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测试题(附答
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测试题(撒哈拉秀才◇精心拟制 2021.10.24)姓名:部门:分数:备注:含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共37题100分。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 1.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开展权、权、参与权等权利。
2.学校应当建立未成年学生制度,健全学生行为标准,培养未成年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3.网络游戏效劳提供者不得在每日时至次日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效劳。
4.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纳入城乡公共效劳体系,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传。
5.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平安、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6.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开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
7.国家鼓励科研机构和对未成年人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承受义务教育。
9.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遵循幼儿身心开展规律,实施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在体质、、等方面和谐开展。
10.制定本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安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计30分) 1.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的原那么。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保护未年人全面开展
C、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2.关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B、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效劳营业场所等场所进行放松娱乐
C、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D、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安康的活动 3.学校应当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日常生活劳动、,帮助未成年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公益活动
B、生产劳动和效劳性劳动
C、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
D、集体义务劳动 4.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A、语言及网络
B、嘲讽、诽谤
C、暴力行为
D、网络谣言 5.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效劳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招用的未成年人。
A、已满十六周岁
B、未满十六周岁
C、未满十四周岁
D、未完成学业 6.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系统。网络游戏效劳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
A、按时间段登录
B、电子身份认证
C、防沉迷
D、安康使用 7.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居住地的予以劝诫、制止。
A、幼儿园、中小学校
B、公安机关
C、妇幼保健机构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8.学校应当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进行登记并劝返复学;劝返无效的,应当及时向书面报告。
A、教育行政部门
B、公安机关
C、父母或监护人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9.以下关于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无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未成年人可以开拆、查阅
B、因国家平安或者追查刑事犯罪依法进行检查可以开拆、查阅
C、学校老师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开拆、查阅
D、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本人的人身平安可以开拆、查阅 10.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起施行。
A、2021年6月1日
B、2021年12月1日
C、2021年1月1日
D、2021年6月1日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5题,计30分)
1.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2.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相关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
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4.对于留守未年人,监护人应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月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5.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加重其学习负担。
6.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7.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效劳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8.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效劳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9.网络直播效劳提供者在对未成年人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后即可以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效劳。
10.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恳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承受义务教育。
1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安康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干预。
12.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社区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效劳场所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植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未成年人。
1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校服、教材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商业广告。
14.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教育未年人自己保管好。
15.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尊重已满八周岁未成年子女的真实意愿,根据双方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那么依法处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 1.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2.在哪些情形下,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参考答案(撒哈拉秀才拟制,)一、填空题(每题2分)1. 受保护 2. 保护工作 3. 二十二时、八时 4. 家庭教育指导效劳 5. 合理使用网络 6. 心理安康辅导 7. 科技类社会组织 8. 留守、困境、残疾 9. 智力、品德 10. 有道德、有纪律
二、选择题(每题3分)1.C 2.B 3.B 4.A 5.A 6.B 7.D 8.A 9.C
10.D 三、判断题(每题2分)1. ⅹ 解析:未满十八周岁2. ⅹ 解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3. √ 4. ⅹ 解析: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5. √ 6. √ 7. √ 8. √ 9. ⅹ 解析: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10.ⅹ 解析:应当责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其送入学校承受义务教育。
11.√ 12.ⅹ 解析: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或者优惠开放。
13.√ 14.ⅹ 解析: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15.√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安康开展的规律和特点;(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2.以下情形下,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一)查不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二)监护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