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之王
作者:邓以勒
来源:《东方企业家》2013年第09期
作者:邓以勒
来源:《东方企业家》2013年第09期
田明走进办公室,一屁股坐在凌乱的办公桌后面,接受《东方企业家》采访时,他刚刚从一个业务讨论会上过来。灿星娱乐的办公室位于上海南外滩的久事大厦,整个空间非常局促,以至于这样一个会,田明还是带着团队在外头租借的办公室里开的。
但毫无疑问,《东方企业家》面前坐着的这位,是中国不折不扣的“娱乐之王”。
截至8 月 16 日,继上期收视率成功破五之后,《中国好声音》第七期的收视率达到5.1% ,这一收视率是早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的2倍多、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3倍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的4倍。
这也是《中国好声音》第七周坐上同期全国收视冠军宝座。这是包括同期综艺节目《快乐男声》等难望其项背的收视率,田明在创造娱乐节目的历史。
不过,对于娱乐之王的称呼,田明并不感冒。他不希望节目仅仅是娱乐,他希望这些节目能够承载梦想,展现人性的魅力。
也许,这与田明学习新闻,并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有关系。“好的新闻应该刻在石碑上。”复旦新闻系毕业的田明,一直把自己博士导师李梁荣教授的这句话作为座右铭。
回忆当初制作新闻的经历,田明表示 ,“因为每天记录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历史是一种使命。宣传有
纪律,但报道无禁区,把所谓的管制‘妖魔化’,其实是借口禁锢自己,并没有那么多的限制,这是我做新闻最大的体会。”
不过,真正让田明完全按照自己想法,突破限制的,都是在他离开“体制”之后。从新闻记者、新闻主播,到后来的综艺娱乐节目负责人,再到最后的东方卫视的总监,田明在媒体行业已待了11个年头。
做新闻出身的田明此前一直认为如果要做出有影响力的节目,就必须依托体制之内的国有传媒平台。直到2005年转向综艺娱乐节目制作后他才发现,传媒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走向市场化的道路。
于是,在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收购了星空传媒的控股权,黎瑞刚总裁向他抛来绣球的时候,他立刻离开东方卫视,加盟灿星。对于“黎叔”当初如何挖走了他,田明只说了4个字“一拍即合”。
《中国好声音》是田明离开体制之后所做的第一档节目。显然,《中国好声音》的头开得并不顺利。
第一季的好声音最初确定的赞助商并不是加多宝,而是他的一个长期合作伙伴。当听到田明离开东方卫视加入灿星,并且想做《中国好声音》这一节目之后,对方十分坚定地表示要向“好声音”投资。
然而,在投资还没落实的时候,原定赞助商公司的高管洗牌,新任全球副总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砍掉了好声音的赞助案。
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灿星上下都觉得十分的遗憾,但他们最后决定即便是‘裸奔’也要做。“因为我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我们是一个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倒闭的公司。”在内部开会时,田明喜欢这么开场白。他想增加大家的危机感。完全依靠市场来生存,必须有这种危机感,这和在体制内做节目不一样,收视率高、收视率低,赔和赚说到底与自己的饭碗无关。而在灿星,不仅与自己有关,还和自己的“兄弟”有关。
总导演金磊、宣传总监陆伟等核心的10人团队是和他一起从体制中走出来的伙伴,而其中的有些人最早和他在新闻节目中就已开始合作。他们愿意跟着田明出来“混”,主要是认定田明这个人。
“我们拥有相同的核心价值观”——都希望可以用综艺娱乐真人秀的模式表达自己的传媒梦想。此方面的高度一致给他带来了最大的信心,也是因为如此他选择了坚持。“这是被逼出来的。”
在谈到好声音“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档制播分离”节目的地位时他的表情十分的复杂。那时候的他们想做一档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定位的节目,相应的在器材方面需要极大的投入——而此前在行业惯例便是几乎在器材及音乐上基本不投资。为了取得高品质的音乐效果好声音选用了奥运级别的器材以及中国最好的乐队,这样的前期投入对于任何一个卫视平台来说风险都是巨大的。
高风险的回报便是高收益。在田明看来,制播分离是将节目做大的最好的办法。在制播分离模式中,高收益等于高收入,市场化的运作可以使灿星有更多的资本可以投入到节目的内容制作,生产出更加优质的节目进而产生更高的收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拿到投资之后,依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经营压力是他身上最大的包袱。外界也许很难想象,煊赫的灿星制作是在第一季好声音播出后两个多月,回款全部结算完,账面才有了盈余。对于田明以及他的团队来
说,这近两年“背债”的日子是体制内无法想象的,“好声音”的成功可以说就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压了出来。
至今,回忆起来,田明坦言没有想过如果“好声音”失败了会如何?田明将自己的团队成为“梦之队”,在他看来“梦之队”有三点。
首先是能力。灿星的定位是做各类电视节目在中国最大的制作商,而这就要求团队在相关门类中都必须数一数二,包括收视率及影响力。
其次是“中国梦”。星空卫视的口号便是“中国梦让世界心动。”在他看来,中国现如今已经走入了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中国的文化也应该有一个窗口向世界表达,这也是他们团队的使命。
最后是建造有梦想的团队。第一季好声音的制作团队中有很多是大学刚毕业甚至有很多在校的实习生。他经常告诉他们,他们必将是未来中国最好的电视团队,现在的他们不需要有过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梦想与拼搏才是他最看重的。
直到现在,田明依旧认为自己是一个媒体人。在谈到媒体人纷纷创业之时,他认为媒体人创业的关键便在于懂得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决定行业的发展。田明认为现如今做文化产业,最大机会在于改变文化市场
的产业模式。在下一步的商业模式的构架中,他希望和渠道建立关系。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将大家整合在一起。
除了创新商业模式之外,单门类产业链的建立也是他提高收益的方法之一。
以好声音为例,好声音等节目在他看来只是相当于整条产业链的“发动机”,在好声音结束之后,灿星还会做好声音的音乐会,音乐剧,全国全球巡演,衍生音乐的开发,艺人经纪,也想做LIVE HOUSE,做KTV,甚至做音乐下载,这将是中国最大的音乐产业链,这个价值是不可限量的。未来灿星还会推出“好功夫”“好歌曲”等,这些也将形成一条条产业链。
以目前的现状来看,电视节目最强的优势还是拥有最强的制作团队。他表示,灿星从未定义为电视媒体,目前的情况是电视收益最大,电影风险最大,互联网基本亏损。但未来灿星会在“时机成熟”之时为互联网专门打造节目。
这个时机,他定义为10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