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 审核教师 | 授课周次 | 授课时间 | |||||
课 题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和特点。 3.理解记忆我国几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4.尝试动手绘制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图,并记住重要的铁路枢纽。 | |||||||
教学重点 | 1.识记几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选择。 2.记住我国的南北、东西铁路干线,以及重要的铁路枢纽。 | |||||||
教学难点 | 尝试动手绘制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图,并记住重要的铁路枢纽。 |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讲授法、比较法。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 | |||||||
第1课时 | 课时数 | 1课时 | ||||||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 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 |||||||
一、导入新课(3′) 〖师〗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这确实是意见很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同学们外出时都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 〖生〗踊跃回答。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二、讲授新课(23′)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师〗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呢? 〖生〗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师〗〔补充〕书上的交通运输业的概念是比较专业的。同学们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去理解。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交通运输业是与农业、工业并列的产业之一,包括客运和货运两种方式。 〔提问〕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生〗交通运输业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师〗结合具体生动的例子解释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提问〕大家思考一下,“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生〗说明了交通运输业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教师补充)。 〖师〗〔总结〕建国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通线路总长度、运输工具数量均大幅度增长,交通干线向内地和边疆逐渐延伸,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大交通运输业建设,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师〗〔提问〕我国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呢?那种运输方式的地位最突出? 〖生〗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其中,铁路的地位尤为突出。 〖师〗〔提问〕目前我国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六纵四横”格局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向的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画铁路干线图,标注铁路干线名称以及重要的铁路枢纽。 〖师〗总结识记铁路干线的关键“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六纵四横的格局”。并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104活动第一题。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师〗多媒体出示火车及铁轨、汽车和公路、帆船和水体、飞机和天空、石油或天然气与管道。注意:左面一排是交通工具,右面一排是场地,要求搭配错乱,让学生连线。 〖生〗完成连接。 〖师〗在讲到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时候,结合学生的经验与经历,让学生踊跃回答他乘坐那种交通工具时候的感受,由此对该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认识。 〖生〗踊跃回答,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经验,提升课堂中的学习氛围。 1.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以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是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3.水路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大类。运载量大、运价低、速度慢。是一种适宜运输量大、距离长、时效性不很强的大宗货物的运输方式。 4.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舒适、安全等优点。 5.管道运输适宜于运输液体和气体等物资。 〖师〗补充具体哪一种运输客货的情况下具体选择相应的运输方式。用典型的正反例子解释,加强学生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认识。 〔过渡〕我们认识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之后,要在生活实际中学会具体选择某种运输方式。 要求学生完成课本P104活动第四题。 三、课堂小结(1′) 作为中国主要产业之一的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具有先行发展的特点。我国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上看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有进一步加快建设的需要。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我国铁路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我国的铁路分布特点是“以北京为中心,呈六纵四横分布”。认识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之后,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在实践中选择究竟哪种方式比较满意。 四、课堂练习(3′) 〖生〗完成《学思练》自学检测与巩固训练。 〖师〗将难题分别进行讲解。以个别题为例,给学生教授解题的思路及方式、方法。 五、课堂速记(8′) 根据课本的笔记进行识记。 六、课后作业(2′) 1.背诵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完成《配套练习》的重点题。 | ||||||||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过程、策略):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