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分类]:专升本《刑法》_03001150
[题型]:单选
[分数]:2
1.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A.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罪刑法定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答案:B
2.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某文物机构的文物。甲负责放风,乙负责窃取文物,丙负责运输销售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犯罪集团
答案:B
3.吴某在缓刑考验期间,私自跑到海南去经商,检察机关得知后,多次发函督促其迅速返回原籍,吴某不予理睬。对其应该(  )。
A.撤销缓刑,按原判刑罚加重处
B.按脱逃罪论处
C.抓回原籍予以行政拘留
D.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答案:D
4.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出售。甲的行为(  )。
A.构成走私、贩卖罪
失火罪
B.构成非法持有罪
C.构成走私罪
D.构成贩卖罪
答案:D
5.甲因与别人勾搭成奸而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
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C.属于故意犯罪
D.属于意外事件
答案:A
6.下列哪一行为构成不作为的犯罪?(  )
A.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
B.甲到湖中游泳,见吴某也在游泳。吴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甲未予理睬,吴某溺亡
C.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导致其衰落河中。丁未下河救人,秦某
溺亡
D.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
答案:D
7.甲某是某工厂的电焊工,在一次维修厂房过程中,未消除电焊作业下方堆放的大量的棉纱和锯末,就进行电焊作业。高温的电焊残渣掉落到下方的棉纱和锯末上,引起火灾,造成厂房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同时还导致当时在车间内工作的两名工人被大火烧死。甲某构成(  )
A.失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B.失火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答案:D
8.对偷盗婴儿以罪论处,必须是行为人(  )。
A.导致该婴儿死亡的
B.出于出卖的目的
C.以财物为目的
D.完成了该行为
答案:C
9.关于正当防卫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丁开将正在偷越国(边)境的何某打成重伤。丁成立正当防卫
B.乙发现齐某驾驶摩托车抢劫财物即驾车追赶,2车并行时摩托车撞倒护栏,弹回与乙车碰撞后侧翻,齐某死亡。乙不成立正当防卫
C.丙发现邻居刘某(女)正在家中,即将刘家价值6000元的防盗门砸坏,阻止其。丙成立正当防
D.甲将罪犯顾某扭送至派出所途中,在汽车后座上死死摁住激烈反抗的顾某头部,到派出所时发现其已窒息死亡。甲成立正当防卫
答案:B
10.甲、乙两人有仇,甲于某日携带匕首前往乙家,准备杀乙,途中见有警车路过,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犯罪中止
答案:D
11.贪污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不可以是下列哪种形式?(  )
A.盗窃
B.侵占
C.
D.抢夺
答案:D
12.个体户甲开办的汽车修理厂系某保险公司指定的汽车修理厂家。甲在为他人修理汽车时,多次夸大汽车毁损程度,向保险公司多报汽车修理费用,从保险公司骗取12万元。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
A.以保险论处
B.以罪论处
C.属于民事欺诈,不以犯罪论处
D.以合同罪论处
答案:B
13.下列各罪中,哪一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
A.盗窃罪
B.故意杀人罪
C.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D.玩忽职守罪
答案:C
14.下列行为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是(  )。
A.受到诱惑而实施的行为
B.身体受到暴力强制情况下的行为
C.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D.人在睡梦中的动作
答案:A
15.陈某在街上乘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某损失话费5200元。一周后,陈某将该手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C.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D.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
答案:C
16.甲犯某罪,应处3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7年,对甲的追诉时效是(  )。
A.终身
B.10年
C.15年
D.5年
答案:B
17.大学生甲男在火车站候车时邂逅乙女,二人开始攀谈起来。乙女称自己也在候车,并称自己最崇拜大学生并建议去车站附近公园逛逛。至公园僻静处,二人即拥抱、接吻,随后发生了两性关系。经查,乙是个精神病患者,甲对此并不知情。甲的行为(  )。
A.构成罪
B.构成犯罪,但可以免除处罚
C.构成犯罪但应从轻处罚
D.不构成犯罪
答案:D
18.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李同意。王某借用数周不还,李某碍于情面,一直未讨还。某晚,李某乘王某家无人,将摩托车推回。次日,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诉李某,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李某故意隐瞒真情,称“你要赔就赔吧。”王某于是给付李某摩托车款4000元。后李某恐事情败露,又将摩托车偷偷卖给丁,获得款项35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