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复习
绪论:
1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
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主要是固体地球的上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上部)。
2 地质学研究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的分科
研究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及成因的分科
研究地壳的发展历史、古代生物及古地理演化规律的分科
研究地质学的应用分科
地质学的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及新兴学科
3 何谓地质作用? 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概念及类型
地质作用的动力是地球上的能,根据来源可分为内能和外能,由此可将地质作用分为:
1)、内动力地质作用(指以地球内部能为能源而产生的地质作用,主要在地球内部进行,也可涉及地表。主要类型包括:地壳运动、 地震作用、 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2)、外动力地质作用(  指以外能为主要能源,并在地表及其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其中重力是最主要的参与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动力作用的实质是以各种形式的水、大气和生物为动力,塑造和改造地壳表层的过程。根据作用过程和结果可将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划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4 “将今论古"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这一将今论古原则。这一原则为研究地壳发展史、古代地质作用的特点,恢复古地理环境,提出了分析、推理的地质思维方法,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二章 矿物
1、矿物和晶体的基本概念
矿物是由天然产出并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有序的原子排列的均匀固体。通常由无机作用所形成。
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简单地说,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2、何谓类质同像和同质多像,举例说明
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如,T、P)下可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而成为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如,金刚石和石墨就是碳的同质二像。
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部分地被化学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的现象,称为类质同像。如:橄榄石((Mg,Fe)2[SiO4])中的镁离子和铁离子就呈类质同象的替代关系。
3、矿物的光学性质和力学性质包括哪些?
光学性质:透明度 光泽 颜 条痕
力学性质:硬度 解理 断口
摩氏硬度计※(必考内容)
硬度等级
代表矿物
1
滑石
2
石膏
3
方解石
4
萤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5
磷灰石
6
正长石
7
石英
8
黄玉
9
刚玉
10
金刚石
4、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些?
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5、矿物分为几大类?哪类矿物在地球占比最多?
矿物分为五大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卤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矿物。
在地球占比最多的矿物为硅酸盐矿物。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1、何谓岩浆?影响岩浆黏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岩浆是形成于地球深部,是一种富含挥发组分、成分复杂的硅酸盐高温熔融物质,具有较大粘性的流体。
1)二氧化硅的含量越大粘度越大
2)岩浆的温度越高黏性越小
3)岩浆中气泡与呈溶解状态的挥发物的少有关
4)对于不含水的干岩浆,压力越大,黏性越大
2、火山机构的组成?火山喷发的类型?
火山通道 火山锥 火山口
(1)裂隙式喷发(线状喷发)
(2)中心式喷发① 宁静式(夏威夷式) ②  猛烈式 (培雷式) ③ 递变式
3、破火山口是如何形成的?
火山经过连续多次喷发以后,其岩浆房空虚,火山锥体因失去支撑而发生崩塌与陷落;同时,后继的喷发活动将原有火山锥的上部炸毁,形成比原火山口大得多的洼地,称破火山口。洼地积水成湖,称火山口湖.
4、世界火山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带?
▲ 环太平洋火山带
▲ 地中海火山带
▲ 洋脊火山带
▲ 东非火山带
5、岩浆岩大类划分的根据是什么?如何划分的?
根据化学成分即二氧化硅的含量划分
超基性岩浆二氧化硅小于45%
基性岩浆二氧化硅45%~52%
中性岩浆二氧化硅52%~65
酸性岩浆二氧化硅大于65%
6、常见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按照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
按照晶粒绝对大小分为粗粒、中粒、细粒、微粒
按照晶粒相对大小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四班状结构
按照矿物形态分为全自形、半自形、他形结构
按照相互关系分为辉长结构、间粒结构、辉绿结构、二长结构、正长结构、煌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