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人来说,或许最近彼此间的问候语已经从“你吃了么?”变为“你星穿没?”由《盗梦空间》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并执导的“烧脑”大片《星际穿越》,在内地上映5天票房达2.6亿,更难得的是,票房和好评“齐飞”,人们在惊叹《星际穿越》史诗般的恢弘与震撼的同时,也在感叹影片主创的无尽想象力。
《星际穿越》讲述的是末世地球的故事,人类在绝望中派出最后一批宇航员,试图通过穿越时空隧道即虫洞,到一个宇宙中的新家园。和以往观看好莱坞科幻大片不同,《星际穿越》使得观众在欣赏宇宙奇观的同时,也被“科普”了一把,有网友边看电影边发:“黑洞潮汐”是啥啊?“五维空间难道是立方体?”更有人直呼:“不好好学习以后连电影都看不懂了!”
与此同时,一系列相关的“脑补”帖也迅速在网上蹿红,一些科普网站甚至专门成立了《星际穿越》讨论区,什么理科生眼中的《星际穿越》;看《星际穿越》前需要知道的N个知识;N个细节解读《星际穿越》等,这样的帖子一经发布便引发体性转发。
一段来自国外的视频《从一维到十维》成了众多网友理解多维空间的“养料”,但很快就有科普网站用大量常人看不懂的公式对视频内容进行逐条批驳。大屏幕上,时间变缓、引力效应、五维空间、外星巨浪以超乎想象的形式一一呈现,尤其是人类最为好奇、神秘莫测的“虫洞”及“黑洞”也首次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式惊艳现身,完全满足了科幻迷们心中所想的虫洞景观……一时间,不论男女老少脑洞大开,忙着欣赏这部带着众多天文学、物理学符号的大片,忙着吸收各式各样的知识,忙着将自己的膝盖献给诺神,《星际穿越》的影响力俨然已经从电影界“穿越”到社会各阶层。
电影屏幕上在表现人类为了拯救自身所做出的悲壮性地探索和努力,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探索也在进行着,不过与影片中已达到的程度相比还处于襁褓阶段:仅仅向深空发射探测器和无线信号,期待遥远的天际传来回音。最新的消息来自欧洲航天局,经过十年的飞行,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本月中抵达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并成功释放着陆器“菲莱”登陆彗星表面。但仅仅过了约60个小时,“菲莱”就因为电力问题遗憾地进入了休眠状态。所幸,“菲莱”着陆以后获取的实验数据都已传回地球。一周前,“菲莱”与地面控制人员最后一次通信,持续大约两小时。在此期间,它接受指令,旋转35度,将身上较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朝向阳光,并抓紧最后时间,把所有的实验数据传回地球。现在全球所有航天人都在关注“菲莱”,它就这样沉睡不醒了吗,欧航局说,除非太阳能电池板获取足够光照并转化成足够电力使“菲莱”苏醒,否则地面控制人员无法与“菲莱”建立联系。
诺兰大神的作品每一次都会引起轰动和讨论,这次的《星际穿越》我相信也不例外。这部电影的烧脑程度不亚于《盗梦空间》,这都来源里其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这些理论知识确实有些深奥抽象,那么这里为了方便大家观影,就以一个科幻爱好者的角度为大家阐释一下影片中提及的一些科学术语及理论吧。
星际穿越真的很好看真的很难懂
宇航员肩负起拯救人类的重任
在《星际穿越》之前,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引发全民性的科学讨论浪潮,因为这部影片号称史上最“烧脑”的电影。虽然被指责“烧脑”和“高冷”,但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在中国上映后依然引发观影浪潮。,与此同时凭借居高不下
的好口碑制造了新一轮网络热点话题,保持着强烈的上升势头,甚至出现了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的态势,猛烈后劲被各方看好,成为一时无二的“现象级大片”。
一手
烧脑
资深科幻迷完美呈现心目中的虫洞
《星际穿越》是诺兰的首部太空题材电影,他邀得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联手呈现最科学严谨的硬科幻“神作”,时间变缓、引力效应、五维空间、外星巨浪等元素以超乎想象的形式呈现在巨幅银幕上,尤其是人类最为好奇、神秘莫测的“虫洞”及“黑洞”也首次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式惊艳现身,完全满足了科幻迷们心中所想的虫洞景观。如此硬科幻巨制给人醍醐灌顶般的震撼,绝对是科幻迷的不二选择。不怪乎有网友总结:“诺兰负责呈现美,索恩教授负责真实,观众则负责享受。”
理科男点赞逻辑严谨漏洞少
《星际穿越》中诺兰继续坚持严谨“苛刻”的路线,不仅邀得基普·索恩随时“现场教学”,更将作为编剧之一的弟弟乔纳森·诺兰送往“专业补习班”研究理论。于是,其他科幻片存在的物理硬伤在《星际穿越》比较难寻。成都某大学数学系的陈老师是科幻迷,看完后该片后,他说:“这部电影一看就是在向当年那部《2001太空漫游》致敬,总的来说这部电影逻辑算
很严谨,黑洞的视觉效果经过精密的运算后
呈现出来很震撼。”不过他指出,电影里还是有些情节在科学上讲不通,“电影里飞船接近黑洞边缘居然没任何事情发生这很奇怪,黑洞质量非常大,越接近它造成的引力差就会越大,这就是黑洞潮汐力,这个力甚至可以把飞船撕成碎片。”
一手催泪
文科女吐槽脑洞炸掉看不懂
人气甚旺的《星际穿越》也绝非人见人爱,在观众反映:“前面20分钟节奏太慢,都快看睡着了,还没有《哥斯拉》看着爽。”而该片槽点最多的莫过于定位过于高冷,因为片中涉及到太多专业的科学知识,要完全领会电影内涵,前不恶补一些必要的物理常识是不行滴。据记者调查,在网上反映这部电影晦涩难懂的基本都是文科生,“弯曲时间”、“宇宙黑洞”、“引力使光扭曲”等名词对他们来说的确让人崩溃。有个叫水草的女网友说:“这电影简直是女文科生的噩梦,走出影院我脑袋还是蒙的,还好故事里那段父女情很感人,也算是值回票价了。”
解读
文科生看懂《星际穿越》
最好看的科幻片应掌握怎样的“姿势”?
果然“烧脑”。不少文科生在观影之后纷纷吐槽,电影里充斥着大量关于相对论、量子力学、黑洞、虫洞、五维空间等物理学理论让人傻傻分不清。那应该如何看懂这部电影?记者最近从华纳片方获得了一份特殊的视频资料,电影艺术顾问、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和导演诺兰都现身说法,他们从几个方面指点了应该如何更好地欣赏《星际穿越》。
姿势NO.1
进入虫洞与黑洞前请先打开脑洞
《星际穿越》中,人类最为好奇、神秘莫测的“虫洞”及“黑洞”也首次以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式惊艳现身。虫洞与黑洞是贯穿整个电影的重要线索,如果没有虫洞,男主角不会穿越到另外一个星际;如果没有黑洞,他也不会被抛入五维空间,最后完成了一巧妙的时间“轮回”。
姿势NO.2
想象一堵“时间墙”假装在五维空间
我们初中就曾学过一维数轴,二维平面,三维立体。现在宇宙学家将时间看作第四维,而五维空间指的是能量无界限,是由无数个第四维时间组成的平面。想象一下,就像你面前有一堵墙由无数的竖线组成,每一条竖线就是一条第四维时间线,透过每一条时间线都能看到在这个时间点三维空间里发生的事情。
就在库珀从飞船中弹射出来不久,他落入了一个由他家书房组成的高维空间里。对此,基普·索恩的解释是这是一个四维超正方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电影中的五维,实际上包含了时间这一维度,多出来的那个空间维,则是可以让库珀迅速回到太阳系的捷径。
这个超立方体的一个“面”在三维空间中,实际上是一个有体积的空间,刚好和库珀家的书房重合(宇宙中相距百万光年,在高维空间里也许只有数米,从黑洞到地球瞬间就可以返回),而那个时间维度又可以轻松让库珀通过引力影响过去(譬如风沙落地的痕迹),最后通过引力操纵手表的指针,传递给女儿世界内部关于量子引力的关键信息,最终使得人类得以操纵引力离开地球—在我看来这一段是最煽情的:能够穿透不同维度的,除了引力,还有爱。
姿势NO.3
前恶补下爱因斯坦“相对论”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立,并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根据“相对论”原理,人类有可能完成时间旅行回到未来或过去,如果你在太空中的速度足够快。
姿势NO.4
知道万有引力不如知道“爱有引力”
在整部影片中,提到最多的两个词,应该就是“时间”和“引力”了,这两个词恰是影片故事的关键所在。布兰特说“他们”是更高级的文明,在他们的世界,时间可以以物质的方式存在,回到过去如同走下一座山谷,到达未来如同爬山一座山峰。这如同预言一般的话语最终成为现实,而那个“他们”其实就是未来的人类。
诺兰认为,引力是世界一切力量之源,是通往各维度空间的唯一桥梁,拯救世界的关键力量。而“引力”,除了它本身的含义,还有着深一层的意义。在片中,这种“引力”就是存在与库珀和女儿墨菲之间的亲情和爱。从这个角度讲,《星际穿越》堪称是硬科幻的外壳包裹着一颗柔软的内心,文科生,你看懂了吗?
首先得搞懂以下名词:
1,植物病变:由于环境恶化,造成植物基因变异形成的病变,直接影响就是使植物大量灭绝,减少草食性动物的食物来源和氧气的产生。类似的情况在6500万年前可能出现过,目前有猜想指出那时一颗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大量灰尘改变了大气结构,使得大量植物灭绝,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2,引力弹弓:也就是利用大型天体的吸引作用为飞行器加速,这也是彗星飞行的能量来源。其原理就像一块磁铁可以吸引周围的金属一般。
3,虫洞:科幻片中经常出现的术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所谓虫洞就是在三维空间中利用特殊技术形成的一个可在短时间穿过较远距离的空间隧道。如果起点终点是地图上的两个点,那么虫洞的原理就是把地图折叠起来,是这两点在一
个平面(二维维度)上重合,使得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大大减少(其实也就只相隔一个平面而已)。影片中虫洞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虫洞在二维空间上是个连接两点的圆洞,到了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