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板块构造学说专题训练讲义
一、板块构造学说考点
(1)主要内容: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②各板块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
③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等。
板块碰撞,常形成高大山脉、海沟、岛弧链等
①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板块张裂运动。
②地中海不断缩小——板块的碰撞挤压。
③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根据运动方向判读地理现象
①箭头相对:两板块作碰撞挤压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则海洋面积将会不断缩小,直至成为陆地;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常常会形成山脉;两板块之间如果是山脉,山脉将继续长高。
②箭头相离:两板块作张裂运动。两板块之间如果是陆地,将会发展成为裂谷;两板块之间如果是海洋, 将会成为新的大洋。
地理现象 | 所处板块位置 | 板块运动方向 | 结 果 | 预言几千万年后 |
喜马拉雅山“长高” |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 碰撞挤压 | 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抬高 | |
红海面积扩大 |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 张裂拉伸 | 张裂使红海不断扩大 | 红海成为新大洋 |
地中海面积缩小 |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之间 | 碰撞挤压 | 挤压迫使地中海缩小 | 地中海消失 |
红海 喜马拉雅山 地中海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世界两大或含地震带分别是
①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②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
二、板块构造学说题型分析
(2022·江苏南通)新华社9月16日电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我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29.20°N,105.34°E。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下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地中海、红海、喜马拉雅山脉和日本),完成下面1-2小题。
1.四川省所在的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是因为靠近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2.以下是同学们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对一些地理现象作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红海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在不断缩小
B.地中海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将不断扩大
C.日本位于板块的内部,地壳稳定,很少发生火山和地震
D.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会继续“长高”
【答案】1.C 2.D
【解析】1.由图可知,四川省所在的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是由于靠近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无关,故选C。
2.由图可知,红海因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故A错误。地中海因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处,海洋面积在不断缩小,故B错误。日本因位于板块的挤压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故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会继续“长高”,故D正确。故选D。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2022·广东汕头)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碰撞 B.张裂 C.挤压 D.消亡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日本东京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 D.地中海不断缩小
【答案】1.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C
【解析】1.实验中蜡烛加热区水流 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就如两个板块受张力作用而向两侧运动,模拟的是板块的张裂运动,故选B。
2.日本东京地震的发生、 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地中海不断缩小都是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红海不断扩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故选C。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
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2022·山东·临沂市)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12月21日,台湾台南市发生4.0级地震,如下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部分)”,读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图中板块①是( )
A.非洲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印度洋板块
4.对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②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③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④位于岛屿,地壳比较稳定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5.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在高楼室内迅速跳窗逃生 B.在高楼室内迅速抱头蹲在墙角
C.在室外迅速跑入建筑物内躲避 D.在室外迅速抱住电线杆
【答案】3.D 4.C 5.B
【解析】3.由图可知,图中①是包括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等陆地在内的印度洋板块,故选D。
4.此次台湾地震是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地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故①③正确,故选C。
5.地震发生时,在高楼不能迅速跳窗,要躲在有承重墙的墙角或卫生间,故A错误、B正确。在室外要在空旷的地方抱头,不能跑进建筑物内,也不能抱着电线杆,故C和D均错误。故选B。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