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岳麓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
1、
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两句使人想到山中屋宇所处地势的高峻,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B. 《逢入京使》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句既能表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同时也表现了他开阔豪迈的胸襟。
C. 《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好的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的创作也应该求新求变。
D. 《约客》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乡村景,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衬托了诗人心情的平静。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南朝 四百八十 寺(  )
A. 确数,整整有四百八十座寺庙。
B. 虚指,形容寺院很多。
3、对下面诗句中修辞手法说明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反语)
B.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对比)
C.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夸张)
D.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对比、比喻)
4、(《狼牙山五壮士》)对本文的写作特,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线索非常清楚。
B. 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
C. 多处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关注人物体,又关注每一位战士。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5、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这句话中的“馥郁”一词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浓郁
B. 淡雅
C. 清香
D. 厚重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掺 和
B. 搅 和
C. 暖 和
D. 柔 和
7、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司空见 惯 (  )
A. 习以为常,积久成性,习惯
B. 纵容(子女等)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
8、形近字组词。 
 列____________ 
 裂____________
9、我学习;我积累。 
 根据拼音;填字词。 
 ①升入初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多的róng yù____。 
 ②在gòu jiàn____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本着与时jù jìn____的思想;不断进取,努力创新。 
 ③对有困难的同学, 你不该旁观和cháo xiào____; 应伸出友谊之手热心帮助他们。 
 ④今天爸爸又收到一个qǐng tiě____, 周日要参加朋友的婚宴。
10、将下列词语中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萌胧____到处乱串____混水摸鱼____臭味相偷____
1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____ 
 ②做事所耗费的时间。____
12、写出近义词。 
 跟随—____溺爱—____柔弱—____
13、根据课文《青花》内容填空。 
 我____着眼前残缺的青花,梦想着青花。在梦想中____, 祖辈的青花,仿佛向我昭示着什么,而我凝视着满地的毛坯,满眼的迷惘。
14、默读课文《草原》;作者去过哪些地方?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后填空。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15、写出反义词。 
 困难—____出现—____广阔—____
评卷人
得 分
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
16、我们阅读课外书,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17、读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判断说法是否正确。 
 汤姆和哈克约定半夜去墓地是为了目睹一场斗杀。
18、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杨柳”指的是杨树和柳树。
19、大风把小树刮得东倒西歪。
20、读《各具特的民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判断。 
 傣族村寨多则一二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
21、读《各具特的民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判断。 
 傣家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22、读《顶碗少年》;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顶碗少年尽管表演最终失败了,但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3、判断正误:“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里的“野草”指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野草》。
24、判断正误。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
评卷人
得 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25、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2分)
(1)其____皆有可观者( )
(2)____于材人远矣 (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间
评卷人
得 分
五、名著导读(共4题,共20分)
26、
《童年》作者 ______ 作品讲述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 主人公第一次挨打的原因是 ______ 。
27、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汤姆奚落了他一番;给他兜头泼了瓢冷水。尚未加盟的哈克现在站在了汤姆一边。于是。 
  那个动摇分子马上为自己“辩护”;极力开脱自己,不想被胆小;想家的毛病损害了自家形象。叛乱总算暂时平定了下来。 
  夜渐深;哈克打起盹来,不久便鼾声大作。乔也跟着进入了梦乡。汤姆用胳膊肘支着头,定睛看着他俩,很长时间,一动不动。最后,他双膝撑地小翼翼地站起来,在草地里和篝火的闪亮处搜寻。他捡起几块半圆形的梧桐树的白薄皮,仔细看了看,最后选中两块中意的。然后他就在火堆旁跪下,用他那块红砚石在树皮上吃力地写了几个字;他把一块卷起来,放到上衣口袋里,另一块放在乔的帽子里,他把帽子挪远了一点后又在里面放了些被小学生视为无价之宝的东西--一截粉笔;一个橡皮球;三个钓鱼钩和一块叫做“纯水晶球”的石头。然后他就踮着脚尖,非常谨慎地从树林中溜出去,直到后来他认为别人已经听不见他的脚步,就立刻飞脚向沙滩那边直跑过去。 
 (1)以上文段选自美国作家 ______ 的小说 ______ 。 
 (2)在《“海盗”生活》这个片段中;写了三个小“海盗”清晨生活,充分的表现了三个少年的 ______ ; ______ 酣畅心境。 
 (3)联系洞中历险相关情节,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汤姆。
28、
名著阅读。(2分)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了,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本文段节选自《____》,其中的“我”是____(名字)。“我”的外祖母是一个____(性格)的下层劳动妇女,她给予“我”无限的力量和支持,使“我”虽饱经生活磨难,但最终成长为一个____的人。
29、
文学常识。
(1)《西游记》中 唐僧骗孙悟空带上的箍儿是_________,在梦中斩了泾河龙王的人是_________。
(2)《朝花夕拾》中,童年鲁迅对下列这些书分别持怎样的态度?请任选一项说明理由。
A. 《鉴略》 B. 《二十四孝图》 C. 《山海经》
我选__________。童年鲁迅对这本书是_______的。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