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1.李商隐与吴文英创作的比较
2.苏轼的人格魅力
3.孟浩然诗歌的整体诗境美
4.盛唐边塞诗的美学追求
5.王勃与李贺诗歌创作的比较
6.元稹与李商隐爱情诗创作的比较
7.宋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
8.欧阳修词的艺术特
9.黄庭坚诗歌创作的书卷气特
10.陆游爱情诗的创作
11.陈子昂感遇诗所具有的“风骨”与“兴寄”特
12.王昌龄诗歌的造境艺术
13.王维的乐府诗特征
14.李贺与李商隐诗歌创作的比较
15.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美学特征
16.分析盛唐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17.李商隐与杜牧咏史诗创作的比较
18.刘禹锡与柳宗元诗歌创作的比较
19.李贺诗歌意象组合的特
20.李商隐无题诗的特
21.《长恨歌》的美学特征
22.王维乐府诗与白居易乐府诗创作的比较
23.王维的诗论特
24.王维的画论特
25.论《诗经·小雅》的文学价值
26.论《左传》对于中国叙事文学的意义
27.论庄子散文的文学价值
28.论《史记》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意义
29.论古代神话对屈原作品的影响
30.论汉代京都赋的流变过程
31.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特点
32.论曹植诗歌和建安风骨的关系
33.论魏晋志怪小说的文学价值
34.论魏晋南北朝诗歌景物描写的发展过程
35.论《牡丹亭》的人文主义彩
36.论高启诗文的艺术特
37.吴伟业叙事诗艺术分析
38.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39.《儒林外史》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40.《金瓶梅》中潘金莲形象分析
41.《金瓶梅》中孟玉楼形象分析
42.论《三国演义》中关羽形象的文化意义
43.《西游记》中女妖形象分析
44.试分析《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
45.从武松形象看《水浒传》人物塑造的艺术成就。
46.《水浒传》梁山好汉绰号的文化审视。
47.从《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看明代白话小说的时代内容。
48.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科举情结与科举批判。
49.试论《儒林外史》中的腐儒形象。
50.试析《儒林外史》呈现的科举活动和科举观。
51.孙悟空形象的道德审美意蕴。
52.《长生殿》与洪昇的爱情观。
53.试论《聊斋志异》反传统倾向。
54.论《三国演义》中“义”的悲剧性。
55.论《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艺术特
56.论《西游记》的孙悟空形象
57.论《牡丹亭》的杜丽娘形象
58.论《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59.论《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制度的批判
60.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61.论《聊斋志异》的狐女形象
62.论《聊斋志异》的书生形象
63.论贾宝玉形象的悲剧性
64.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65.论纳兰性德词作的艺术特
66.《易》与原始歌谣
67.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68.《庄子·逍遥游》的文学意义
69.《左传》对中国史传文学之影响
70.历代对《离骚》的评析及其得失
71.从陆贾到司马迁,西汉前期散文的演进
72.论曹丕的文学成就(或曹操、曹植)
73.生命觉醒中的忧叹,《古诗十九首》浅析
74.论陶渊明《饮酒》诗的审美境界
现当代文学
1.鲁迅笔下的“鬼神”世界
2.《鬼魂录》译著与“国民性批判”问题
3.《茶馆》中“国”“民”关系探析
4.颓废之都与无格之民,重谈《废都》郭敬明写的歌词
5.“改良”抑或“革命”,再谈《武训传》
6.海子的精神困境,从“死亡四部书”谈起
7.现代婚姻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8.革命文学中的“暴力叙事”,以《小二黑结婚》为例
9.《关汉卿》与当代中国革命会与构建问题
10.网络时代的文学话语浅析
11.论萧红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内涵
12.论史铁生笔下所感悟到的生命
13.浅谈《家》中女性形象
14.浅析曹七巧悲剧的成因
15.浅谈《洼地上的战役》中的爱情
16.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及现实意义
17.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的分析
18.从《边城》的人性美看沈从文的人生追求
19.骆驼祥子与北漂一族的相互关系及现实意义
20.浅谈徐志摩的爱情诗
21.论王安忆小说的历史个人话语
22.张贤亮与郁达夫小说比较
23.论《丰乳肥臀》中上官鲁氏的神话原型特征
24.论张洁小说的女性主义特征
25.论余华小说的民间叙事,以《活着》为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