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老师的《大败局》为我们讲述的绝对不仅仅是19个企业家故事,更是以这些故事为线索的分析和反思。
昨天的睡梦中,我惬意地住在玫瑰园的别墅里,早餐结束后,我把爱多VCD放进包里,顺手打开科龙冰箱,拿出一听健力宝走出了家门。我准备开着我的爱车——华晨汽车,为即将到来的节日去亚细亚采购一番。
车子在绕过马路对面顺驰开发的一大片楼盘时,我的托普手机突然响起,原来是朋友邀我晚上一起通过瀛海威的视频网络收看中国顶尖商界励志讲座,我好奇地问她演讲嘉宾都有谁,对方报出了几个响当当的人物:南德集团董事长牟其中、草根出身的企业家戴国芳、德龙创始人唐万新和一向神秘的中科创业董事长K先生!
我连忙答应了对方,并以最快的速度按购物清单买回了太阳神、三株口服液、秦池酒、脑白金、三九胃泰和飞龙旗下的延生护宝液。
如果你已经读完了吴晓波老师的两卷《大败局》,你一定读得懂我这个梦境。这19个商界传奇故事里,有太多值得我们反思的规律和学习的养料,值得我们精读并不断地讨论。我在此尝试写下我的感受,虽然字数有限,但后续的思考将会伴随我的培训工作持续延展。
《大败局》一卷中讲述了10家企业的兴衰成败,所涉及的人物分别是:姬长孔、史玉柱、胡志标、邓智仁、
姜伟、张树新、吴炳新、怀汉新、牟其中和王遂舟。
作为企业家的他们都可以称得上是先行者和探索者,你或许不一定都能如数家珍,但他们的经营的企业或产品你一定会感觉耳熟能详,分别是:秦池集团、巨人集团、爱多VCD、玫瑰园、飞龙集团、瀛海威、三柱口服液、太阳神口服液、南德和亚细亚。
(1)从姬长孔怀揣几十万的承兑汇票去北方市场推广秦池的经历来看,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军人出身的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住小宾馆、吃方便面,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精神。一个闪光的营销事件是他租用了一艘飞艇,在沈阳市闹区的上空洒下数万份广告传单,因而引起不小的轰动,也因此拯救了一家岌岌可危的酒厂。到此为止,姬长孔就是一位组织上信任的、敢想敢干、吃苦耐劳的好干部。
但是吃饱之后,如何能够吃好呢?对于所有企业界来说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上一个台阶,眼界就高一截,目标也就跟着远一些,胆子也就大一些,步子肯定就更快了。借助中央电视台标王的选拔一举成名,掀起了市场上的一股浪潮,让秦池一夜成名。
但是,企业的经营和品牌的培养如同产妇生产,跨越了自然顺产的痛苦,剖腹产虽然让孩子更快来到这个世上,却难免影响其生命质量。
两度标王后的紊乱、公司对于广告宣传和后续海量订单的应对和财务分析、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意识匮乏、真正用心经营的中高层领导干部缺失等最终在大众面前暴露无遗:
一则“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的系列新闻报道让姬长孔束手无策,其实,这是所有酒业公开的秘密,以食用酒精为基础勾兑白酒,比传统的固态发酵工艺更先进,丝毫不影响白酒的质量。
大众通常会很容易轻信这些负面的新闻,比如:秦池的生产能力如何供应海量的订单?很多人轻易就得出结论:秦池一定有质量问题和更多不为人知的黑幕!而实际上,根据订单制定生产任务可以避免企业的资源浪费、通过半成品外加工的各种承包组装方式是一种先进的产销模式。
但姬长孔并不具备应对这些媒体危机的能力,最后一家供应商不足400万的拖欠货款官司让秦池在姬长孔手上流产,法院提出了拍卖商标的方案。
正如吴晓波老师所说:历史评价一个企业家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你曾经多么富有成效地挽救了一家企业,而是在你离任之后,这家企业依然活在市场上,并不断地位社会提供价值。所以,企业家注定是呕心沥血却不一定功成名就的道路。
后来姬长孔被调离秦池,到北京某部委任职,有机会再去央视梅地亚中心时,居然因没带证件被保安拦下。
那样的场景和他之前被大量媒体簇拥和被世界瞩目的感觉相比,一定非旁人可以感受吧!
人有时候,成功来的太早真的不一定是好事儿,因为这将意味着大众对你的期待会更高,你必须在后续做出更大的成绩和更显著的业绩才能持续被世人关注。所以,我想姬长孔在后半生里一定会有无奈、凄凉和懊恼的心境吧。
(2)姬长孔是军人出身,党员,是一度过五关斩六将的经营能手,却死在媒体对企业的信任危机之上;而史玉柱则却是正宗的高才生:浙大数学学士和深大软科学管理硕士,后不甘寂莫下海经商。也可能正是因为技术出身,所以早期他对产品的研发和技术非常痴迷,曾经近半年醉心研究软件开发,后来失去了家人的支持。我本来想说“企业家需要注意平衡事业和家庭”,可是我想那个离开他的人一定不是真的爱他,所以我们就不去妄论了。
史玉柱的巨人集团曾经一度是当代青年崇拜的偶像,但观察其自持能力永远都是事实:当他大手笔刊登广告后尝到了甜头便将之视为经验,对之深信不移;当他抬头发现保健品行业的暴力时,便搁置了软件业务,一门心思地把精力放在保健品的市场上。外行人很难赚得了内行人的钱,他忽视了保健品行业要以量取胜、海量营销的特征,人员素质和管理机制无法跟上他的预期。
所以,内心的暴棚和自我预期在高于自身能力和步伐时,人就会栽跟头。此时的史玉柱,经营目标已经是单纯为了赚钱了,因为他要弥补自己之前脑子发热所犯下的错误——巨人大厦从计划中的38层到最后确定的70层!
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大厦,任凭多少位政府领导的支持和夸赞,也不能当银子花啊,所以,他被自己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所以,当经营思路和行为只是围绕赚钱时,肯定会犯错误。
卖楼花赚钱解决了短期困境,长期问题迟早会爆发:财务危机爆发、资金链断裂、市场听闻消息后的各方追讨,让史玉柱的辉煌暂时停歇。
他的职业生涯可谓是大开大合,他的性格也是冒险激进,虽然早年所学专业让他从技术入手进入了市场,但是此后的他再也不可能踏实下心来,从技术创新研发做起,一步步稳扎稳打了。
我们一定要以苦为乐、以难为师,在任何时候警惕盲目扩张和所谓的“多元化”发展。你可能会将巨人集团的失败归因于战略失败,我却认为战略失败的背后是企业家天生性格中的基因在发生作用,那种始终保持理性、机敏和自持的基因是确保企业安全高效发展的动力。
(3)在我印象中,爱多VCD是相对高端的品牌,而其缔造者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胡志标,他几乎就
没读过几年书,很早就打苦工过活。只是凭着自己对半导体的兴趣,自己琢磨出来个学习机,后来逐步进入这个领域,创造了爱多品牌。
成功的经验或许很容易被模仿,但失败的教训却很难被接受。
在胡志标横空出世,夺得了1998年的标王称号,当他走出梅地亚中心大厅的时候,刚好遇上之前的标王姬长孔,秦池对于他来说真的是过来人,所以便给了他一个善良且含金量极高的警惕(大致意思如下):面对记者,千万不要透漏产值和利税,包括所有数字,否则他们会以他们的方式让你难受。
而胡志标正是春风得意之时,飘飘然不以为然,也就没当回事。
如果你准备去买一件牛仔裤,你愿意去一家孤零零的专卖店里,还是愿意去一条商业街上买(这条街上有林林总总的很多牛仔裤专卖店)?很显然,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所以,我想说:“善待竞争,拥抱竞争,才能在竞争中存活并壮大”,市场很难让一个品牌独大,这是铁律,除非是政府干预,那样的情况我们不予讨论。
而爱多在失去理智的盲目扩张中,居然选择了一个劲敌:江苏新科,十几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当年的市场终端竞争估计和去年的王老吉加多宝之争类似,价格战中往往没有受益人:商家利润空间受损,进而会想办法
降低成本,也就难免会降低商品质量,客户最终还要为之埋单。
胡志标此举无异于自残,向前迈腿就好,他偏向旁边伸腿把别人绊倒,在别人趔趄的时候,其实自己并没有向前多迈半步。所以,从其战略你就可以窥见他当年多么的意气用事、年轻气盛。
黄有龙 许宗衡那么,名利双收之后,应该干什么呢?
应该见好就收,扭头回家治理后院和修炼内功,因为市场已经打开,如何应对后续更大的发展和社会的关注呢?胡志标哪会想到这些,结果问题就来了,当初和他一起创业的另一个人:陈天南。
陈天南当时出资2000元占股45%,虽然没有参与爱多的经营,但是自己应得的利益却不想受损。胡志标不漏声地将财权交予妻子管理,这些看似无心之举,在有心人眼里肯定很别扭。陈天南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将胡志标射杀在奔向梦想的道路上:财务内幕开始被媒体关注,本来潜伏在底层的问题开始爆发,包括经销商和供应商的款项追讨。
一时间中高层组织架构分崩离析,这些只是因为利益留在岗位上的人,对于爱多并无感情和留恋,当然,胡志标也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彼此融合。
这又能怪谁呢?胡志标不能抱怨老天。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我在想:胡志标在处理他和陈天南的关系上一定不够艺术和坦诚,否则,当年的好兄弟何至于反目成仇?!
人的一生太过短暂,只要身心依然健康,信念依然强烈,所犯错误也没有伤及天理和触犯刑法,都是可以重新来过。胡志标能将爱多品牌深入人心,也是他的本事。毕竟他还很年轻,至今也只有42岁而已。
祝福胡志标,愿他可以在他后续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坚定,不求太绚烂,只要更安心~
(4)在地道农民胡志标演绎的爱多故事之后,出场的是一位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香港人:邓智仁。他出身于香港的一个公务员家庭,中学毕业后成了皇家警察。他终日里他游走在香港的各条街道上,目睹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变迁,对于高耸入云的大楼心生艳羡。
人过而立之年的他依然心有不甘,便创办了香港利达行,专门帮助地产商做营销并从中赚得佣金。干起来之后他才发现:他太有这方面的天分了!一系列的创新和骄人的销售业绩让他在香港日渐闻名,其中他曾服务过一个客户,也就是购买过他手上别墅的一位业主,名叫刘常明。
刘常明是个北京屌丝青年,后来靠做“章光101”的日本总代理发家,之后在百万富翁俱乐部混迹,后来搞到了香港常驻居民身分,注册了自己的地产公司,还买了一栋豪宅,便因此认识了邓智仁。
刘常明精于钻营、维护关系上从来都是出手阔绰,他四处游说并利用自己“港商”的身份接触了不少政府领导。直到玫瑰园出现,一块占地足有50万平方米的风水宝地,他开始一心想当“北京李嘉诚”了!
外行人很难赚到内行人的钱,盖房子哪有那么简单?办理各种证件手续更是繁琐细致,刘常明只是个靠钻营取胜的外行人,所以在资本融合和项目运营能力等硬实力的挑战下,他无奈妥协,开始四处招商,直到吸引到邓智仁。
刘常明的聪明和对商机的敏锐度是很好的,只是因为他不熟悉地产项目,一口吃进50万平米,更要一期全部动工开发,加上缺乏资本运作的能力,所以,他注定是要败下阵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