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是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他出生于瑞士,毕业于苏黎士科技大学,具有法国、瑞士以及美国籍。在美法两国之间工作与居住,拥有美国与法国建筑师的执照。他长期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他著名的设计项目包括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东京歌剧院、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以及哥伦比亚学生活动中心等。
屈米去年才离开美国哥伦比亚建筑学院院长职位,他不仅是著名的学者,也主持一个设计工作室。对于他来说,建筑不仅仅是造型的问题,而且必须内涵事件、运动、活动、机能,成为都市文化的载体。
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是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他长期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他著名的设计项目包括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东京歌剧院、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以及哥伦比亚学生活动中心等。其中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一向被认为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所谓解构主义,是以消解作品中以建筑物中心主义为基本的构思来源,力求去探寻传统建筑的物质真实性以外的其他真实性。作为伟大的解构主义建筑师,屈米认为,建筑本身只是一些堆砌在一起的物质,不能称其为建筑,只有有了人的活动,加入了内容有了功能用途,才能称其为真正的建筑。空间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只有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的作品,才是上乘之作。
  屈米先生希望中国建筑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要丢掉自身文化特征,在不断创造新建筑的同时不要丢弃传统,城市、国家都需要自己的文化个性。"运河岸上的院子"作为当代中国别墅作品,正是在保持中国传统居住理念的同时更具有现代国际风范。
 
伯纳德屈米的设计风格
BERNARDTSCHUMI
伯纳德-屈米生活并且在在美国纽约教学。他是建筑师也是教师。起初作为理论学者,在1981年他展出发表了《曼哈顿抄本》,在1994MIT新闻发表了他的一系列短文,题目为建筑和结点1983年他赢得了世界著名的125英亩拉·维莱特公园的承建,其中包括绚丽的楼,人行道,桥和花园, 这个21世纪的城市公园现在已经是世界闻名了。
  1988年起伯纳德?屈米建筑事务所就是国际化的事务所,在纽约和巴黎都设有办公室。
  伯纳德?屈米建筑事务所正在设计纽约非洲艺术博物馆,雅典新卫城博物馆,圣保罗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及法国利摩日音乐厅,所有这些设计在国际竞赛中都已入围。此外,事务所的工作还包括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体育中心,瑞士日内瓦江诗丹顿制造公司及总部大楼,以及纽约的住宅楼。巴黎的办公室主要协调欧洲的项目,现由Veronique Descharrières先生负责。
图为伯纳德-屈米的设计作品之一
图为伯纳德-屈米的设计作品之二
图为伯纳德-屈米的设计作品之三
非常建筑工作室(建筑学)主持建筑师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977年考入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
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先后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和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士和建筑硕士学位。在校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和基金会奖金。
    1984年毕业后曾在美国旧金山几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1985年开始相继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密执安大学、伯克利加大和莱斯大学教书。其间曾在一系列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如1986年荣获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1988年荣获美国福麦卡公司主办的"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第一名。1988年荣获美国密执安大学W.桑得斯建筑设计教学研究奖金。1991年参加美国建筑师协会旧金山分会/旧金山建筑基金会主办的旧金山/洛杉矶3X3+9设计竞赛,获优胜奖。同年,以"垂直玻璃宅"获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1992年,获得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论坛奖,在纽约举办作品展并发表演讲,同年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史戴得曼建筑旅行研究金大奖。
    1989年成为美国注册建筑师。自1993年起,与鲁力佳成立非常建筑工作室并开始在国内的实践。1996年底正式辞去美国莱斯大学教职,回国。自1992年开始,由他设计的洛阳老城幼儿园、郑州小赵寨住宅区及幼儿园、汕头华利迪、清溪山地住宅和虎门政府花园式酒店等工程相继发表在国内外杂志上。1994年作为八位中国建筑师之一入选日本《世界上581名建筑家》一书。1995年,在广东清溪的"坡地住宅"工程荣获美国"进步建筑"1996年度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奖。(进步建筑奖为美国建筑界最权威的建筑年度奖之一,这是首次中国人设计的在中国的工程获得此奖。)1996年完成北京、南昌、武汉的席殊书屋等室内设计工程。1997年完成北京美国康明斯公司"sidselrasmussen颠倒办公室"工程、深圳润唐山庄住宅小区工程, 19981999年完成广东清溪坡地住宅、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楼工程、北京现代城样板间室内设计工程、北京怀柔山语间住宅工程、北京玻璃洋葱餐馆、北京红石实业办公室室内、北京水晶石电脑图像公司外立面及室内设计,河北燕郊画家工作室/住宅7#4#5#3#工程,2000年完成重庆中试基地等工程。自1992年起多次参加亚洲、欧洲、美洲等地举办的国际建筑及艺术展,其中主要包括:2000年上海双年展,并获得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术贡献奖(表彰在视觉艺术领域突出和有创造性成就);作为唯一的中国建筑师参加2000年在威尼斯举办的第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1999年在美国纽约Apex Art艺术画廊举办个展"路边剧场"97-98年陆续在奥地利维也纳、美国纽约PS1、丹麦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英国伦敦等地举办的"运动中的城市"中参展并完成部分展览设计;1999年参加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英国伦敦AA建筑学院"可大可小-亚洲建筑三人展"97年在日本大阪、98年在印度举办的"亚洲进步建筑"展及'97韩国光州艺术双年展等。
1997年出版《非常建筑》作品专集,2000年出版《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专集12》。在国内的学术刊物上多次发表学术文章,并先后在法国的《今日建筑》,意大利的《瞬间艺术》,日本的《新建筑》,《空间设计》,西班牙的2G,美国的《进步建筑》及《建筑》,韩国的《空间》,《韩国建筑师》,英国的《世界建筑》,《AA档案》等杂志及美国的《慢空间》一书中发表作品及文章。