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条生活中常见科普知识
1、 鸡蛋不能洗了以后存放,因为洗过的鸡蛋会破坏蛋壳外的保护膜,细菌容易侵入,导致鸡蛋变质。
2、 饭后不宜立即刷牙,因为此时牙釉质被食物软化,刷牙容易损伤。
3、 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前 1 小时或饭后 2 小时。
4、 每天梳头 100 下并不能让头发更健康,反而可能刺激头皮。
5、 流鼻血时仰头不能止血,反而可能让血液流入喉咙引起呛咳,正确的做法是捏住鼻翼,身体前倾,压迫止血。
6、 晨练并非越早越好,太早空气污染物多,对身体不利。
7、 刷牙要刷够 3 分钟,才能有效清洁牙齿。
8、 鱼刺卡喉,喝醋没用,吞咽食物可能会让鱼刺扎得更深,应及时就医。
9、 睡前喝太多水,第二天容易水肿。
10、 直系亲属之间不能输血,容易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11、 眼镜度数不合适要及时更换,否则会加重近视。
12、 跷二郎腿对身体不好,会影响血液循环。
13、 久坐不动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14、 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而不是涂抹牙膏。
15、 睡硬板床并不是直接睡硬板,而是指床要有一定的硬度和支撑性。
16、 蜂蜜不能用开水冲,会破坏营养成分。
17、 空腹不宜喝牛奶,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18、 吃海鲜后不宜马上吃水果,容易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
19、 手机充电时不要接打电话,有触电风险。
20、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出门时最好先在门口适应一下,避免心血管疾病发作。
21、 打雷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
22、 用微波炉加热食物时,不能使用金属容器。
23、 防晒霜要在出门前 15  30 分钟涂抹。
24、 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应在 1500  1700 毫升左右。
25、 牙龈出血可能是缺乏维生素 C,也可能是口腔疾病,需要及时检查。
26、 眼药水不能长期使用,可能会损伤眼睛。
27、 用铁锅炒菜不能补铁,人体能吸收的铁是二价铁,而铁锅产生的是三价铁。
28、 发烧时不要捂汗,可能导致体温更高。
29、 长期嚼口香糖对牙齿不好,可能导致咬肌发达。
30、 起床后不要马上叠被子,应该先把被子翻过来晾一会儿,散发湿气。
31、 吃大蒜后嚼点茶叶可以去除口气。
32、 空腹不宜吃柿子,容易形成胃结石。
33、 维生素 C 不能预防感冒,但可以缩短感冒病程。
34、 饭后不宜剧烈运动,容易导致胃下垂。
35、 被蚊子叮咬后,涂肥皂水可以止痒。
36、 长期使用同一种洗发水,头发会产生抗性,效果变差。
37、 牛奶和巧克力不能一起吃,会影响钙的吸收。
38、 吃了头孢类药物后不能喝酒,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时危及生命。
39、 睡觉前不宜吃太多东西,容易加重肠胃负担。
科学小知识40、 眼睛疲劳时,多眨眨眼可以缓解。
41、 冬天嘴唇干裂,不要舔,会越舔越干。
42、 洗头发时,洗发水先在手心揉搓出泡沫再抹到头发上。
43、 吃菠菜前最好先焯水,去除草酸。
44、 面包不宜放在冰箱里保存,会加速变硬。
45、 鱼刺卡喉,用镊子夹不出来时,应尽快去医院。
46、 煮饺子时,在水里加点盐,饺子不容易破皮。
47、 大蒜宜生吃,熟吃会降低其杀菌效果。
48、 每天吃一把坚果,对身体有益,但要控制量,以免摄入过多油脂。
49、 睡觉的枕头高度以 8  15 厘米为宜。
50、 茶叶不宜长时间浸泡,会使茶叶中的有害物质浸出。
51、 新装修的房子要通风半年以上才能入住,减少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危害。
52、 用热水泡脚并不是越烫越好,水温 40  50 度为宜。
53、 空腹不宜喝豆浆,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54、 夏天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6 度左右比较舒适且节能。
55、 吃火锅时,先吃蔬菜再吃肉,能减少油脂摄入。
56、 近视的人不戴眼镜,度数会增长得更快。
57、 睡觉前不宜玩手机,会影响睡眠质量。
58、 吃香蕉不能缓解便秘,只有熟透的香蕉才有一定作用。
59、 鱼刺卡喉时,用力咳嗽可能会让鱼刺卡得更深。
60、 脸上长痘痘,不要用手挤,容易留下疤痕和感染。
61、 切辣椒后手辣,用醋洗手可以缓解。
62、 饭后吃水果不能帮助消化,反而可能加重肠胃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