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春文化
郭敬明写的歌词——以一些当下中国热门青春电影为例
年轻人,如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和扩大,以其为主体的青春文化,更是迅猛发展,参与者已经不仅仅是年轻人了。为了解这种现象,有必要对青春文化进行研究。
而青春文化形式繁多,内容也各有不同,以一篇论文涵盖,并阐释清楚,恐无人能做到。故笔者以一些由热门小说改编成的热门青春电影为例,进行评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小时代》
暑假来了,四娘(郭敬明)领着一“小鲜肉”又开骚了。且不说里边绚丽的装饰,高大上的生活,现实中的奢侈生活也并非如此;也不说里边错乱的情感纠纷,就像郭敬明小说,只是把一个简单的事,用错乱的语言,如语法错误,甚至经验和逻辑错误,显得与众不同,显得很有“内涵”。就那核心思想——多少人有相貌、有手段、有内涵,付出多少都没上位,一没
手段、没内涵,其实也没啥相貌的小男人、小女人,自以为有爱、有能耐,想靠些小确幸、小努力,反倒能获得自己的小时代?
也不必多说了,一起坐看十年后的四娘能有多妖娆,其粉丝能有多灿烂,它们的小时代在现实中结局会怎样!
二
《后会无期》
韩二(韩寒被公众质疑其有代笔,而其至极未能有效澄清,故享有此称呼,意思应有两层:1.韩寒二号,一号是其代笔;2.骂人很“二”的二)还是老样子。
主角不传统,又传统:为了梦想,迷茫,倔强,仍放不下名誉,亲故,家乡。现实又不现实:各种嘲讽各种伤,始终迷茫,几次说右转,暗喻政治,却无理由,结果也依旧;主角最终虽成功,作为片尾却失败——照那样折腾下去,如何能突然成功?
抓嫖那一段,还可以有另一种设计:消费者假装突遭抓嫖,勇救服务者,包夜变成包年,还免费。
虽然看这片不是我出钱,但非我愿,结果不出所料。《后会无期》,后会无期。
三
《万物生长》
这部片改编自冯唐的小说,可路金波是监制。里边很多表现风格,非常像韩寒,也像路金波自己当年的一些经历,甚至韩庚扮演的男主角,都有点像路金波年轻时。看来有些人说,韩寒的代笔是路金波,我表示不太怀疑:黄段子和黑幽默,穿插真情纯爱,尤其对我朝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社会的把握
四
《左耳》
当初没花钱去看是对的。虽然结局不像《万物生长》,开头就能猜到,但剧情太扯:中国大陆哪个学校会有那样一拨高三的学生?萌妹子说“我早就不看韩寒了”,要真这样,她怎会为小白脸一伤再伤?(我意思是,如果真看腻了韩寒的,萌妹子不会那么傻,也不会还是萌妹子)
也有不扯的:小白脸,小痞子,都不靠谱。而选秀时说自己没恋爱过的白富美,其实重复了胡夏当年的台词。
五
《何以笙箫默》
如果男女主角的经历互换,这个故事绝对火不了。且不说我朝律师哪有男主角那样年纪轻轻就有名、有钱、有道义、还有颜值的;也不说男主角对女主角父亲始终痛恨,却始终深爱女主角;更不说两人分手七年,都没和别人上过。就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