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楚颂》作品赏析
摘要:本文对二胡曲《楚颂》进行赏析,本文共分为三部分: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作品分析及个人演奏体会。二胡曲《楚颂》是由作曲家李博婵于2014年创作,乐曲以楚国为基调,作曲家李博婵将楚国的古乐进行创新改编后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乐曲《楚颂》。乐曲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楚国的音乐气质,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传统音乐的丰厚底蕴。
关键词:二胡、《楚颂》、李博婵
二胡是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是中国传统民族器乐、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谈到二胡的发展还要追溯到唐朝,在唐代二胡称之为“奚琴”,到2023年目前为止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乐图论》中的"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此中就已经记录了奚琴的出现,随着奚琴的慢慢演变,最终发展成为我们现在被大众熟知的乐器—二胡。人们对二胡的刻板印象就是“赛马、悲伤、二泉映月......”,一提到二胡首先大家的表情会变得十分沉重,但不止于此,二胡的表现了是十分丰富的,它能表现出《喜唱丰收》中丰收的“喜”、能表现出《兰花花叙事曲》中兰花花被抬进周家的“怒”、能表现出《二泉映月》的“哀”同时也能表现出《良宵》中众人围坐的“乐”。二胡用两根弦,一根弓表达出演奏者的各样情绪,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展现的活灵活现。二胡李博
是中国最早的拉弦乐器,是胡琴家族最为重要的一员,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学习与演奏十分普遍。另外,二胡在乐团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旋律乐器,也是很多民间民族音乐的主要伴奏和主奏的乐器,二胡在音乐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二胡曲《楚颂》作者简介
李博婵,青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他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交响乐、协奏曲、独奏、重奏等作品在比赛中获大奖。作品也多次在世界各地上演,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二胡曲《楚颂》创作于2014年,2014年11月19日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北京胡琴艺术开幕音乐会上首演。2015年创作完成此曲二胡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二胡与钢琴、双胡琴与钢琴等三个版本。《楚颂》作为李博婵老师的作品之一,他通过独特的作曲手法,用二胡和钢琴联合演奏出了力拔山河的壮势,表现出了二胡独特的魅力。
二、二胡曲《楚颂》创作背景
《楚颂》以“霸王别姬”为故事发展曲线,讲述了楚王项羽在外征战中,爱妻虞美人始终伴随左右,当楚王项羽被百万汉军包围,可在项羽却只有八百名壮士,项羽空有一身顶天立地的力气,却不能打败敌军,这是他发出了“为之奈何”的悲叹。楚王项羽虽屡屡战败,但虞美人却始终不肯离去始终陪伴,虞姬为了不拖累自
己的丈夫项羽,不希望成为丈夫的累赘,故选择了刎颈自杀。虞姬死后,楚王项羽带领着八百名壮士杀出百万大军的包围,但是项羽却在最后渡过乌江时选择了放弃,最后被汉军所杀。大多数人认为,楚王项羽心中没有放下自己死去的妻子虞姬,所以选择了和她一起赴死。《楚颂》在“霸王别姬”故事的基调上,表现出“英雄”主题和“爱情”主题,乐曲分别描写了楚王项羽征战沙场、霸王别姬及虞姬乌江自刎,通过这首乐曲像听者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英勇与执着,同时也赞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和信念。
二、作品分析及个人演奏体会
“楚”代表的是英雄主题的项羽;“颂”代表的是项羽与虞姬凄美的爱情故事。二胡曲《楚颂》全曲描述了两个主题一个是“英雄”;另一个是“爱情”。
第一主题“英雄”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楚王项羽在乌江畔沉思的英雄形象,乐曲开头音mi一出,浑厚的二胡音似乎把项羽这个角立在了我们的眼前。开头前加入揉弦的演奏技技法,fa在换把到si的同时做渐强,在高音mi时加入压揉这一演奏技法,全曲多用揉弦这一演奏技法,在开头段多使用压揉和滚揉,在进入主题段后多使用滚揉可以使乐曲听起来更加的流动。
第二主题为“爱情”,自古以来爱情多被大家所赞颂,作曲家李博婵用“霸王别姬”这一个故事作为本首乐曲的铺垫,描绘出了楚王项羽和虞姬的忠贞不屈的爱情。
这一乐段多用滚揉这一演奏技法,在演奏长音时要注意揉弦要揉满音符的时值,注意右手的运弓,在运弓时用大臂带动小臂带动手腕,在渐强音时可适当加入压揉,表达出虞姬与项羽的难舍难分。
第一次听这首曲子是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只听了一遍就大概记住了它的旋律走向,钢琴与二胡相互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这首曲子更加饱满。除了在谱例中常见及必须要演奏出来的演奏技法外,演奏者需提前了解故事背景,人物特点等,提前了解乐曲情感,以便更好的将乐曲诠释完美,同时演奏者还需注意要善于运用自身的肢体表达、眼神和面部表情等带给听者更多的音乐表达,使得将听者带入乐曲故事中一起去感受二胡与钢琴的协奏曲《楚颂》的魅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