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的小故事
篇一:小故事和字谜
立春
今天是立春,自古以来,立春时皇朝与民间都有很多祭祀、庆贺活动,除大家熟知的吃春盘、春饼外,还有打春牛。“打春牛”的民俗盛行于各地,其仪式由各府县执行,在某县志上有描述:“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俟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疹。立春日祀芒神圣,鞭土牛毕,民争土块归置牲圈,取畜养蓄息也。是日喜晴厌雨,歌曰:但得立春晴一日,家夫不用力耕田。”
这说的是立春日前一天,先把用泥土塑造的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的假人作“耕夫”,以示春令已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立春日当天,官府要奉上供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及农民轮流鞭打,打春牛头象征吉祥,打春牛腰象征五谷丰登,打春牛尾象征四季平安,无论鞭打春牛的哪个位置,都象征着驱寒和春耕的
开始,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随后人们要抢土
牛的土块,带回家放入牲圈,象征兴旺。当天如天晴则预示着丰收,若遇雨则预示年景不佳。另外,至今有些农村仍延续着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小锣鼓,唱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红春牛图,图上印有二十四节气和一个人手牵着牛在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
冬至
传说之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传说之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
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传说之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谜面:有点骄傲(打一节气)
谜底:小满
谜面:桃园结义音已断(打一节气名)谜底:立春
解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以会意法扣“三人”;“音”字可断成“立”、“日”。
谜面:儿心骄傲母心忧(打节气二)谜底:小满,大寒
谜面:一百减二(打一节气)
谜底:白露
解析:“一百”减去“二”,“露”出“白”字。
谜面:雾散之后冰消融(打一节气)谜底:雨水
解析:“雾”字散去后半部分,剩下“雨”;“冰”消融之后即为“水”。
谜面:人离位心别愁(打一节气)
谜底:立秋
解析:“位”字离了“人”,“愁”字别了“心”。
谜面:雾中远山横,城头星点点。(打一节气)谜底:冬至
谜面:图中西北部(打一节气)
谜底:立冬
解析:“图中”是“冬”,“部”字的西北部分是“立”。
谜面:相逢在雨下(打一节气)
谜底:霜降
解析:“相”与“雨”相逢,为“霜”字;“降”别解为“下”。
谜面:欲要前来,需先联系(打一节气)谜底:谷雨
谜面:音书两地隔,盼君一相逢。(打一节气)
篇二:二十四节气(故事梗概、食品推荐、时间节点、活动主题)
二十四节气
(故事梗概、食品推荐、时间节点、活动主题关键词)
20XX.6---20XX.1
夏至(6.21)
到了夏至节,滋阴养肾不能歇
夏至是酷夏以至的意思。俗话说,冬至一阳升,夏至一阴升。这两个节气都是阴阳转换的阶段,夏至白天最长,白天属阳,夜晚属阴。这就代表夏至的阳气最为旺盛。阴阳有一个规律,就是物极必反,一方盛到极
点就会向另一方转化。所以从夏至过后第二天开始,阴气要发芽了。
于正 被打 食阴以养阴,可以通过多吃鸭肉、冬瓜、莴笋、生地、百合、紫菜、鸽蛋、番茄等属阴的食物来滋补。另外,夏天对应心,心脏对应喜悦,尤其在这个夏阳极致的节气上,一定要保持快乐。白天为动、为阳、为消耗;晚上为静、为阴、属修养。所以调养生息、保持好睡眠就从这个节气开始。在节气上熬一夜相当于平时熬三夜,而在这么重要的节气上熬一天至少相当于一个礼拜。
主题关键词:滋阴养肾夏不为利、非“阴”莫属---夏至养生篇小暑(7.7)
小暑温风至,舒心调颈肩
七月七日小暑天。“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小暑是伏天的开始。这个时节要注意防暑避热,吃些消暑解热的食物,如豆芽、菊花、绿豆、荷叶、百合、薄荷等。夏天喝绿豆汤可以解热毒、止烦渴。茶叶水防癌,荷叶粥、薄荷粥、百合粥、菊花粥等对风热感冒者、高血压患者及患有眼科炎症者均较适宜。主题关键词:轻松一“夏”、清热解毒降心火
大暑(7.23)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高温、高热、高湿的“三高”天气是这一时节的主旋律。俗语说“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这样的天气特点易导致人们食欲不振,精神疲惫,面对高温闷热天气的“烤”验,大暑时节人们该如何消暑养生呢?营养专家表示,大暑时节,饮食宜“清补”,可选择瘦猪肉、鸭肉、鱼肉、咸鸭蛋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
主题关键词:“清清”松松降三高“暑”你最清凉
立秋(8.7)
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候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主题关键词:安神润燥清热
处暑(8.23)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从中医上讲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和豆制品、薏米、莲子、扁豆、冬瓜等。
主题关键词:清热安神润燥解乏
白露(9.7)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白露即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
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食疗预防秋燥必不可少,可选用补而不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桂圆、莲子、红枣、山药、银耳、枸杞、黑芝麻、核桃等。秋天雨少天干,要多喝开水、菜汤、豆浆、牛奶等,多吃青菜、萝卜、葡萄、柿子、梨、芝麻、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少食辛辣,以免引起咽干鼻燥等秋燥症。
主题关键词:预防秋燥润肺生津养阴补阳
秋分(9.23)
9月23日是“秋分”,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节气的养生要注重对肺脾肾三脏养护。对阴气不足,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痰湿体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患有皮肤病、哮喘者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胃寒者应忌食生冷食物等。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