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seafaring  教海探航
李梦白鹿原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73
话剧《白鹿原》:致敬经典的诗意改编
——评析陕西人艺版《白鹿原》
文/周虹君
摘要:小说《白鹿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抗鼎之作,历尽电影改编、电视剧的再创作,再到话剧的呈现,无不引起全国范围内的热议,而陕西人艺版《白鹿原》在众多作品中突破重围,赢得举国盛赞,本文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探索话剧改编的新思路。
关键词:《白鹿原》 话剧改编 导演美学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品,作品发行之后多次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呈现给观众,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第六届国际戏剧学院奖中斩获多项大奖,这部“最忠于原著之魂、最具史诗风情”的《白鹿原》被业内一致评选为“中国话剧的新巅峰之作”。1 完美改编、展现原上风貌
陕西人艺版《白鹿原》改编忠于原著,将《白鹿原》的灵魂扎根于本土。名著《白鹿原》是厚重的、深刻的,而呈现在话剧舞台的《白鹿原》是灵活的,生动的。用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舞台时间浓缩50余万字的鸿篇巨著,不仅要完整的梳理出戏剧冲突,还要充分表达作品的精髓和灵魂,与原著作品进行心灵的嫁接,才使整台演出有统一的节奏。导演与编剧对于剧本的完美改编,让小说中的人物在戏剧舞台上“活”了起来,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呈现出最原汁原味的”原“上风貌。
陕西人艺版《白鹿原》延续了小说原有的故事主线,整部剧上篇部分以白嘉轩“巧取风水地”开篇,下篇部分将国恨家仇与白鹿原上的爱恨情长交织在一起,将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以戏剧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导演和编剧并没有过度颠覆和解构原著,而是以一种回归初心,质朴真诚的做法,让作品的灵魂在舞台上重生。整个制作团队将“以忠实纪念忠实”作为创作共识,以高质量的作品表达对小说最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对作品赋予深厚的情感寄托,才能以独具匠心的手法,将陕西文化风貌展现的克制而丰满,意深而情切,真正还原白鹿原的苍凉之美。2 紧扣人性,体现导演美学
陕西人艺版《白鹿原》把传统世俗,与现代思想的冲击,以及对人性的拷问,全角度的呈现给观众,并引起共鸣,体现出独特的导演美学。导演胡宗琪紧紧把握对生命的痛处与叹息,处处体现着真实的人性、残酷的命运以及悲悯的情怀,精心设计了很多细节符号,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戏剧体验。
陕西人艺版《白鹿原》加入了古希腊“歌队”的形式。“歌队”这种艺术形式是古希腊悲剧中“功能性”的体现,承担着戏剧中的“起承转合”。在《白鹿原》中运用了大量的“歌队”形式来呈现千姿百态的陕西关中村民形象,这些歌队的演唱者有着双
重身份,他们既是白鹿两大家族的本家人,又是看笑话的旁观者,从他们的传唱中给出评论、阐述事件,将故事串联起来,让观众对剧情有了充分的了解。歌队的出现不仅将全剧的节奏把握的恰到好处,而且完美的融合在每一个规定的情境中,在情感渲染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朱先生上吊身亡,手拿三尺白绫卧倒在椅子上,村民上台把他重重包围,齐声说道“朱先生死了”,随后村民走下舞台,台上一片干净,只留下纯粹的悲痛。歌队的意义丰富,他们是可怕的人言,是集体无意识的外化。导演用充满美学的处理手法,呈现出了令人赞叹的审美格调,紧扣人性的细节表达,启发着观众对原著对命运的再度思考。3 华丽舞美,创造情景气氛
陕西人艺版《白鹿原》的舞美设计为话剧成功增不少。此剧在舞美设计中融入时代、地域、风情、民俗诸多元素,浸透着传统关中文化的精神,不管是高耸逼人的牌楼,还是威严肃穆的祠堂,精致细腻,一鳞一爪都在诉说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不仅形象地表现出陕北农村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还创造出相应的气氛和情调。例如在剧中多次出现的“祠堂”和“窑洞”,这些代表陕北特的布景将观众带入到故事情节当中,让观众相信舞台上的一方天地就是陕北农村,就是白鹿原。
整个舞台以冷调为主,巍峨厚重的布景带给观众庄严肃穆感,同
时虚实相生的场景,为舞台营造了更多的神秘感。舞美设计兼具静态美与动态美,布景不仅静观美感震撼,亦可随剧情推进随时移动,远近高低随意组合,为舞台营造了梦幻多变的情景,也为演员表演留足空间。4 精心配乐,推动情节发展
在《白鹿原》中,音乐的精心搭配值得称赞。导演将“华阴老腔”融入剧中,这种独具特的音乐本身就表现了这块土地上
的真实生活,它粗犷豁达,苍凉催泪,直抵人心,引领观者的情绪到达顶峰,将原著中苍凉的史诗感发挥的淋漓尽致。例如当田小娥的尸骨被镇于塔下,一彩蝶翩然起舞,悲悯之情油然而生,一口老腔哀婉划过,观众内心升腾起灵魂冲撞的震撼感无法用文字描述。
音乐随着不同人物所处情境不断转换,或清新婉转、或沉郁忧伤,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相呼应,让观众感受到一种特定历史情感的真实,拥有身临其境的戏剧体验。5 精彩表演,塑造人物形象
陕西人艺版《白鹿原》整场演出启用本土演员,这些土生土长的陕西演员更了解陕西文化,他们身上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生冷硬蹭倔,那种不怒自威、外儒内刚的骨血气将人物塑造的深入人心,一部陕西人艺老中青三代演员倾心演出的话剧,成就了最真实的白鹿原。
演员全部采用陕西方言表演是陕西人艺版《白鹿原》与北京人艺版《白鹿原》最大的不同,也是其最大的特。浓郁地道的方言去掉了台词上的腔调感,使角们到了灵魂,为该剧增添了地域风情,在淳朴腔调中再现陕西原生土壤的深厚内涵,无形中拉近观众与故事背景的距离,让观者更加深切的感知关中文化、人情、民俗的风韵,更加真实的反映原上的生活风貌,让《白鹿原》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场。例如话剧中“拾掇”、“慌慌鬼“等俚语方言的运用,增强了戏剧张力,赋予台词极强的生命力。
陕西人艺版《白鹿原》自上演起,好评如潮,原著作者陈忠实先生曾评价说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是他最为满意的话剧版本,从整体上讲,陕西人艺版《白鹿原》的完成度很高,剧本的改编让故事更加精炼、编剧和导演巧用匠心,将“
像”以“歌队”的形成呈现,让台下观众犹如感知到神灵的告昭,从心底生出无穷尽的悲怆与动容。华阴老腔的运用也将故事发展推向高潮,对于白鹿原上这段历史诗意的表达,将历史风貌画卷缓缓展开,让观众去探索,去寻。6 结语
著名主持人马东曾说“不朽的小说是把一个民族的悲喜剧在读者心里舞台化,不朽的剧目是把观众心里的舞台缩小到眼前,推荐陕西人艺这一版,一晚看遍望不尽的白鹿原。”陕西人艺版《白鹿原》的成功是整个团队匠心制作的结果,于朴实中见精华,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名著的戏剧化体现,更是一次精神和心灵寻根的经历,这就是《白鹿原》的魅力, 也是话剧改编的魅力。参考文献:
[1] 孟冰.十年《白鹿原》:戏剧与文学的对话[N].光明日报,2016-02-01(015).
[2] 杨秀玲.乡音·乡愁·乡魂的本土艺术——评陕西人艺的话剧《白鹿原》[J].影剧新作,2016(02).
[3] 张雪艳.形式转换与艺术创新——试论《白鹿原》的戏剧改编[J].当代戏剧,2011(04).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