐喊》 《彷徨》 一种居住区域 年规戏 年轻男子 年轻女子 滑稽人物
儿童算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社戏》是我国伟大的思想
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创作的一篇小说。“社戏”中“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中国戏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老生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生扮演年轻男子,小旦扮演年轻女子,老旦扮演老年女子,武净扮演以武打为主的角,小丑扮演滑稽人物。据此回答即可。
9.(福建福州时代中学月考)学习了《社戏》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有责任把我国的传统戏曲发扬光大。为此,他们决定以“拯救戏曲”为题,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1)【设计开场白】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50~100字)
(2)【谈谈看法】同学们针对“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请谈谈你的看法。
(3)【认识脸谱】在这次班会中,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请你写出下列脸谱的行当。
【答案】(1)(示例)同学们,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这次活动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戏曲,把中国戏曲艺术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
(2)(示例)戏曲艺术应该与时俱进。应考虑如何使古老的传统艺术跟上今天时代的步伐。
(3)小旦 老生
【解析】(1)设计开场白可简单介绍这次主题班会的意义及目的。语言要简洁、有吸引力,能调动气氛,让大家有跃跃欲试的冲动。(2)点明看法后要具体阐述看法;内容积极,语言通顺即可。(3)平日注意学习积累有关戏曲的知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各题。
社 戏(节选)
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③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④“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⑤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⑥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⑦“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⑧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
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