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炫臻“哈中”的韩国“雪糕妹妹”
佚 名
【期刊名称】《课堂内外(高中版)》
【年(卷),期】2015(000)001
【总页数】2页(P68-69)
【正文语种】中 文
第六季中国校花大赛总决赛的冠军李炫臻,身份有点特殊,她是韩国人。
确切地说,这是一个“哈中”的韩国人,已经在北京待了8年,习惯了“不需要敬语”的平等、自由的交流,时不时甩出一两句北京“老话儿”,甚至获得了国际汉语等级测试中最高等级的证书。
这一切,还得感谢妈妈的远见。因为不愿意让三个女儿成为平凡的韩国学生,2006年便带着11岁的炫臻妹仨来到北京,只有每年的寒暑假期才回到韩国探亲,目的只有一个,要让中文成为她们的技能和竞争力。
韩国青春少女为了给孩子们学习中文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妈妈没有把家安在韩国人扎堆儿的望京附近,而是选择了朝阳区一处普通居民区。妹仨也没有进入国际学校就读,而是跟着中国孩子们一路从小学念到了大学。在中国长大的李炫臻,甚至更喜欢跟中国人玩在一起,她觉得韩国的礼貌、文化习惯过于严谨,与长辈、生人、自己的朋友交流时大不一样。
高中时,李炫臻连跳两级,并回到韩国复习准备参加高考。回国后的她感到有点焦虑,除了饮食和气候上的不适应,还少了朋友的陪伴。“因为是在中国念的中学,在韩国参加高考还是很困难的,考试内容不一样,所有科目都要重新学习,尤其是历史。”
这期间,李炫臻并非没有其他的选择机会,一家模特培训机构看中了她甜美的长相和172cm的高挑身材,提供奖学金,希望她加入培训。经过短暂的接触,她发觉当模特并不是她想走的道路。
韩国高考结束后,她又回到中国来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如愿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2012级播音主持专业。“我的比我更早考上传媒大学,入学之前,我经常到学校来她,喜欢在校园里逛一逛。现在,学校里许多同学都知道播音系有我们这对韩国妹。”
然而,正式学习播音时李炫臻感到非常苦恼,共鸣、发音、吐字……都比中国的同学们差好多。入学后的
第一次留学生晚会,主持稿出得特别晚,匆忙之中她没有完全把稿子背熟。“那时我没有任何主持经验,稿子不熟又不太善于表达,与经验丰富的师哥师们一同主持,我时常接不上话,只能笑着站在一边。”下了舞台,来助阵的妈妈说,“舞台上你是最好看的,但是是主持得最难看的。”
从此,她开始加倍努力学习。播音系有早起练声的传统,她不住在学校,可为参加早7点的发音练习,每天5点半就起床了。
去年6月,拿着雪糕走在校园里的李炫臻,被来素材的摄影师仝丹奇发现了,于是镜头下的她成了广大网友熟知的“雪糕妹妹”。
红了之后,微软通过微博联系到李炫臻,希望她能来从事微软小娜(微软语音助手)的市场运营相关工作。因为她喜欢尝试新的东西,于是接受了这个专业之外的挑战。
现在的她还没有毕业,只想顺其自然慢慢寻喜欢做的事。不久前,导演肖飞在微博上邀请她出演他执导的电影《爱情麻辣烫2015》,她也很紧张且愉快地答应了,想借这个机会去和老师们学习。
关于是否会进娱乐圈,她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只觉得应该趁着年轻多尝试,到自己真正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