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电商最容易被职业打假人盯上的几个方面!
很多人都知道,网淘那些事有一部分店铺是销售食品的,食品不比其他商品,除了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外,还受到食品安全法的监管。从本质上说,我对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举双手赞成,法律的本意是为了保证消费着的权利和安全,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被别有居心的人,当做自己获利的工具。来给大家讲讲食品电商中,容易被职业打假人的几个方面。1、标题、图片、详情页上标注极限词的情况
经过几年打假人的“扫荡”和电商科普,这方面被打假人投诉的概率非常低了,但是,只要你出现这样的字样,基本上板上钉钉,没啥周旋的余地,这种违规在广告法上定义的非常明确。
之前我有个产品详情页图片上写了“高端精英人必备”,结果被打假人盯上了,投诉我使用“高端”两个字!什么“第一”、“最好”、“首家”这些极限词我早就筛选去掉了,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结果职业打假人揪住了“高端”这个词。
结果直接投诉到工商,按照正常人的理解,“高端”不属于极限词,可是打假人不管结果如何,先投诉了再说。他又不用跑工商一家家投诉,直接网上鼠标一点,剩下的就等着工商回复结果,投诉成本很低!
工商喊我过去,告诉我,有人投诉我使用极限违禁词。
我一头雾水,非常纳闷的问道:什么极限词?
一个戴眼镜的工商办事员(现在叫市场监督管理局),一本正经的告诉我:投诉你在商品宣传中使用“高端”这个词!
我当时就火冒三丈,直接怼了一句:“高端”算哪门子违禁词?
那个带着眼镜的办事科员瞅了我一眼,不紧不慢的用中指推了推眼镜,说道:你说不是,可是投诉人觉得你是!你先不要激动,有话好好说,我们办案是按照事实和法律为依据的,你说说,怎么能证明你的产品是高端的?
好歹闯荡江湖那么多年,我一看这架势心里有数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哈,端正自己的态度先!
接着温和的向那位工商办事员讲了我的产品的具体情况,以及词语使用的初衷和目的,又义愤填膺的谴责了职业打假人一番,痛诉他们不但给商家带来了麻烦,还浪费了公共资源,给工商带来了不必要的工作。
结果,人家完全不吃我这套,不冷不热的回了我一句:没事,我们就是干这个的,没人投诉,我们就下岗了,况且这是人家的权利!
接着又说:哪怕你这个“高端”不属于极限违禁词,但是你这个“高端精英人必备”也涉及虚假宣传!按照新的广告法处罚,这是很严重的,你知道啊?一旦投诉转为举报,会被处以2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
后来絮絮叨叨的又给我上了一堆政治课,我就不赘述了,我心里很清楚他的目的,但是依然连连点头,一直说:您说的对,您说的对!
最后,似乎他也讲的累了,就让我录个笔录,做个登记,说投诉人的诉求是希望获得赔偿,你先和他联系吧,如果他能撤诉,那是最好的,看你态度那么认真,也不是故意的,这个案子就结了,我们就不再追究了!
我当时心里怒火中烧,但是很清楚,和他较劲对我没有任何好处,闹僵了不利于后续的处理。
回来后,我赶紧甩了个电话给工商的朋友,告诉他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坦白讲,由于不在一个区,哪怕是领导也不方便直接干预,毕竟那位“眼镜工商”负责、严谨的对待“消费者”(职业打假人)的态度是没错的。
双手赞成最后,他建议的方法是,先看看职业打假人的要求是多少,如果三五百元的,那就尽量协商。太多的话就不要协商了,他会和处理案件的人员联系下,毕竟我这种情况确实不属于极限词违规。
结果这打假人却狮子大张嘴,一口要价1000元,不还价!
我去!不谈了!直接告诉我朋友,宁愿接受工商处罚,不和打假人协商了!
朋友告诉我不要急,他来先联系下办理案件的工商人员,看直接投诉的事实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那很好办,如果成立那再谈处罚的事情不迟。
好在这个词确实不属于违禁极限词,因此在朋友人情关系的加持下,该投诉被以事实依据不充分被驳了回去。但是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忙,可能我不会那么轻易的全身而退,哪怕我不违反广告法违禁词,也不代表我没有其他问题,只要想挑你毛病,店铺那么多商品,工商总能抓出一两个存在问题的地方。
所以对付打假人的第一条关键点就是,千万不要和工商闹僵,你和工商的配合程度有的时候甚至决定了结果!任何法律条文都不可能对具体情况做出说明,如何解读这些规则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