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娘”不老——“舞”出我人生
作者:张晓莉
来源:《人力资源》2013年第07期
作者:张晓莉
来源:《人力资源》2013年第07期
初秋的早上,黑奥迪车缓缓驶入锦绣服饰公司,停在一座气派的办公大楼前。年近六旬、体型微胖的王秋雁走下车,一身合体的团花裙装,令她整个人看上去既端庄又雅致。
“董事长好!”“王师傅你也好。”王秋雁微笑着说,被称为王师傅的保安上前,轻轻搀住王秋雁:“董事长您慢点儿……”
王秋雁缓步走上台阶,先是身体向一侧倾斜,然后慢慢抬腿,姿势僵硬迟缓,每上一级都显得非常吃力。她看上去表情平静,实际上每走一步,膝盖深处都会传来一阵剧痛。
20年前,王秋雁的公司初创,因为资金短缺,她一人身兼厂长、采购员、技术指导等职,每天四处奔波。为了赶制订单,王秋雁时常吃睡在工厂。一天早上,王秋雁忽感腰腿无力,起不了床。直到工人上班,才发现瘫在床上的她——当时,王秋雁住的是简陋民房,常常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加上当地潮湿多雾,被子甚至能攥出水来,王秋雁因此患上了严重的腰腿风湿病,每当秋至,关节病就会发作。
正当王秋雁艰难举步时,两位中年女员工轻声交谈着向外走来,她们是王秋雁的部门主管。见到董事长,两人微笑颔首问候。看着她们轻盈自信的身影,王秋雁一时有些恍惚,仿佛看到多年前正值风华的自己……
据“2012两岸四地女企业家联谊交流大会”发布的信息,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活跃着大批女企业家,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女企业家已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5%左右,她们当中,有60%是近十年创业成功者,在40-45岁创业的中年女企业家人数最多。
人到中年,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一时期的女性创业,或因家庭变故,或为养家糊口。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中年女性在以男性为主的商海中,必然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争得一席之地。她们虽然在创业路上浮浮沉沉、跌跌撞撞,却以女性特有的坚韧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
独角戏,再苦也要唱下去
敏的生活被命运彻底打翻——为了“换个活法”,丈夫追随小三绝尘而去,只留给王敏一颗破碎的心、就读重点高中的女儿和一座空荡荡的大房子。从人人称羡的幸福女人一朝沦为弃妇,王敏犹如从云端掉落地面,心中的悲怆无以言表,她整日以泪洗面,精神几近崩溃。
刘晓庆有几个儿子和女儿 半年后,王敏逐渐清醒过来:无论如何,自己还要生活,女儿还要上学,日子还要奔着光亮过下去。一想到丈夫离开时决绝的样子,王敏更暗暗发誓,一定要活得比从前更好。她开始考虑自立门户。
王敏年轻时曾在豆制品厂工作多年,考虑到自己
有相关经验,她决定开个豆腐坊。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王敏在农贸市场租了一间30多平方米的摊位,开起了豆腐坊。由于她选料上乘,磨出来的豆浆能起油皮,卤水豆腐也是豆香扑鼻。然而,开业前几天试营业,每天的营业额却不足百元。看着卖剩的豆浆一桶桶倒掉,王敏非常心疼,但她坚信,好东西一定不愁卖。从那天开始,王敏几乎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最晚4点就到店里工作,一忙就到半夜。因为双手长时间泡在水里,王敏的十指留下许多裂口。
由于王敏的豆制品质量好,价格公道,半年后,生意渐渐红火起来。很多顾客在门口排队购买,一些单位食堂也向她订货。忙碌的生活令王敏暂时忘掉了婚姻失败的痛苦,日子过得虽辛苦却满足。
不巧的是,一年后,农贸市场面临拆迁,王敏的豆腐坊被迫停业。人生再次走到十字路口。朋友建议她换个地方继续做豆腐坊,王敏左思右想,决定扩大规模办家豆制品生产厂。为了筹集资金,王敏卖掉了一百五十多平方米的住房,换了一套小户型,剩下的钱全部投到生意上。
不久,王敏到郊区的一块地方开始建厂。不想,生产能力虽然提高了,销售却没跟上,资金回笼非常困难。为了节省费用,王敏自己开车去送货、跑客户。一次,她到外地送货,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凌晨1点,返回途中车轮爆胎,在漆黑的高速公路上,王敏笨手笨脚地自己把备胎换上,驶到家时天已大亮。一路都咬着牙不曾叹一口气的王敏,在看到女儿那一刹那,忍不住跑过去抱住她,把头深深埋在女儿的臂弯里哽咽不止。
即使这样付出,到年底结算时,王敏还是亏了十几万,她开始怀疑,自己建厂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那时,王敏女儿所在的重点高中每年需要交几万元的择校费,女儿懂事地说:“妈妈,我不上重点也一定能考上大学,省下的钱用在你的事业上吧!”看着懂事的孩子,王敏的眼泪止不住往外涌。
回想起这几年,王敏对女儿有着深深的愧疚,因为创业,她无法再像以往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儿,虽然孩子平时住校,但每周回家,女儿不仅自己洗衣服,还要为母亲准备晚饭。那张清秀而年轻的小脸激励着王敏,再难再累也不能放弃……
据调查,很多离异的单身母亲,尤其是中年女性,常常为了保证儿女的生活而选择自主创业,她们一般会选择工作时间弹性较大、技术和资金要求不高的项目。由于中年女性坚韧、隐忍,一般不会被困难轻易击倒,因此,她们创业成功的机率非常高。
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女明星刘晓庆曾感叹:“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烟台女老板李红也有着同样的感慨:“创业难,中年女人创业,更难!为了事业,我们付出很多辛酸和泪水,更痛心的是,甚至要豁出家庭、豁出子女的幸福,每前进一小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李红是一家塑料颗粒厂的负责人,丈夫在国有企业上班,是个安于现状的“三不管”。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四十多岁的李红开始和朋友合伙开工厂。从厂房、购机器,到后来正式投产,全是李红一个人摸索过来。事业上的困难她都能一一承受并化解,但唯独家庭问题,让她实在无计可施。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李红经常出差,夫妻二人聚少离多。每次李红一回家,丈夫就牢骚满腹:“我一个大男人整天围着锅碗瓢盆转,还要照顾孩子,又当爹又当妈;两口子一星期难得见上两次面、说上几句话,家还像家吗?既然我什么都能自己做,还要你这个老婆干什么?”为了这个家,李红独自在外奔波,丈夫非但不理解自己,还这样指责自己,李红也满心委屈。渐渐地,两人开始见面就吵,争吵过后便是长时间的冷战。终于,在无数次争吵过后,李红的丈夫向法院提出离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