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FOCUS ON ANIMATED MOVIES
动画视域
自20世纪中叶起,日本动画就因其商业性和审美价值的高度融合受到赞誉。一直以来,青春电影都是世界性关注和探讨的母题,在日本电影中,青春主题系列电影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青春的深情刻画与体悟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物哀美学的影像映射。日本青春电影发展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主题内容层面,主要展现青年的生活,传递青年的情感体验,表达青年的思想追求,为大众呈现出纯爱、叛逆、迷惘等多种形态各异的青春模式,同时“凭借语言、建筑、器物、服饰、饮食、历史等具体符号构建出专属某
地的气质”
[1]
。创作层面,日本青春题材动画电影以漫画作品改编和动画导演原创两个创作途径为主,在青春唯美感伤的大主题下,该类别电影的创作手法灵活多变,通过影像构建时空堆叠的架空世界,用丰富唯美的意象将人、景、情完美融合,肆意地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出更具戏剧冲突的故事。“采用抽象化表达复现客观物象,同时又注重营造陌生化效果,由此生成了普遍蕴含幻觉彩、诗化意味的审美情境。这种源自生活原型,同时又有别于纪实美学的呈现,令动画艺术成为既负载
想象又隐喻现实的‘飞地式’
媒介”[2]
,本文以《你的名字》(新海诚,2016)、《言
叶之庭》(新海诚,2013)、《秒速五厘米》(新海诚,2007)、《天气之子》(新海诚,2019)、《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新海诚,2004)、《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牛岛新一郎,2018)、《声之形》(山田尚子,2016)七部热门日本青春题材动画电影为例,以日本青春
题材动画电影“在地性”与“飞地性”为切入点展开研究。
一、人文风貌与景观构造的“在地性”
“在地性”这一概念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当中有自然天成、天人合一的韵味,放置于电影领域则可解释为由人文风貌、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因素交融所形成的特点,它是“艺术与环境间的特定关系,是对艺术与地缘密切联系的认可,并凭借语言、建筑、器物、服饰、饮食、历史等具体符号构建出专属某地的气
质。”[3]
日本青春题材动画电影勾勒青春时期的纯爱
世界,偏重于真实生活的构建,关注年轻男女的情感与成长,同时也高度还原了具有地方特的景观构筑,为情节的发展提供坚实有效的情境空间。笔者试从人文风貌与景观构筑两个角度切入阐释日本青春题材动画电影的“在地性”。
(一)人文风貌
日本青春题材动画电影中彰显的人文风貌主要为青春时期纯爱世界的勾勒,影片关注年轻男女的情感与成长,深度刻画位于这一人生阶段的男孩女孩在纷乱复杂的成长中内心的呐喊,其中不乏青春的浪漫纯爱、彷徨迷惘、创伤体验。
纯爱是独属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一份几近于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浪漫主义情感,至真至纯,是少男少女成长阶段中绚烂的一抹。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在
【作者简介】 李鸿武,男,山东高密人,韩国国立全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郑州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雕塑,美学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公共艺术介入社科普及的可行性研究”(编号:0191)成果。
李鸿武
日本青春题材动画电影 “在地性”与“飞地性”的兼容
2020
这段感情中变得真诚而勇敢,渐渐成长为更好的少年,以更饱满鲜活的灵魂迎接未来。例如在《你的名字》中,创作者为大家讲述了一个带有玄幻彩的青春爱情故事。男主人公立花泷和女主人公宫水三叶忽然发现彼此交换了身体,经过了震惊、尴尬与互相“折磨”后两个人也渐渐熟悉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些许情愫。然而,当男主人公立花泷来到记忆中的小镇寻心爱之人时,突然发现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平行时空中,而且由于一场陨石坠落的灾害,三年前宫水三叶就已过世。为此,立花泷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拯救昔日的恋人。由此看来,《你的名字》实则是在甜美纯爱的包装下讲述一个少年为爱救世的故事,影片不局限于对儿女情长的浅表性刻画,而是对青春的纯爱进行深度描写,由此,影片散发出温暖、积极的光芒。当然,浪漫唯美的情愫过后或许留下的是青春逝去、爱情未满的遗憾与忧伤,《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中三位主人公的青春爱情故事虽然未能圆满,但这些独属于青春的情感成为了他们人生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在多数人的青春故事里,纯爱或许只是匆匆一瞬,大多数人的青春都是由复杂情绪和酸甜苦辣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最终汇聚成的迷惘、彷徨和感伤。青春本身有其伤感、忧郁的一面,生命的意义、生活的重心、成长的代价……独属于青春期的困惑接踵而至。除却青春的纯爱体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性体验也是一大分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刻骨铭心无法回避的酸涩过往,也正是这些苦痛锻炼了少年的骨骼,使得他们在向成年世界前行的过程中更加坚韧。例如在《言叶之庭》中,男女主人公是社会中普通小人物的缩影,他们克制地倾诉着自己的感情,孤独且内敛。男主人公孝雄是一个单亲家庭中的小孩,与母亲和哥哥相依为命。然而母亲的生活重心似乎并不在家庭,她为了追逐爱情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哥哥也因此失望地离开家,最终家里只剩下了孝雄孤独一人。女主人公雪野百香因师生恋的流言被同学排挤。
两个满载晦涩情绪的孤独的年轻人偶然相遇,于是,相互慰藉,最终拥有爱。再如《声之形》选取了“校园霸凌”与“残障人士”两大令人深思的社会热点话题,将它们与“青春”和“成长”结合,以温情的方式讲述了两个少年的成长物语。影片中女主人公被抢夺助听器以至于耳朵
流血,和别人交流的本子被丢入水塘,最终被迫转学
甚至一度想要跳楼自杀。男主人公石田则是历经了霸
凌者与被霸凌者两个身份,最终两个人在摩擦与碰撞
中实现了彼此的救赎,相互扶持并最终获得了自我认
同和社会认同,变成了更加勇敢且坦然的人,成长便
是这样一个不断试错最终走向成熟的过程。正如山田
尚子所说,《声之形》讲述了人性中不美好的一面,但
正是因为这些不美好才让少年得以成长,因此这依然
是一个关乎成长的美好的故事。又如《我想吃掉你的
胰脏》中男女主人公的人物设定完全相反,山内樱良
外向开朗,不受规则所束缚,志贺春树则是个活在自
己的小世界里的人且规则性极强。性格截然相反的两
个人在相处中不断向对方靠近,彼此汲取了对方身上
的闪光之处,成为更好的自己。然而美好的故事与悲
伤的基调同步,这份青春的纯爱结束于山内樱良的葬
礼,也重新开始于山内樱良的葬礼,生命的终结也是
新生,男主人公志贺春树在对樱良的回忆中走出自己
的小世界,认识新朋友,和心中的樱良一起开始崭新
的人生。此类影片没有将青春的成长简化为单纯的美
好,创作者往往将残酷的故事与青春的美好和鲜活相
融合。
除却青春与成长,多数影片还融入了独具民族
或地方特的传统文化,更加凸显人文风貌。日本传
统文化中的“巫”元素反复出现在《你的名字》这部影
片中,例如女主人公宫水三叶以及奶奶的“巫女”身
份,再如男主人公立花泷借助“巫”的力量最终扭转时
空,拯救了众多生命,也最终实现和女主人公的相聚。
“巫”不仅是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接点,更是现代社
会大众心底的那份自然文化归属。
(二)景观构筑
日本青春系列动画影片中景观构筑方面则以高
度真实性为原则,取景真实的建筑并辅以动画效果的
加成,重视构图与镜头的流动性,最终达成人、景、情
的完美交融。例如《你的名字》就为观众高度还原了
现代化都市和远离喧嚣的美丽小镇。影片中的东京是
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繁华都市,高楼、人、川流不息
的交通工具,处处流露着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现代气
息。区别于东京高密度、多高层、现代化的建筑风格,
75
FOCUS ON ANIMATED MOVIES动画视域糸守町的建筑则呈现出更为“空寂婉转”的气质,突
出表现了古典主义建筑美学。影片创作者通过大量
远景、全景镜头,将错落有致的日式传统建筑一一展
现。简单的素材,简洁的布置,简朴的风格,极具日式
审美的庭院建筑渲染的是“空寂”的艺术,具有禅的
简朴、自然、幽玄的性格特征。与此同时,影片在描绘
小镇糸守町的景观时,在场景的设置与建筑风格的
把握上都始终秉持亲山亲水的策略,彰显和谐与自
然。与此同时巧妙安插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例如
牌楼、庙台等等,通过如此设计,小镇的特更为突
出,与东京这座大都市的不同气质便更为明显,也为
观众营造出更加直接的真实感,并为故事情节的不断
推进提供了一个坚实有效的情境空间。再如《言叶之
庭》中的主要场景原型取材自横跨东京新宿区与涩谷
区的国民公园“新宿御苑”中的日本庭园区。此处植
物众多,是人们观赏樱花和枫叶的著名景点。影片的
创作者抓住了此处场景开阔辽远、深浅不一、“层峦
叠嶂”的特征,加以梅雨时节水雾缭绕的特殊效果,
并将其与庭院背后冰冷的大厦相映衬,更显出此地的
梦幻。
二、世界构设与物哀美学的“飞地性”
(一)世界——架空与虚构
架空世界是指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虚构的世界观,在文学作品、电影作品等艺术作品里建构的不
同于我们身处的虚拟世界。架空世界一定意义上也可
以理解为平行宇宙、多元宇宙、平行时空甚至未来世
韩国青春少女
界。在这个世界里,现实世界的规则可能被违背或是
超越,这也正是架空世界的意义所在。架空世界的存
在使得一些不合理成为“合理”,它是组织故事情节、
塑造人物形象的新媒介,由此,艺术创作者可以创作
出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原本
停留在对青春逝去、爱情未满的遗憾与忧伤中,但随
着剧情的发展,观众们走进了创作者创造的融合了战
争和科幻元素的架空世界,在这个理想化的架空世界
里,爱情、梦想、反战争三大主题交织。影片中佐由理
躺在病床上沉睡,但另一个佐由理在架空世界里可以
看到病床上的自己,可以重新观察整个世界。为了拯救佐由理,也为了拯救世界,浩纪与拓也重启了年少的飞行计划,
这次不仅仅是为了一睹高塔。最后,佐由理在飞行器中苏醒并与浩纪深情相拥,二人青春之歌得以在战争中续写。再如在《你的名字》中对架空世界的时空叙事贯穿始终,影片创作者巧用“梦”作为两人完成身体与灵魂交互的媒介将分处两个时空的男女主人公立花泷和宫水三叶的人生轨迹重叠在一起。正如上文所述,当男主人公立花泷来到记忆中的小镇寻心爱之人时,突然发现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平行时空中,而且由于一场陨石坠落的灾害,三年前宫水三叶就已过世。为此,立花泷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拯救昔日的恋人。而这份力量的源泉便是架空世界给予创作者以及创作形象本身的可能性。接近影片的尾声,立花泷来到糸守町,绕着“诹访湖”来回奔跑,尽管与宫水三叶站立在相同的空间里,两人之间却隔着三年的时光。传说在黄昏之时,可看见不可见之人,黄昏时分时空交错,两人终于见到了彼此。
(二)物哀——风景与意象,距离与留白
“物哀”是由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此刻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恐惧,或憧憬。总结来说物哀是被人所感知与体会的存在,是人对客观对象产生主观感情。“哀”并不简单解释为哀伤,而是一种“感动”。这种审美情感是指人们从本心出发感知到客观对象并产生情感共鸣,最终达到灵魂与物质的交融。[4]对物哀美的追求渗透在日本青春题材动画电影之中,一方面,通过特定的风景抒发情感,使用丰富唯美的意象将人、景、情完美融合,是《秒速五厘米》中飘落的樱花,是《你的名字》中神秘的黄昏,是《天气之子》中的雨与晴日,也是《言叶之庭》中的天空与男孩亲手制作的鞋。为了体现物哀之美,创作者在电影中设置了大量富有韵味的意象,例如影片《言叶之庭》中的鞋,对于男主人公孝雄而言,鞋是维持生计的资本,是追逐的人生梦想,当他的鞋子迎来第一位模特时,鞋子也承载了孝雄对爱情的追求。又如在影片《天气之
子》中,主人公帆高独自前往东京时恰逢一场暴雨,对于此刻的帆高而言,暴雨是自由的代表,是远离小岛的标志。当他进入东京,雨所象征的情感又发生了变
76
77
2020
化,他不断地自言自语,感慨东京的冷酷,对于此刻的帆高而言,雨是彷徨孤寂的象征。尔后,帆高进入圭介的事务所,雨水逐渐变得轻快,对于此刻的帆高而言,雨是快乐的点滴,是明亮的未来。后来,帆高在雨中邂逅阳菜,雨就如纽带将他们二人相连。通过象征和联想来顿悟并赋予景物真实的意义,这也体现了禅宗冥想的艺术。另一方面,该系列影视作品在叙事上以节制的姿态讲述缺憾与哀伤,这其中,保留距离感与“留白”便是最典型的创作手法。由于危险的地理位置,日本民族时常面临现实生存危机,同时佛教中无常的思想也对日本民众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因如此,人们在感知
体会事物的同时抱有一定的距离感。例如《秒速五厘米》,该影片的成名句“樱花下落的速度是每秒钟五厘米,大约一分钟就能和地面接触,如果两个人的心有距离,我该用怎样的速度,经过多少时间,才能与你相遇”中的关键词便是“距离”。短篇故事《樱花抄》里男主人公转校离开,由于空间的隔离,男女主人公的联系越发减少,直到消失,少男少女的情感由于空间的距离感戛然而止,两人之间心的距离也渐行渐远。距离感的拉远除却由叙事营造,也可通过镜头的巧妙运用来创造。人是渺小的,人类的力量在时空的隔阂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该系列影片在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远景镜头,如《你的名字》中主人公多以渺小的形态被放置在极为广阔辽远的空间里,呈现给观众的
视觉效果便是:与时空相较,人类无比渺小。
“留白”一词,原指在书画艺术等创作过程中,为了使作品精致协调而有意识地在作品中留出相应的空白之处。但东方人在表达的过程中为了使其意蕴悠长深远常常使用“留白”这一艺术手法。除却由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塑造出的“留白”,此类影片中最为典型的“留白”当属结局的“留白”,例如在影片《秒速五厘米》中青春的爱恋无疾而终,没有结局的结局给观众留下了无尽遐想的空间。因为距离,所以未知;因为未知,所以想象。
结语
日本青春动画电影是青春现实主题与天马行空想象的巧妙融合,一方面,日本青春题材动画电影勾勒青春时期的纯爱世界,偏重于真实生活的构建,关注年轻男女的情感与成长,同时也严谨巧妙地还原了具有地方特的景观构筑,为情节的发展提供坚实有效的情境空间。这是其“在地性”的体现。另一方面,该系列影片也呈现“飞地性”的特征,创作者往往通
过影像构建时空堆叠的架空世界,使用丰富唯美的意象将人、景、情完美融合,实现了数字时代下技术美到艺术美的完美转变。总而言之,日本青春题材动画电影实现了“在地性”与“飞地性”的高度兼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