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段时光荏苒似流水妙笔生花抒真情
写作实践课
2课时
写作学会记事
1.了解亲情散文、散文诗、文言文等不同文体的抒情手法及特点;
2.从家庭生活中选取一个或多个令你感动或引发思考的事件或场景,组织叙事要素,抓住细节描写,生动地讲述家庭生活中的故事,并用恰当的语言抒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3.评价反思。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作品,运用本单元学习中习得的知识和方法,给同伴的文章写评语,并根据与同伴交流、互评的结果,修改自己的习作。
【合作探究】
比较阅读课文,总结亲情类散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横向比读课文,结合前两个课段已填写的表格和学习任务单,归纳读写共性,回答以下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
比较点课文阅读方法总结
1.记事顺序如何安排
这几篇文章的记事顺序可以分为几类?有何异同?这样安排的原因分别是
什么?
2.详略如何确定每篇文章是否都有详略事件?如果有,详略事件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3.细节描写如何设定每篇文章在什么情况下用了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4.确定怎样的感情基调(1)这几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哪篇是沉痛忧伤的?哪篇是轻松从容的?哪篇是活泼开朗的?哪篇是闲趣温馨的?
(2)这几种方式各有哪些优点?
5.运用什么抒情方式(1)关于这几篇文章,哪些文章的抒情特点是深沉含蓄的?哪些文章的抒情特点是显豁直露的?
(2)这几种方式各有什么优点?
这几篇文章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内涵?能否概括出超越时空、种族、国别
6.抒发怎样的情感内涵
的感情?
1.你打算按照什么顺序来写作?
2.你打算详写和略写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3.你想在什么情况下用细节描写?
4.你想用怎样的感情基调?
5.你想用怎样的抒情方式?
6.你想表达对亲人怎样的情感内涵?
梳理核心资源和拓展资源的写作思路,依次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1:确定人物、事件或场景
(1)我准备写的亲人是谁?
(2)与亲人有关的最熟悉或最有感触的事件或场景是什么?
(3)事件或场景发生在何时?
(4)事件或场景发生在哪里?
(5)回想这件事,我的感受如何?
学习任务单2: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起因:
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
事件的开端:
他(她)做了什么?我的回应如何?
事件的进一步发展:
他(她)做了什么?我的回应如何?
事件的高潮:
他(她)做了什么?我的回应如何?
事情结束后:
他(她)的结果和情感分别是什么?我的结果和情感分别是什么?
学习任务单3:确定写作顺序和详略安排
(1)我按照的叙述手法来叙写选定的事件或场景。
A.顺序
B.倒叙
C.插叙
D.设置悬念
E.其他
(2)按写作顺序简要概括写作思路。
→→
→→
(3)我这样安排叙事的详略:
。学习任务单4:确定情感主题和情感抒发方式
(1)议论、抒情是我表达情感主题的重要方式。我将在与亲人有关的如下部分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
(2)写文章时,字里行间往往蕴藏着让人珍视的情感。我将在如下部分运用特殊的语言表达对亲人的评价或情感。拟用到的特殊语言有
(3)细节描写能够细致入微地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将在如下细节描写中表达对亲人的评价和情感:
1.要巧妙地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散步》一文中并没有交代具体时间为上午或下午,乃至几点钟。这是因为上午或下午乃至几点钟这样具体、准确的时间对表现主旨无关紧要,而初春这样的时间在文中却有重要意义,能印证“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能表现“我”的喜悦,更能表现生命的美好与可贵。
《秋天的怀念》则通过景物描写来交代时间:“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北归的雁阵”意味着是时间是在秋天。
2.在文中重点部分要能够写详细。能够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或突出主旨内容。一篇文章,可能有一处或多处需要详写,但不可能处处都详写,否则就没有重点了。
片段写作
每个人身上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想想近几天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与同
学之间有什么事情?你与父母之间有什么事情?你与老师之间有什么事情?你看到别人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以“只见”为开头,选择一件事来写一写。
【参考答案】
示例:
只见那些同学耷拉着无奈的脸,毫无底气地朝着跨杆翻过去,不是屁股蹭到就是腿脚绊到,都像小丑一样揉着屁股、龇牙咧嘴地一步步挪回来。我更是感到胆战心惊,我这不得跌出个洋相来?
少时,裁判念到了我的名字,我应声即动,刚冲锋到跨杆边上,却畏畏缩缩地不敢跳,等到快挨到杆子的时候,我才回过神来,毫无意义地一跃,连人带杆一起落地。我羞红了脸,连忙把杆子架上,勾着头挪回来。
没底气,不敢跳啊,那根跨杆就像我们考试时的难题一样,具有强大的震慑力,威逼着我放弃。正当我想放弃这次比赛时,一个熟悉的声音振聋发聩:“自信是金,战胜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你刚才其实就差一点过去了,没什么可害怕的,放松一跃,自然成功,加油!”我回眸一瞧,原来是蔡琨,他那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神里充满对我的期待和认可。
我幡然醒悟,没错,不树立自信心,哪来的勇气和毅力?不树立自信心,哪来的执着和坚毅?不树立自信心,哪来的成功和未来?
我蓄势待发,鼓足勇气向跨杆冲去。纵身一跨,右腿一抬,左腿跟上,身子一倾,我竟然跃过去了!
①事件的起因是什么?
②事件中的人物有怎样的表现?
时光荏苒
③事件的进展如何?
④事件的结果如何?
⑤事件结束后,你有怎样的感悟?
人生几回追往事,重温岁月悠悠情——学会记事
从亲身经历中选取感受深切的事情,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亲情类记叙文。
任务一:根据经典散文《散步》,完成下列表格
起因
经过
结果
任务二:锤炼语言——剪裁妙处非刀尺
①炼词炼句:
原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的花淡雅,白的花高洁,紫红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改句:秋天,妹妹带我去北海看了菊花。菊花正开得烂漫。我和妹妹会好好活……
体会原句和改句的不同,方法点拨:用词准确、含蓄深沉。
②赏析语言: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点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直接抒发了对伟大母爱的赞美之情,升华了主题。
【参考答案】
母亲病体刚刚康复,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陷入两难,最终“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心疼孙儿,决定走小路,并让“我”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她。(出现分歧) 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稳稳地走在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