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INFORMATION
等级并非绝对标准挑选优质食用油要这样做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大多数食用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等级越高的食用油,精炼程度越高。在生活中,不少人在购买食用油时完全把等级奉为绝对标准,认为级别越高的食用油一定越有营养。其实,这是不科学的。那么,到底该如何挑选优质的食用油呢?
1.千万别把等级作为购买食用油的唯一原则。食用油等级越高,代表其精炼加工越充分,越有利于去除毛油中存在的有害杂质。但是,精炼过程相反地也去掉了食用油中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例如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因此,从营养的角度看,级别越高的食用油,营养并非越高。相反,级别越低的食用油,营养成分往往保留得更好。
2.对比食用油中的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美国塔夫斯大学人类营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爱丽丝•里奇特斯坦及其团队通过实验证明,在所有膳食脂肪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最佳,食用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食用饱和脂肪酸低29%o另外,不饱和脂肪酸好于饱和脂肪酸,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人体摄入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量,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含量,这两样都是可能导致心脏疾病的因素。因此,结合以上实验结果,消费者可以遵循这样一个选用食用油的公式,即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 酸〉饱和脂肪酸,几乎所有食用油都含有以上三种脂肪酸,人们在选购时可以对比其含量进行挑选。
3.从外观上直接辨别食用油的品质。首先,对小包装油要认真查看其商标,特别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日期,无厂名、无厂址、无引用质量标准代号的千万不要随意购买。其次,
一般来说,颜较浅的食用油品质较高,而颜较深(香油除外)的食用油则品质较低,而且加工出来的劣质油比一般食用油的颜要深。此外,一般好品质的食用油其透明度较好,无混浊,而且食用油若无沉淀和悬浮物,
食用油标准
且粘度较小,则品质也较好。
这5个“省吃俭用”的习惯,一定要改
"省吃俭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若是这-美德贯彻过头了,很容易形成健康隐患
买菜捡便宜:营养流失多
超市在晚上通常会将切好的蔬菜水果打折出售,而不少人会特意选择那个时间点购物。但是相较而言,新鲜的果蔬中含有的维生素C、类黄酮等营养成分较高;若把绿菜花、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切碎之后,在室温空气中放置6小时,一些辅助抗癌物质的损失率可高达75%,还可能会产生一些对健康不利的物质。
【建议】买菜、买肉都要挑新鲜的,切好、搭配好的半成品食材最好少买。
剩菜不舍扔:肠胃多受累
面对晚上吃不完的饭菜,有些人总喜欢放进冰箱,第二天甚至第三天还在继续吃。但冰箱并不是保险箱,冰箱里的细菌数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可能会成百上千倍地增长,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很容易导致急性肠胃炎,出现上吐下泻等症状。
【建议】绿叶菜、凉拌菜一定不能过夜;其他剩菜在冰箱存放的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而且定要咼温加热后再食用O
去掉发霉部分继续吃:肝损伤
水果放久了会腐烂,而很多人都会把烂的部分切掉继续食用。但其实我们看到的发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