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导读课
孙略苡
一、激趣导入,进入书中情境。
同学们,老师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课件师读:“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大家还记的是哪篇课文里面的吗?(《冬阳童年骆驼队》),你还记得,这篇文章是哪本书里的?(《城南旧事》)
师:好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城南旧事》。
二、简介名著作者
1、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书的作者林海音女士(课件:林海音照片以
及作者介绍,一个学生读)。
2、了解完作者,让我们一起欣赏作者优美的作品吧。首先看一看书的封面。大家请看本书的封面,这位留着刘海的、可爱的小女孩就是书中的主人公——英子,她的身上有着林海音童年的影子(出示图书封面,教师拿出《城南旧事》图书给学生看。)这是电影《城南旧事》英子的造型。(课件展示)
三、读书方法
1、进入导读
师:那谁能告诉我,从哪个地方能快速知道本书所讲述的内容?(书的导读)你能从导读中到此书的主要内容,读出来吗?(生)
2.由导读引入序言
师:其实,每一本书的前面都有一个序言,“序言”,又叫“序”、“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经过和特点。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课件),而我们学过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正是本书的序言。
师:只要读懂了序言,我们就好像到了顺畅通读本书的一把金钥匙。
3、引导学生看目录
师:那同学们请告诉我,《城南旧事》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5个)分别是什么?
(《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出示课件)目录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
《爸爸的花落了》(看来你真会读书)
师强调:目录的作用在于能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书的主要章节,便于我们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课件)
四、人物画廊巡游
师:好,我们闲言碎语不要讲,赶快进入书中,到人物长廊中感受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吧!
师:书中主人公是谁?
(英子)
师:书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自己放声读一读。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生:天真可爱、纯真无邪、热爱生活的英子。(教师肯定评价并板书)
哪位同学能给英子来个素描,把英子在你心中的形象用自己的话描摹一下?
指生读自己的描述:
(预设)(英子长着一张可爱的圆脸,双眸透着善良,面庞上永远挂着纯真的微笑的,她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师小结:看得出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英子?(喜欢)
师:在她身上有着林海音女士童年的身影,书中啊,有很多英子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关注她吧。
师:那时的小英子才六岁,那是一个最爱玩耍的年龄,也肯定有非常好的玩伴,你想知道她叫什么吗?(想)
师:她叫妞儿,这里是小英子和妞儿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书中是这样写道:
(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她过来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着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等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她又向我笑了笑,指着后面,低低的声音说:“你家住在那条胡同里?”“恩。”我说。“第几个门?”
我伸出手指头来算了算:“一,二,三,四,第四个门。到我们家来玩。”
她摇摇头说:“你们胡同里有疯子,妈不叫我去。”
“怕什么,她又不吃人。”她仍然是笑笑的摇摇头。(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同桌两人分角读读课文,(想两个女生分角读)
师:这段文字,读了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妞儿?(课件)
生:内向腼腆、寡言少语、乖巧听话的英子。(再读一遍)
(课件出示)妞儿的照片(和英子在一起)
冬阳照片师:这张照片是英子和妞儿,虽然妞儿和英子是好朋友,但是妞儿的命运确实比较悲惨,你想知道她命运的结局吗?欲
知后事如何,《惠安
馆》这一章节中自有分解。
(三)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人物
师连接:除了英子和妞儿,书中还有不少令大家特别感兴趣的人物。
1、秀贞(课件展示秀贞的剧照)
师:惠安馆附近的住户都说秀贞是“疯女人”,大家看图片,这个把英子搂在在怀里,像搂着自己孩子的女人像是“疯女人”吗?(板书:秀贞:“疯女人”?)
生:不像
师:书中的秀珍心地善良,但她究竟为何会精神失常,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阅读时仔细的注意她吧。
2、小偷
师:文中还有一个人物,他的工作比较特殊,是个“小偷”
师:生活中的小偷给你什么印象?
(鬼鬼祟祟、凶神恶煞……)
师:但是本书中的“小偷”却是英子的朋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他的命运将会怎样呢?所有的疑问将会在《我们看海去》这一章节寻到答案。
师:除了妞儿、秀贞、小偷是英子的好朋友,还有一个人也在始终牵挂着她,他就是——英子的爸爸。
四、关注人物命运归宿
(课件出示)爸爸的图片
师: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应该多多关注人物们的命运。
然而,当英子长到13岁时——
1、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爸爸是多么喜欢花。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陈家的伯伯对爸爸说:“老林,你这样喜欢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儿!”
从这一段中,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爱花乐观)
师:然而有一天,“爸爸的花却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课件)爸爸的花儿为什么落了,英子都经历了哪些?是什么让英子一瞬间长大了?请同学们课后细细地品读这本《城南旧事》。
师:当然,读书有很多种方法,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老师有几点建议送给大家。(课件)
<;教师小结>
我们读了隽永的回忆,这种语言风格有别于我们读过的很多名著,它是一种这是《城南旧事》的一大特点。
五、总结全课,教师语言渲染总结。
《城南旧事》这部小说中许多段落,文章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的淡淡的伤感,小说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如一篇淡雅的散文,似一首含蓄的诗。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曾经阅读了这部著作的每一位读者,而英子那总是洋溢着笑意的可爱而稚嫩的脸庞也如一幅娟美清新的画,永远永远的印在了每一位读者心灵的深处。(配乐:李叔同的《送别》)
六、作业
耳听不如眼见,请同学们在课后自己读一读《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导读课,旨在于通过教师对此书精彩内容部分或者典型人物命运的把握,有目的性的激发学生阅读此本书的兴趣.本课以学生在四年级学过的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为切入点,引入到本书中。进入本书的内容之前,引导学生明白读书的顺序,从相关地方能获取对应的信息,按照封面(图画、题目)、导读、序言、目录的顺序开始读。在处理这“导读”上,我觉得本节课着力较轻,我提出了“从哪个地方能快速知道本书所讲述的内容”这一个问题,学生从导读中出以后,并没有着重进行看导读的其他的内容,而是寥寥几语一闪而过,课堂中就能发现,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需答案,课堂上有点忽视。
本课中,我重点选取了英子、妞儿和英子的爸爸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任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对话中发现人物性格中的蛛丝马迹,让学生展开想象,临摹出自己印象中的英子,让学生进行分角朗读,一次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把学生带到情节中,学生们在这一个环节中,发言很踊跃,给出了水平较高的答案,整节课中,能给我的引导深入到整个故事情节中来,总起来看,这堂课的效率是较高的,书的情节介绍之后,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其实,在任务情节中已经渗透,意在反复强调,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学会读书方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