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2-10-19T14:42:07.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孙涛袁敏
[导读] 手术室是发生感染的高危科室,手术部位感染是常见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孙涛袁敏(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人民医院手术部四川成都 611230)
【摘要】目的通过手术室的护理干预减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据调查切口感染的细菌主要来自于空气、手术器械、医护人员及病人自身。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室是最重要的关口,利用各种措施来阻止感染链的形成。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分为术前、术中、术后。结果由于对各个环节的重视,全年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手术室的各个护理环节对控制手术部位切口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切口感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066-02
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室的关系比较密切,有资料显示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主要细菌来源于空气(5%)、手术器械及用物(10%)、医护人员(35%)和病人(50%)[1]。可以看出除了空气质量以外,病人自身、医护人员、器械灭菌等环节更为重要,因此以下3个环节着手探讨手术室对防止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
一、术前准备
术前应做好环境控制、人员控制、准确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1、环境
1.1合理布局,手术室划分为三个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设有三通道:工作人员出入通道、患者出入通道,物流通道。
1.2手术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2~25℃,湿度应控制在50~60%。
1.3每日手术前半小时开启手术间净化系统并用蘸有清水的抹布擦拭室内仪器设备及操作台、无影灯等物表表面灰尘。
1.4应严格按照洁净手术室管理规范管理手术室。
1.5清污控制:严格按照规范安排手术间,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必须分室,对心脏、关节置换、器官移植等无菌手术应在百级层流手术间[2];其它I类切口应在千级手术间;普外,妇产科等II类手术在万级手术间;肛肠外科及污染类手术(III类)应在准洁净手术室。
2、人员控制
2.1严格限制非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凡进入手术间必须按规定穿戴衣、裤、鞋、帽、口罩等。
2.2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疖肿或手部有破、溃的医务人员不得参与手术和进入手术室。
2.3进入手术间人员保持肃静,减少人员走动,不可互窜手术间,不应开启手术间通向走廊的门户。
2.4控制参观人数,一台手术不超过2~~3人,指定距手术者30cm以外处参观,特殊感染谢绝参观。
3、正确的皮肤备皮与消毒
3.1正确皮肤备皮
自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的研究表明剃毛可增加感染率:皮肤有划痕,有助于细菌聚集;剃毛和手术间隔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因此我科根据预防中心(CDC)发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规则》严格执行:如果不涉及到手术区,毛发可以不去除,去除时间距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尽量在术前30分钟进行,最好用剪刀去毛方式。
孙涛3.2正确的皮肤消毒
包括术前抗菌沐浴、皮肤消毒、提供无菌表面。术前消毒沐浴可以降低皮肤的菌落数量,通常主张术前1天沐浴或消毒沐浴。手术野的皮肤消毒宜选用起效快、活性持久、皮肤过敏小的皮肤消毒剂。
4、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素
根据规定和病员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时间以该药物的半衰期为指标,希望术中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最高,一般在术前30分钟—2小时使用。四肢手术时抗生素的使用要在止血带充气之前,防止止血带充气后,血液循环的阻断使抗生素不能到达手术切口处。
5、术前检测空腹血糖,应<8.0mmol/L方可以手术。
6、术前导尿麻醉后进行术前导尿,由于手术室空气洁净程度相对较高,麻醉后病人紧张度下降,尿道相对松弛,插管可减少对尿道的损伤,降低术后泌尿系统的感染,间接降低了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率。
二、手术中配合
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实施标准防御,防止患者发生低体温。
1、手术室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严格按照外科洗手和手消毒流程洗手,每月进行手消毒效果的监测,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5cfu/cm2。
2、保证手术物品无菌
2.1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原则上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2.2无菌物品的储存
2.2.1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储存室,室内温度要求<24℃,相对湿度<70%。无菌包应放于离地高20~25㎝,离天花板50㎝,离墙远5㎝处的载物架上。按消毒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放置,专室专用、专人负责。
2.2.2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容器、无菌包或无菌区内,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日期和责任人、无菌包有效期。
2.2.3无菌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超过灭菌有效期的物品必须从新灭菌方可使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3.1手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应穿遮背式手术衣,无接触式戴手套并且铺无菌桌时间尽可能靠近手术开始时间,无菌桌和手术台的布类无菌单应铺4-6层,下垂≥30㎝,保持台面干燥、整洁、有序、无菌。
3.2手术野皮肤消毒选择高效消毒剂消毒,以切口为中心向外消毒范围15—20cm,不可有盲区,切口周围铺巾4-6层,后铺黏性、透气
性好的手术簿膜;术中注意伤口的保护,肿瘤手术按无瘤技术处理。
3.3术中防止低体温发生,室温调置22~25℃,每个手术间准备一个加温器,冲洗液和输入液可根据情况加热,如果是肿瘤切除后则用43—45℃的温热蒸馏水冲洗腹腔。
4、术中抗生素的运用
4.1手术中病员失血量超过1500ml或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追加1次抗生素。
4.2剖宫产手术,在婴儿脐带结扎后30分钟—2小时内给予1次抗生素静脉滴入。
三、术后的预防与控制
1、强化卫生管理
1.1清洁工具管理认真及时清除污染源,清除卫生死角,切断微生物传播途径;手术室清洁应设专用工具进行湿式打扫,分区使用。为防止交叉感染,不同净化级别的手术间应有专用的清扫工具,使用后清洗消毒。
1.2清洁制度落实手术室建立了清洁制度,落实到每台、每日、每月。每台手术结束后进行物表和地面的清洁。每日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每周六彻底清洁手术室,包括手术间、辅助间的墙壁、门窗、地板及回风口等均进行清洁消毒。每月对回风滤网彻底清洁。每月监测手术间空气指标和手表、物表。
2、医疗废弃物处理
2.1手术室医疗废弃物应遵循防止污染扩散和传播感染性疾病原则,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后由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集中收集、处理。
2.2感染性手术废弃物先消毒后处理。
(三)重复性使用器械的处理
使用后或未使用但污染的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实行下收、下送集中处理。
结论
手术室是发生感染的高危科室,手术部位感染是常见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强手术室的预防和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我科通过加强护理干预后手术感染率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 丁训杰,卫国华.护理常规[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徐钟鳞.洁净手术部建设实施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