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反哺公益春暖花开
作者:胡遵远 张应松
来源:《新青年》2020年第03期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勤劳勇敢的金寨人民不仅在革命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牺牲,而且在社会主义时期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金寨境内修建了重点治淮工程——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了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还淹没了包括原县城金家寨在内的三大经济重镇,10万众为此让出家园移居深山。战争的创伤、两库的制约,使得本来就是山多地少的金寨县一直处在贫困县行列。苏明娟的家就在梅山水库上游,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的贫困生活,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每年从田地里收来的粮食仅能吃3个月,剩下的日子,全靠苏明娟的父亲苏良友起早贪黑地上山砍柴下河抓鱼换钱,买点粮食来维持。因此,苏明娟每个学期的100多元学费,也就成了这个家庭里最大的经济负担,经常面临着失学危险。
        1991年4月,苏明娟正在张湾小学读二年级。这年初春的一个早晨,8岁的苏明娟和她的5个同学像往常一样走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天刚蒙蒙亮,远处的炊烟从很远的山那边慢慢地升起来,湮灭了晨曦的光亮。缥缈云雾中,小伙伴们还要走1个小时的湿滑山路才能到达学校。苏明娟挎着妈妈为她缝制的小书包,手里拎着一个小炭炉,这是她在上课时用来取暖的。因为所谓的课堂不过是旧时年久失修的土地庙,别说窗户,就连土墙都是残缺不全的。如果没有这个小炉子,她的小手就会被冻僵。即使这样,上学对这几个孩子来说,依然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为苏大强流泪        上课铃响了,苏明娟把炭炉搁在右边小木凳上,暖了暖手之后,拿出了书本和只剩下一小截的铅笔。这时,她看见几个干部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人还拿着一个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奇怪的机器(很多年以后,她才知道那是照相机),而拿着这奇怪机器的人就是《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
        课在继续上,但苏明娟却溜号了,她的大眼睛总是好奇地追随拿着奇怪机器在教室里走来走去的“不速之客”。她看见这位叔叔将它一会儿对准黑板,一会儿对准老师,一会儿对准其他同学……慢慢的,那个人似乎也察觉到有双眼睛一直在看着他。终于叔叔发现了她,那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眼睛,纯真、清澈、洁净、好奇,甚至有一点惊恐,解海龙发现宝藏般举起了相机……在那只有零点几秒的时间里,苏明娟突然感到有点害怕,她不知道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当然,她更无从知晓自此之后又会发生什么。
        解海龙离开苏明娟所在的金寨县桃岭乡张湾小学后不久,那组“我要读书”的照片开始在各种媒体火热传播。其中一张苏明娟手里握着笔,眼睛里流露出了对知识无限渴望与向往的照片撼人心魄,催人泪下。这张照片很快就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定为希望工程的宣传标识,苏明娟由此成为全国人民熟知的“大眼睛”姑娘。
        然而,此时照片的主人公苏明娟却对这一切一无所知。3年后,湖南长沙某军校一位名叫李万的学员将
一份《解放军日报》和一封信寄给苏明娟的校长,报纸上登载的正是这张照片。他在信里对校长说,如果你们学校还能到这个小姑娘的話,我愿意资助她到小学毕业。校长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谁,但根据报道中的线索,他把四年级的全体女生叫到了办公室,然后指着照片问道:“这个人是你们当中的谁啊?认一下!”这是苏明娟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当时唯一的感受就是: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是谁啊?再仔细看,还是认不出来,只是隐约觉得那件红格子衣服很熟悉,然后举手说:“老师,那件衣服好像是我的。”“那你下午回家把那件衣服拿来吧,好证明是你。”回到家,妈妈把那件衣服了出来,照片里那个小女孩的身份也由此确认了。后来,李万每个学期都给她寄一笔钱。苏明娟及其家人都知道那钱是可亲可敬的解放军叔叔,从为数不多的津贴里一点一点省出来、抠出来的。
        幸亏有了李万叔叔的资助,才让苏明娟这个濒临失学的孩子重新有了希望。不过对于苏明娟来说,最大的精神支柱不是钱,而是李万叔叔写给她的一封封书信。那些饱含爱心的文字,直到现在都还珍藏在她的小箱子里,那些书信里传达出来的“爱”早已深深地扎根于苏明娟幼小的心灵。后来,来自大连的一对退休老夫妇也加入了资助苏明娟的行列,他们拿出了仅有的退休金,还在信中安慰苏明娟:别为我们的生活而担心。善良忠厚的父亲对苏明娟说:“这钱我们不能要,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别人的帮助。你爸你妈还能干活,还能养活你和弟弟。”苏明娟遂将钱还给老人,但倔强的老人不要。后来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苏明娟将这笔钱捐给了希望工程,很多人闻此感到不可思议!而这就是金寨山里人的一种朴素心理和优良传统。当年,苏明娟的父亲就多次对她说:“娃娃啊,长大了你要懂得知恩图报。”所以每到过年,苏明娟的母亲钟业臻都会用这个家特有的方式来报答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她将自己做好的一双双布鞋、腌制的一块块腊肉寄给解海龙、李万和大连这对退休老夫妇,还有9个合力拼凑了100块钱爱心款的大学生们。
        1996年,13岁的苏明娟到北京参加《中国青年报》创刊45周年纪念活动。那是她第一次去北京,几个月前苏明娟就接到了“大眼睛”照片拍摄者谢海龙的邀请信。在庆祝活动上,苏明娟见到了很多陌生的面孔,也记住了很多的好心人。
        1997年的一天,村长来到苏明娟的家,对正在做饭的苏明娟母亲钟业臻说:“你姑娘要去北京开会了,赶紧给她准备准备,过两天就走。”什么会?苏明娟不知道,去了才知道是中国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时的她才14岁,整个人民大会堂里的与会代表就数她最小。会上她被选举为团中央候补委员。回到家后邻居都来看她,大伙问:“一个月给你多少工资啊?”在乡亲们的眼里,她已经是中央来的大领导了,其实这个职务是没有工资的。苏明娟知道,这是国家给她的一个荣誉。
        “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回报社会是一种义务。”其实作为中国希望工程的代言人,苏明娟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回报社会。还是在1992年1月8日,共青团浙江省委九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向全省216万共青团员、1700万青少年发出了倡议:献上一分一角十分爱,助我十万贫困失学童。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当场捐款1659元。当年,只有15岁的苏明娟为浙江省“希望工程助学金”注入了第一笔资金。
        2002年,苏明娟在各方关注和帮助下,于2005年考入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学习。苏明娟进入大学后,学费由国家统一负担了。为此,她致信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要求把每学期定额发给她的900
元生活补贴转让给其他贫困学生,她自己则开始通过勤工俭学来解决自己的生活费。此后,她不仅当过售楼员,还在北京摩托罗拉总部的人力部和财务部实习工作过。此外,她还是学校学生会的组织部长。有一年暑假,她带着几个同学去金寨县的一个贫困村做义务支教。来到学校后,破败的校园让苏明娟倒吸口凉气:“孩子们上课的条件非常差,跟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差不多,四面通风只有一个破屋顶,孩子们的家庭也都非常贫穷。”苏明娟和同学们给孩子们上了几天课后才知道,班级里有一个小女孩,她和母亲被父亲抛弃了,因为没有钱也没有户口,母女俩只能在别人家的屋檐下搭个草棚过日子,每天就靠着母亲下河抓黄鳝来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