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20.08.002
旅游感知形象六维度模型及实证研究
以杭州西湖中西方游客为例
金红燕1
,黄剑锋2
,孙根年
(1.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119;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基于认知—情感二维模型,运用2015—2018年4年时间近8万字的网络点评,对杭州西湖中西方游客感知形象进行内容分析,并构建了六维度框架。结果发现:①空间、
活动、人际关系、人地关系、时间和情感取向6个维度,为跨文化旅游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②空间、
活动、人地关系取向是旅游者感知形象重点,与人际关系、时间共同构成了认知形象范畴,而情感取向对应情感形象。③中西方游客感知形象共性包括山、湖、园、塔的景观空间等,差异表现在国内注重文化象征,而西方注重文化具实等。关键词:旅游者感知形象;六维度框架;跨文化比较;西湖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141(2020)08-0807-08
AnEmpiricalStudyontheSix-dimensionModelofTourist′sPerceivedImage
———ACaseStudyofDomesticandWesternTouristsinHangzhouWestLake
JINHong-yan1
,HUANGJian-feng2
,SUNGen-nian
(1.SchoolofGeographyandTourism,ShaanxiNormalUniversi
ty,Xi′an710119,China;2.SchoolofGeographyandTourism,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
Abstract:Bymeansofthecognitive-affectivemodelandusingnearly80,000wordsin4yearsofonlinecomments,thispaperconducted
anempiricalanalysisofdomesticandwesterntourists′perceivedimagesinWestLakeandconstructedanewsix-dimensionframework.Theresultsshowedthat
:①Thesixdimensionsincludingspace,
activity,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human-placerelationship,timeandaffectionori entationbuiltabasicframeworkforcross-culturaltourismresearch.
②Themainconcernsoftourist′sperceivedimagewereinvolvedwith
space,
activityandhuman-placerelationshiporientation,
constitutingcognitiveimagecategorytogetherwith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andtimeorientation.Affectionorientationbelongedtoaffectiveimage.
③Thecommonperceivedimagesbetweendomesticandwesterntouristsconsisted
ofthelandscapesofhill,lake,
gardenandtowerandsoon.Cross-culturaldifferenceswerealsoobvious.Forexample,
thedomestictouristsfo cusedonthesymbolicmeaningofculture,whilethewesterntouristsconcentratedontherealisticsignificance.
Keywords:tourist′sperceivedimage;thesix-dimensionframework;cross-culturalcomparison;WestLake
收稿日期:2020-03-09;修订日期:2020-06-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BJY1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01153)
。第一作者简介:金红燕(1995-),女,安徽省滁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运行与分析
通讯作者简介:孙根年(1961-)
,男,陕西省西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运行与分析。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使得目的地客源结构较为复杂,涉及的文化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随着国内景区级别升高和城市规模增大,国际旅游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的跨文化性[1
],甚至认为跨文化比较应视作旅游研究的共性
思维[2
]。旅游者感知形象影响着个体的态度、
行为和决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旅游者感知形象的跨文化比较,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为了比较旅游者感知形象的异同,诸多研究涉及形象维度的划分。其中,基于案例地的维度划分是传统
做法,有助于提炼旅游地最典型、最主要的特征,彰
显其个性与特。但也存在不足:对同一案例地,不同研究者侧重点可能不同,所选择的维度会产生差异;对不同案例地,其维度差异则更加明显,很难进行横向比较。究竟择取哪些维度较为合适,目前仍缺乏一个共同的标准。在众多文献中,认知—情感模型运用广泛,对旅游者感知形象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该模型偏向于理论概括,较为抽象,目前在旅游研究中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相对有限[3
]。如何将其转化成适用于旅游者感知形象的跨文化比较框架,成为本文的关注点。据此,本文以认知—情感模型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演绎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并依据该框架比较中西方旅游者感知形象异同。一方面,旨在拓展认知—情感模型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提升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希望为旅游者感知形象的实际测量与
·
708·
横向比较研究构建一个相对系统的分析框架。
1文献综述
目的地形象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4],是旅游研究的热门问题。有学者认为,目的地形象是个人对目的地知识、情感和总体印象的心理表征[5]。实际上,关于目的地形象概念,存在两种说法:一种是从目的地角度,通过形象策划和定位确定投射形象;另一种是从游客角度调查和认识目的地形象,被称为“感知形象”[6]。后者更受研究者的关注[7],它是个体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对目的地总体印象、认识和评价的综合[8]。EchtnerCM和RitchieJRB率先提出了属性—整体、功能—心理及独特—共同的三维框架[9],该框架较为综合严谨,掀起了形象维度划分的热潮,后续研究多是在概念上对其加以引用。随后,GartnerWC指出形象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3个成分[10],其中意动成分通常被视为认知、情感的派生结果。BalogluS、MeclearyKW沿用GartnerWC认知—情感分类,并新增整体形象维度[5]。目前,大多数学者赞成认知—情感二维结构,认为感知形象是由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共同构成。认知形象是个人对目的地有形与无形属性的信念与知识,而情感形象代表着个人对目的地的感觉、情感与评价[11],两者层次鲜明且相互影响。RusselJA等依据认知—情感模型,进一步细化了情感形象维度[12];于鹏和张宏梅站在国家层面,深入剖析了宏(微)观国家认知形象、情感形象的维度构成[13]。近来,彭丹和黄燕婷也做了有益尝试,基于认知—情感理论,提出景观、文化、地方和情感意象4个维度[3]。认知—情感模型有效诠释了旅游者感知形象的概念内涵,夯实了其理论基础,为定量测量旅游者感知形象提供了核心路径。
随着跨国跨洲旅游日益频繁,旅游目的地管理者愈发注重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以及不同国籍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实
际感知与真实反馈,因此旅游者感知形象的跨文化比较成为新一轮的研究热点。LeeG、LeeCK从文化体验、安全和整洁、运动和夜生活等维度研究了日韩游客对关岛的感知形象,结果发现日本游客的总体评价明显高于韩国游客[14];KozakM从住宿、交通、基础设施等维度分析了英德游客对马洛卡岛和土耳其的感知形象,发现英国人比德国人更容易满足[15];ChengMM、WongI
A、LiuMT从舒适?安全、旅游价格、交流?好客等维度研究了国内外游客对越南顺化的感知形象,发现国际游客对旅游地的评价高于国内游客[16]。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做了类似研究。雷宇、张宏梅、徐菲菲等从旅游环境、吸引物、服务设施等维度比较了中、英、美大学生对微观国家形象的感知,发现中国大学生与英美大学生在多个维度上存在差异[1];冯捷蕴从文化繁荣、宜居和生态、社会和谐等维度比较了中西方游客对北京形象的感知,发现文化背景是游客感知形象差异的重要原因[17]。从突出个性出发,学者们强调旅游地的地方性和特殊性,着重从不同方面诠释跨文化旅游者感知形象的差异,包括吸引物、旅游活动、服务设施、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等。总体来看,现有研究侧重于认知层面的感知形象而忽略了个体情感层面的反应。一般认为,情感形象是认知形象的心理加工结果,两者共同作用于旅游者感知形象,仅凭目的地的物质属性是无法构成完整的感知形象。就认知形象而言,学者更强调目的地的“硬”环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客交往、人地关系等“软”环境。旅游者感知形象是主客体相互交织的映射,穿梭在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的过程,绝非简单意义上的旅游流动,它不单包括个体对目的地实体空间、时间转换的凝视,还包括对人际关系及地方的想象与描绘。因此,一个相对系统且适用于实证层面的感知形象维度模型依然缺乏。基于此,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本文以杭州西湖为案例地,依据认知—情感模型,探讨中西方旅游者感知形象的构成维度及特征差异,以期理论上拓展认知—情感二维模型,为目的地完善国际旅游形象提供现实依据。
2研究设计
2.1案例地概况
西湖地处杭州城市中心,总面积约60km2[18],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列入遗产名录,是现今我国唯一的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景区以西湖为中心,三面云山,绿荫环抱,包括断桥、苏堤、雷峰塔等著名的西湖十景,拥有60多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和众多的古建筑、名人故居。此外,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凄美浪漫的民间传说,如“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据统计,
2018年杭州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7,983万人次,纳入统计的西方游客约79万人次[19]。作为杭州旅游
的典型代表,西湖是中西方游客来杭州必游的景点之一,与之对应的网络点评也较丰富,因此本文选取杭州西湖进行跨文化研究。
·808·
2.2
资料来源“Web2.0”时代的出现催生了“Travel2.0”现象[20
],游客借助互联网分享旅游体验、形象感知和游后评价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21
]。由此产生的网络文本,也成为相关学者研究感知形象的重要数据来源。为确保文本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本文统一以全球领先的旅游网站“Tripadvisor”
为获取中西方点评的平台,借助后羿爬虫软件,抓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有与杭州西湖有关的中西方点评,在剔除与主题无关的点评后,最终筛选出470篇中文点评和602篇西方点评作为有效样本。中西方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文化体。国内游客虽然来自不同亚文化地区,但同属中华文化,文化认同趋于一致;西方一般指欧美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曾是英国殖民地,同时也是英联邦成员国,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因此这些国家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相似度高。在本文收集的西方有效样本中,77%来自欧美国家,21%来自澳大利亚,2%来自新西兰。2.3研究方法目前,KHCoder软件被广泛应用于非结构化文本分析[22
],具有词频检索与统计、词性识别与聚类、词间共现与可视化等多种文本挖掘功能。相较于
RostCM,KHCoder突破了语言限制,
能够有效分析包括中英文在内的7种语言文本,
因此国内外学者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第一步,预处理。主要涉及停用词设置、句子切分、词性分析、词汇还原等,其中有两步操作需要人为设定。一是启用StanfordPOSTagger设置停用词,去除“很、just”等无实意的词汇;二是更新语料库,增加“雷峰塔、Westlake”等专有名词,提高分词的准确性。第二步,词频分析。依据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
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词频排序,通过人工剔除与
主题无关的高频词后,获取主要词汇,并确定感知形象维度。第三步,共现网络分析。为了厘清词间关联性特征,可视化分析共现网络。共现网络是由节点和边连接而成,前者为提取的词汇,后者由词间
Jaccard系数决定[23
]。Jaccard系数是测量集合相似
度的经典方法,用以描述两个有限集合A和B的重叠程度[24
],计算公式为:
J(A,B)=def|A∩B|
|A∪B|
(1)……………………鉴于中西方样本数量存在差距,本文以篇均词频为研究尺度,并将其扩至一百倍作为词汇得分,计算公式为:
L=NM
×100(2)………………………………式中,N为特定词汇的词频;M为有效样本篇数;L为特定词汇的得分。
结果及分析
3.1旅游者感知形象维度识别
内容分析法是挖掘旅游者感知形象维度的一条重要途径,众多学者对此开展了相关研究。李萍、陈田、王甫园等认为建筑类、饮食类、文化类、相关地名、适游体等属于城市旅游社区认知要素,与情感
形象共同构成旅游者感知形象[7
];
郭风华、王琨、张建立等指出认知形象可归纳为吸引物名称标识词、
相关地名词、旅游形象描述词、旅游行为词[25
];
那梦帆、谢彦君在传统心理与空间维度上新增了社会、时间和内容维度[26
]。借鉴前人研究,本文对杭州西湖中西方样本进行内容分析,过滤掉与研究主题无关的其他通用词汇,获取中西方游客感知形象的主要特征词(表1)。
表1中西方样本排名前80    位的特征词
次序
中国游客
西方游客词汇词频得分词汇词频得分次序中国游客西方游客
词汇词频
得分
词汇词频得分
1西湖970206.38boat32353.6541拍照  255.32shop376.152杭州20643.83walk32353.6542酒店  234.89scenic365.983季节16735.53Westlake28146.6843家人  224.68pretty355.814漫步15933.83beauti
ful26143.3644朋友  224.68guide345.655拥挤12025.53Hangzhou17128.4145遗憾  224.68love345.656美丽11724.89time16928.0746公园  214.47history335.487自行车11123.62nice15225.2547花港观鱼  214.47holiday315.158游船9019.15area14023.2648杨公堤  204.26interesting304.989独特8918.94enjoy13221.9349风情  204.26pleasant304.9810夜景8718.51tourist10016.6150中国  194.04hotel284.6511断桥7816.60great9816.2851灵隐寺
194.04causeway274.4912
假期7716.38
China8814.6252自然18
3.83
famous
24
3.99
·
908·
(续表1    )
次序
中国游客西方游客
词汇词频得分词汇词频得分次序
中国游客西方游客  词汇词频得分词汇词频得分13推荐7515.96park8514.1253文化  173.62weekend233.8214山7415.74garden8213.6254曲院风荷  173.62stunning223.6515游客7014.89chinese8113.46
55浪漫  173.62location213.4916苏堤7014.89plant8113.46
56江南  163.40spectacular213.4917雷峰塔5912.55lovely7812.9657舒适  163.40lotus203.3218静谧5912.55season7612.6258北山街  1
53.19quiet193.1619时间5712.13island7111.7959享受  142.98wonderful193.1620不错5411.49pagoda6911.4660休闲  142.98ancient182.9921值得5211.06bike6610.9661印象西湖  142.98calm182.9922喜欢5211.06large6510.80
62商店  142.98coffee182.9923惬意5110.85worth6410.6363岳王庙  142.98friend182.9924便利428.94crowded6310.476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132.77popular182.9925很大428.94hill609.97
65平湖秋月  132.77sunset182.9926白堤428.94light559.1466平静  132.77building162.6627免费418.72photo548.9767导游  122.55fantastic162.6628荷花388.09local528.6468日落  122.55traditional162.6629白娘子和许仙377.87
recommend518.4769商业化  112.34willow162.6630历史357.45relax498.14
70建筑  112.34avoid152.4931慢生活357.45restaurant477.81
71避开  112.34clean152.4932桥357.45temple467.6472柳浪闻莺  102.13unfortunately152.4933孤山347.23bridge447.3173湖滨路  102.13romantic142.3334当地人337.02peaceful447.3174餐厅  102.13musicalfountain132.1635音乐喷泉337.02stroll447.31
75南山路  91.91free121.9936三潭印月296.17tea426.9876干净  91.91picturesque121.9937杨柳296.17busy406.64
77松鼠  91.91leifengpagoda111.8338观光车296.17cruise406.6478淡妆浓抹  81.70family81.3339茶275.74amazing386.31
79热闹
81.70whitesnake81.3340
著名275.74
crowd
38
6.31
80
魅力81.70brokenbridge7
1.16
从表1可见,中西方样本均以名词、形容词为
主。其中,名词涵盖了空间、活动内容、相关体、时间等特征词;形容词主要包括对目的地属性特征的描述和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排在前40位的中文特征词中,表征活动内容的有11个,空间与特征描述词各有10个,三者累计得分占前40位特征词的
82.05%;位序在41—80位的特征词中,以空间和特征描述词为主,情感、相关体和时间特征词较少。
排在前40位的英文特征词中,表征空间的有12个,特征描述词10个、
活动特征词9个,累计得分占该部分特征词的81.08%;排在第41—80位的特征词中,特征描述词最多,其他类型较少。据此,本文结合认知—情感模型,将旅游者感知形象解构为空间、活动、人际关系、人地关系、时间和情感取向6个维度,如图1所示。
旅游者感知形象6个维度依次是:①空间取向。旅游者对目的地景观空间的感知,譬如地名、位置、形态。空间是地方性的外在表征,对空间意义的解读是形象感知的重要基础,它既是旅游景物、旅游设施存在的载体,也是旅游活动得以进行的方式,旅游者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串联在线路上的各类景观
空间。②活动取向。旅游过程中所参与的具体活动内容,譬如观光、划船、漫步。旅游是一种广泛参与各种活动的现象,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人们通过目的地的各类活动,满足审美猎奇、参观游览等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活动是旅游者暂离日常生活、沉浸旅游世界的重要方式,构成了形象感知的主要维度。
③人际关系取向。旅游者对其他游客、
东道主和服务人员等相关体的感知,譬如友好、平淡、热情。根据皮尔斯的旅游需要模型,人际关系是旅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游客会与其他游客、东道主和服务人员产生互动感知,这种社会互动是自然发生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异化,旅游者更加强调社交需要,注重精神愉悦。④人地关系取向。反映了旅游者对目的地环境特征的感知,譬如雄伟、壮丽、古老。区别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核心,这里的人地关系特指形象感知维度,人指旅游活动主体,地包括自然、人文及复合环境。在复杂动态的人地关系中,旅游者常处于主动地位,具有主观能动性,容易对环境属性的感官冲击产生意识感受与评价。⑤时间取向。
·
018·
一个与空间相对的概念,指向旅游过程中的时间决策,譬如季节、节律、时长。为实现效益最大化,出游季节的选择、景点活动时间与节奏的安排等时间约束贯穿于各类决策,成为旅游者感知形象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时间对于行为只有约束。帕森斯认为,时间更是动力,会激发旅游者感知形象的多种可能。⑥情感取向。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反应,譬如喜欢、无感、后悔。情感形象并非独立,往往会与认知形象如影随形。研究表明,认知形象是情感形象的产生基础,随着认知程度由浅及深,旅游者情感水平也在持续深化。
图1旅游者感知形象六维度框架
依据拟定维度,本文归纳整理了中西方特征词,见表2。
表2
中西方样本特征词的维度分类
维度中国游客得分西方游客得分
空间取向西湖、杭州、断桥、山、苏堤、雷峰塔、白堤、桥、孤山、三潭印月、公园、花港观鱼、杨公堤、中国、灵隐寺、曲院风荷、北山街、商店、岳王庙、平湖秋月、建筑、柳浪闻莺、湖滨路、餐厅、南山路、酒店392.13Westlake,Hangzhou,area,China
郭晓敏资料
park,garden,island,pagoda,hill,restaurant,temple,bridge,shop,hotel,causway,location,building,leifengpagoda,brokenbridge
221.12
活动取向漫步、自行车、游船、夜景、荷花、白娘子和许仙、历史、音乐喷泉、杨柳、观光车、茶、拍照、文化、印象西湖、松鼠157.45boat,walk,plant,bike,light,pho to,stroll,tea,cruise,history,lo tus,coffee,willow,musicalfoun tain,whitesnake    188.7
人际关系取向
游客、当地人、家人、朋友、导游33.82tourist,local,crowd
,guide
,friend,family
41.53
人地关系取向拥挤、美丽、独特、静谧、不错、便利、很大、免费、慢生活、著名、风情、自然、浪漫、江南、舒适、休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平静、商业化、干净、天堂、淡妆浓抹、热闹、魅力169.57beautiful,nice,great,chinese,lovely,large,crowded,peaceful,busy,amazing,scenic,pretty,in
teresting,famous,stunning,
spec tacular,quiet,wonderful,ancient,popular,fantastic,traditional,clean,romantic,free,picturesque  207.16时间取向
季节、假期、时间、日落66.59time,season,holiday,weekend,sunset
52.65
情感取向推荐、值得、喜欢、惬意、遗憾、享受、避开58.93
pleasant,calm,enjoy,worth,rec ommend,relax,love,avoid,unfor tunately
67.77
国内游客在6个维度的分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空间取向>人地关系取向>活动取向>时间取向>情感取向>人际关系取向;西方游客是:空间取向>人地关系取向>活动取向>情感取向>时间取向>人际关系取向。可以看出,中西方游客的各维度得分基本一致,且表现出明显的层级关系。其中,空间取向得分均最高,属于第一层级;活动和人地关系取向较为接近,属于第二层级;第三层级包括情感、时间和人际关系取向,得分均偏低。3.2旅游者感知形象共性分析山、湖、园、塔的景观空间:从空间取向来看,中西方样本中“西湖”(引号内的词汇是出现在表1的特征词,下同)的得分高达206.38、46.68,作为核心吸引物,无疑是游客印象最深刻的实体景物。“断桥”作为西湖十景之一,是游客观赏的重要节点,中西方样本得分为16.60、1.16。外围山环抱、内部公园遍布,构建出西湖天然的自然空间,为游客提供了休闲游憩区域,中西方样本中“山”得分为15.74、9.97,“公园”得分为4.47、14.12。西湖与宗教联系密切,各类寺庙、塔聚集于景区内部,增添了西湖的人文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灵隐寺”和“雷峰塔”。此外,“建筑”这一景观空间也常被游客提及,“Thestyleofthebuildingaroundthelakeshowsthe
beautyoftheancientchinesebuilding.”
这些建筑错落有致、特鲜明,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观赏价值,是杭州西湖乃至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有形延续。
划舟、漫步、骑行的闲暇活动:在活动取向方面,中西方样本中“游船”的得分较高,分别达到19.15、53.65,“Manydifferenttypesofboattoursavailablewhichwefound
tobequitepeacefulandpleasant.”搭乘传统的游船不仅能体验江南水乡的异质文化,还能避开拥挤状态下喧闹的人。“漫步”和“自行车”也备受中西方游客的关注,是个体在景区内慢游的主要方式。作为世界遗产,西湖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是游客活动指向的核心内容,“在徐徐的晚风中,看着波光潋艳下千古知名景点,听着当地船家讲述历史掌故,那一刻,真的体会到西湖无可取代的风姿。”“拍照”是旅游凝视的具体化和有形化[27
],在游西湖之前,个体往往怀揣对景观的憧憬,直到通过现场拍照记录景观特性,这种美好的憧憬才得以强化和印证。在时间取向方面,西湖季相变化多样,“季节”成为游客出游的重要考量,中西方样本得分为35.53、12.62。此外,“假期”时间集中,游客多选择在此期间开展闲暇活动。
美丽、静谧、热闹的环境感知:从人地关系取向来看,西湖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其美丽的风景获得了中西方游客的普遍认可,中西方样本中“美丽”的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