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缩略词语的使用与规范
                            徐 玲
摘  要: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也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追求快捷简明的生活方式下也催生出了一些缩略词语。它是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用简短的词语表达出相对冗长的内容。缩略词语切合了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经济原则,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领域也越来越广,在汉语中缩略语处于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在报章杂志上,在影视节目里,在公务文件中,在日常交谈时,缩略语俯拾皆是。但是随之也产生也许多不规范的缩略词语,本文就缩略词语产生的原因、种类、特点、功能和规范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缩略词语分类特点使用规范
一、缩略词语的定义
顾名思义,缩略词语是词语的一种缩略形式,对于它的界定学术界也一直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这里为了讨论的方便暂将它定义为是汉语中较复杂的原词语形式经过选择性压缩和简略之后与原词语意义保持一致的词语。比如,“”、“高考”、“亚太经济区”、“人大常委”等。缩略词语可以分为缩略词和缩略语两个
部分,缩略词如“民警”、“邮编”、“劳模”等,缩略语如“马列主义”、“热岛效应”、“中中中央”、“政协委员”等。本文对这两部分均有涉及,所以合起来称为缩略词语。
二、缩略语产生的原因
(一)大众追求简明快捷的心理
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冲击下,简洁明了已成为人们进行一切活动的信条,以效率为主导的社会背景下,人们运用语言也同样追求经济简练。比如“科研、清仓、整风、高校、两会、三好…...”这类词语具有形式简练、内涵丰富的特点,它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两会”是指“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三无产品”特指“无商标、无合格证、无制造厂厂名的商品”。这些词语的产生跟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将时效、重经济效益是分不开的。
(二)原词语使用频率高,凝固性强
一部分缩略词语的形成是由于原式在语言表达中使用的频率太高,但原式
在表达中显得过于冗长、官方,所以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将其按照大众喜闻乐见的
一种方式,按照紧缩、节略或其他一些方法对原式进行改造。比如“高考”,它的原式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随着教育的发展,它在人们交流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交流中原式的表达会让原本简单的会话情景显得生涩、深沉,所以人们就将它按照节略的方式固定下来。原式出现的频率就自然而然的变少了。
(三)协调音韵节律的需要
音律和谐一直是汉语的审美需求,在古体韵文中表现尤为突出,而为了达到音韵和谐,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缩略语。如“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而何惭”(王勃《滕王阁序》)其中“杨意”、“钟期”是“杨得意”、“钟子期”的缩略。《沁园春·雪》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缩略更是广为流传的佳话。
三、缩略词语的类别
(一)按缩略形成的单位可以分为缩略词、缩略语和缩略语素。
1、缩略词:
纲常----三纲五常  卫视----卫星电视    职高----职业高中
央行----中央银行  私营----私营企业    反霸----反对霸权
2、缩略语:来自于固定性短语的缩略
人大常委等一系列机构名称
3、缩略语素:来自于语素的缩略
可乐----可口可乐  安----安培    瓦----瓦特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平时所见的一些省份的简称如川(四川)、陕(陕西)、赣(江西)等这些词语算不算缩略语,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些省份的简称有一部分不符合缩略词形成的机制,它只是省份的别称,不算为缩略词。
(二)按缩略词形成的方式可以将缩略词分为缩合词语和节略词语
1、从原式中各段中选取代表性成分组成的单位是缩合词语。比如:流感(行性冒)北大(北京大学)首航(首次航行)农林牧副渔(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2、从原式中直接截取而形成的单位是节略词语。比如:复旦(复旦大学)
清华(清华大学)说文(说文解字)
(三)按书写的形式可以分为汉字式缩略词和字母式缩略词
汉字式的缩略语以上皆是
字母式如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VIP(Very Important Person)、BBS(Bulletin Board System)、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B超(B型电子线性扫描超声显像仪)
(四)缩略词按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
1、联合式
空要求科技----科学、技术  研制----研究、制造    查处----调查、处理
德、智、体----德育、智育、体育    妇幼----妇女、幼儿
2、偏正式
食疗----食品疗法    私营----私营企业    局麻----局部麻醉
电邮----    市话----室内通话    网购----网上购物
3、动宾式
整风----整顿作风  清仓----清理仓库    反霸----反对霸权主义
4、主谓式
死缓----死刑缓期执行      能耗电损物流----物品流通
四、缩略词的类型(构成方式)
类型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语言是一种线性的序列,并且这一序列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缩略词的形成也具有一些可以用言语概括出来的规律,如下
(一)抽取式缩略:抽取原式中的某些成分构成缩略词语的一种方式,这是构成缩略词的一种基本方法。比如抽取“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奥”、“运”、“会”构成缩略式“奥运会”。根据抽取式缩略中所抽取的语素在原式中的位置又可以将抽取式分为以下几类:
1、抽取原词语中各部分的第一个语素,构成一个缩略词语
调研----调查研究      公关----公共关系        网购----网上购物
环保----环境保护      北大----北京大学        流感----流行性感冒
2、抽取原词语中前一部分的第一个语素(词)和后一部分的最后一个语素(词),构成一个缩略词语
空----空中小      空少----空中少爷    高校----高等院校
供销社----供销合作社
3、抽取原词语中各部分的最后一个语素构成一个缩略词语
婚龄----结婚年龄      侨务----华侨事务    良种----优良品种
防汛----预防潮汛      师生----教师学生
4、抽取原词语中前一部分的最后一个语素(词),和后一部分的第一个语素(词),构成一个缩略词
民警----人民警察    防盗----提防盗窃        川大----四川大学
侨眷----华侨眷属    防台----预防台风        防治----预防
5、从原式中直接截取某一部分构成一个缩略词
《说文》----《说文解字》  清华-----清华大学      复旦----复旦大学
《后庭》----《玉树后庭花》    《榖梁》-----《春秋榖梁传》
6、抽取原词语中前面部分的第一个语素和后面部分的首尾两个语素,构成一个缩略语
奥运会----林匹克运动会        欧共体----欧洲共同体
(二)合并式缩略:抽取原式中具有共同特征的一些语素,并用数字加以总结概括从而形成缩略词的一种方式。合并式缩略是指原词语中不止一项的并列成分,将原词语通过合并的手段简缩形成汉语缩略词语。根据这类词语的合并方法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
1、数字概括式
“数字概括式”是指把原词语各部分相同的成分(“语素”或是“语义”)抽取出来之后,再在它前面标上与原构成
项数相等的数字而构成的一种缩略形式。数字概括式缩略在现代汉语中运用的频率相当高,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抽头式。抽取原词语各部分开头的成分加以概括构成一个缩略词语。例如: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三包----包修、包换、包退
三无----无生产日期、无生产许可证编号、无保质日期
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四低----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盐、低糖
(2)取尾式。抽取原词语中各部分最后的成分构成的缩略词语。
例如:四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
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三峡----巫峡、瞿塘峡、西岭峡
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3)首尾式。抽取原词语中前一部分的开头和后一部分的结尾部分用数字统括构成的缩略词语。
例如:三民主义----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三军----海军、空军、陆军
(4)杂糅式。根据原词语中不同部分的几个相同成分,分别加以概括,共同构成一个缩略词语。
例如:两弹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5)综合式。这类统括与上述的取字、取义有所不同,它由单纯的取字、取义和其他方式或合而成,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
例如: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2、同素归纳式
同素归纳式缩略是原词语中的后一语言成分是原词语各个并列项所共有的成分,即所谓的“同素”,在归纳了同素之后对各项进行合并同内向得出的缩略形式。
例如:工业、农业----工农业婴儿、幼儿----婴幼儿
工业、商业----工商业进口、出口----进出口
节日、假日----节假日中学、小学----中小学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系统。缩略词也在不断地发展,它的分类远不止提到的这些,上述分类方法仅是比较典型、常见的方法。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分类方法。
五、缩略词语的特点
世上凡事凡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因其作用不同而存在于世,缩略语也不例外。缩略语在现代语言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普遍了,汉语缩略词的发展也有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探讨缩略语的特点有助于促进汉语词汇的进一步发展和缩略语使用的规范化,下面我们谈一谈缩略语与原词语相比相对突出的特点。
(一)形式简洁,表义丰富
言简义丰、使用方便,这是缩略语最本质的特点。缩略语是人们在求简的心理下,将较复杂的原词语缩略成简洁的语言形式并保持其信息量的基本不变的产物。与缩略词相对的原词语,字数多,音节长,形式冗长,主要信息不突出,不易记忆,给阅读和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缩略语能用简洁的方式传达出相对复杂的信息,如在他的诗《七律·长征》中的两居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中的“五岭”就是一个数字统括式缩略语,指横亘在湖南、江西、广东北部交界处的五座高山——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用“五岭”极言其多,不是一般短语所能替代的。因为它不仅用简短的形式保持了原有的信息量,而且在文学艺术手法的层面上渲染了红军翻山越岭时所遇到的困难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