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高峰期的铁路客流形成和骤增,通过分析总结高峰期的主要客流构成成分、特点、和出行的特性,指出客流高峰期与日常旅客运输组织的差异,从而提出科学的排运力,合理的组织开行临时旅客列车,加强售票组织工作,以有效的满足高峰期旅客的出行需求,减轻高峰期铁路运输的压力。
关键词:高峰期;铁路;旅客运输;问题;对策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eak of the railway passenger flow formation and increa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peak of passenger flow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vel,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eak daily passenger flow and transport of passenger organization difference,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row capacity,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peration temporary passenger train, strengthen the ticket organization work, in order to meet the peak of the passenger traffic demand, reduce the pressure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peak.
Keywords: peak;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在某一段时时间,客流量大幅度增加,导致铁路按正常的运输组织方法没有办法满足旅客的运输需求,必须
采取特殊的运输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各种设备能力进行运输,这个时期就是客流高峰期。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给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进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是我国旅客数量的日益增长和对铁路列车质量要求的提高,需要铁路工作者不断的作出努力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高峰期铁路运输特点
高峰期的铁路旅客主要是以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以及民工流为主。其中探亲旅客是构成春运高峰期的主要客流部分;旅游旅客是在节假日的分散型的体和个人客流;学生旅客是指放寒暑假的各类大、中专院校学生客流;农民工是构成全国高峰期客流的主要部分,据统计大约占全国客流的50%到60%之间。在高峰期的铁路运输中具有一下几个特点:
1.地域稳定性
铁路高峰期的旅客具有地域稳定性,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而这些劳动力主要是来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节假日期间旅游的旅客大量涌向旅游胜地,这些客流的发源地和聚集地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尤其是在春运期间,主要的客流往返是北京、广州、成都、上海郑州等地。
2.时间稳定性
高峰期的旅客出行主要集中在春运期间和“五一”、“十一”等黄金周,并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规律性。例如,春节前后的一个星期和黄金周首末几天都是铁路高峰期的主要阶段。
3.组织复杂性
由于旅客运输设备能力的严重不足,高峰期是会有大量的旅客在车站内聚集,特别是在不良气候的条件下,极其容易造成秩序混乱。这就需要铁路与地方公安与武警及交通部门的互相配合,由于涉及的部门和旅客流量很大,共同导致了运输组织工作的复杂性。
4.可诱导性
由于铁路高峰期的旅客具有动态和基数大的特性,很容易造成在一定时间内运输能力不足给旅客带来不便。为此,政府和铁路部门可以通过电视新闻报道、广播等手段引导旅客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或选择出行的时间。
二、我国铁路在高峰期旅客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
1.前期工作不到位
一些地方的铁路客运站在高峰期前期的准备工作存在不足,存在着对旅客流量数据分析预测的不够深入仔细
、没有把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各部门、设施的投入和调度没有提前协调好等问题,当高峰期来临时,给运输组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导向工作的不足
价格和舆论这两个因素是影响旅客选择出行交通工具的主要因素,能够避免因旅客盲目的选择交通工具而导致的客流高峰。同时,引导旅客适时出行,把旅客出行的时间错开,例如通过电视新闻、广播等媒介将铁路客流量高峰期的时间等情况告知广大旅客,以便于旅客选择适合的时间出行,这样能有效的减轻高峰期的运输压力。但是一些铁路客运站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两种方法,造成客流高峰期的出现,影响整个铁路部门的运输工作。
3.售票工作的漏洞
票贩子大量购买火车票,以高价兜售黄牛票的现象十分突出,虽然今年我国铁路售票开始实行实名制,有效的规范了铁路售票,但是还是有一些不法份子利用高峰期车票紧张的情况倒卖黄牛票。加之代售网点的售票管理不规范,售票点的选择要看周围人流是否够大,交通是否方便,是否有宽带接入条件,治安是否可控,票款是否安全等特点进行选设,如未能根据高峰期的旅客特点增加临时代售点,也同样造成铁路售票的工作压力。
4.硬件设施不完善
铁路本身的硬件设施条件不完善限制高峰期旅客运输工作的有效开展。高峰期的客流量具有聚集速度快、起伏变化大等特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铁路的各项运输设备的配置是有限的。由于运输能力的不可调拨性和不可储存性,导致高峰期铁路线路的调车能力、车站能力、发线能力、候车能力及其他服务设施能力的紧张,甚至还会出现列车晚点、车站旅客大量积压、车站堵塞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困扰了铁路高峰期的运输组织工作。
三、高峰期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对策和措施
1.合理规划运行
对主要的客流集中干线增画平行运行图,可以对其充分利用,增强通过能力,减少能力浪费。例如,2011年全国铁路开始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本次调图后,全国铁路将开行旅客列车2128.5对,比现图增加195对,客座总能力将达到401.3万,比现图增加35.1万,铁路客运能力增长9.6%,货运能力增长6%。随着铁路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铁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众出行需求的能力和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
2.临时列车的作业
当主要的枢纽地区的铁路客运站发到线能力不足时,可以组织临时客车经编组站运行,在指点的编组站车场进行挂换机车和车辆的技术检查作业。这样,可以缓解铁路客运站的发到线和咽喉能力的不足,实现车站能力和区间能力的协调,从而提高整体的铁路运输能力。
3.开通长途临客
由于高峰期间的旅客流量会造成主要干线的运输能力严重短缺,在编制临时列车方案时,可以停开基本运行图中的短途旅客列车,一方面可以为临时客车提供车辆,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区间通过能力铺画临时列车。在增开临时列车时,票务中心要严格控制客票的预售期,以免影响停短计划的实施。
4.增强预售、订票组织工作
组织好售票网点的预售票工作,减轻车站售票工作压力就必须做好民工、学生团体票预售工作,按照“错开高峰、路企协作、均衡运输”的原则发售团体票,减轻售票窗口的压力。由于运输能力的不可储存性,只有通过这种科学的组织措施,平抑高峰客流,才能充分发挥其客运能力。
5.增加售票渠道
充分发挥计算机联网售票的优势,发挥代售点的作用,提高售票效率。还可采取扩大售票面积、延长售票时间、增设售票窗口等措施,增加售票能力。通过售票控制,实现调控旅客发送人数,减轻车站客流压力。
结束语:
高峰期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涉及到的不可预测因素有很多,情况比较复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主要的旅客构成、特点、出行等方面的研究,采取科学有效的组织方法,严格控制旅客列车超员率,以确保列车和旅客的安全。充分挖掘既有设备的潜力,解决高峰期铁路运输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提高车站的办理旅客和行包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高峰期铁路的旅客运输组织。
参考文献:
[1]康维韬.客运专线运输组织若干问题的研究[J].铁路运输的特点中国铁道科学,2008(06)
[2]聂磊,廉文彬.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特点分析[J].中国铁路,2008(02)
[3]左大杰,王慈光,倪少权.旅客留剩率与列车上座率的关系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0(07)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